網文“遇到”傳統文化,書寫“以文促旅”新篇章
近日,番茄小說在西溪濕地舉辦了一場別具一格的龍舟賽,七條龍舟以番茄小說巔峰榜上的知名網文IP為藍本進行涂裝,參賽運動員也cos成小說中的人物,于碧波之間展開激烈角逐。在龍舟激起的水花中,優秀傳統文化、虛擬網文世界、現實文旅場景緊密相連,鋪展了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路徑、新活力,也展現了網絡文學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地方文旅發展的巨大潛力。
在數字化時代,網絡文學、傳統文化、地方文旅正以相互賦能的姿態,形成“1+1+1>3”的發展格局。我們看到,網絡文學以故事為載體,將非遺、神話等傳統文化符號轉化為可感知、可傳播的現代敘事,以“符號再生產”賦予傳統以新意。地方文旅則通過空間場景的具象化,將符號落地為體驗。在“文本—符號—空間”的轉化過程中,傳統文化從靜態遺產變為動態資源,網絡文學從虛擬敘事轉為實體場景,地方文旅從景觀觀光豐富為文化沉浸,三者共同構建了一個推動文化、文旅創新發展的“三角模型”。
傳統文化是網絡文學取之不盡的“素材富礦”,從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到傳統技藝、民俗風情,無不為網絡文學注入深厚底蘊。網絡文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學形態,也憑借龐大的用戶基礎與強大的傳播力,打破傳播局限,成為傳統文化的“數字翅膀”。比如番茄小說作者紫靈風雪就表示,現場觀看此次龍舟比賽后,又激發了創作靈感。此外,在小說《我不是戲神》,非遺“儺戲”成為關鍵元素,又借助精彩情節收獲了獨特魅力與無數粉絲;《我鬼寵是鐘馗》也借鑒了大量山海經元素,形成特色的“國風鬼怪”宇宙,使奇珍異獸、神秘山川等,既扎根傳統經典,又收獲現代想象。
小說《我不是戲神》IP主題龍舟 圖片來源:番茄小說
更進一步看,借助此次活動,網絡文學、傳統文化、地方文旅實現了古老與現代輝映、線上與線下互動、虛擬與現實交融。對網絡文學來說,這是一次極佳的宣傳機會,讓很多IP實現“二次出圈”;對傳統文化來說,古老龍舟文化被注入全新活力,年輕人有了自己參與古風古韻的全新方式,那些來自歷史深處的“禮物”也有了新的“打開方式”;對地方文旅來說,此次活動吸引廣泛關注,尤其深受年輕人喜愛,提升了西溪濕地的知名度,能有效帶動當地旅游消費,為事業發展開拓新思路。
展望未來,進一步深化網絡文學、傳統文化與地方文旅的融合發展,需凝聚多方合力。網絡文學創作者應持續深耕傳統文化,提升作品文化內涵與藝術品質,創作出更多既能展現傳統文化魅力,又貼合當代審美的佳作。平臺要加強對優質傳統文化題材網文的扶持與推廣,營造良好創作氛圍。地方文旅部門需積極與網絡文學平臺、創作者合作,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資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IP項目,利用數字技術打造沉浸式文旅體驗場景,開發豐富多樣的文創產品。
在嶄新的春潮中,網絡文學、傳統文化與地方文旅正攜手共進,奏響一曲激昂的融合樂章。以創新為筆、以文化為墨,在廣袤大地上描繪出絢麗多彩的文旅畫卷。本次龍舟比賽,是一次勇敢的嘗試,更是一個美好的開端。相信在未來,隨著三者融合的不斷深入,我們將看到更多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精彩篇章,領略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帶來的無限魅力,讓古老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讓人們在“詩和遠方”進一步感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