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學》“人民閱卷”漯河行活動舉辦
活動現場
5月24日-25日,由《人民文學》雜志社、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指導,漯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漯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漯河市新華書店聯合承辦,郾城區作家協會、禾澧書店協辦的《人民文學》“人民閱卷”漯河行活動舉行。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人民文學》雜志社副主編陳濤和作家周瑄璞、湯成難、金暉,通過座談、講座等形式與漯河讀者、文學愛好者共赴文學之約,在創作交流與情感共鳴中勾勒出一幅關于創作、閱讀與時代的生動圖景。
走近讀者 拉近距離
“作為老牌雜志、國家級刊物,《人民文學》要主動尋找讀者、走近讀者,把優質的作品推向更廣闊的遠方?!闭劶芭e辦“人民閱卷”活動的初衷,陳濤說。 2022年起,人民文學雜志社積極創新傳播方式,通過開設專欄、舉辦線上直播以及組織線下活動等多種形式,主動融入現代傳播格局。這一系列舉措成功構建了“人民閱卷”模式,將創作者、編輯、讀者、評論者與推介者緊密聯系在一起,有效拉近了文學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漯河是《人民文學》“人民閱卷”活動走進河南的第一站。在5月24日晚舉行的讀者見面會上,幾名作家分享了自己來到漯河的感受。浙江籍作家金暉和來自江蘇的作家湯成難均表示對漯河印象深刻,尤其是看到這里的麥田,仿佛感受到了這片土地蓬勃的生命力。
對于“人民閱卷”漯河行活動,作家們充滿期待。漯河籍作家周瑄璞說:“文學是有溫度的。希望通過交流,與大家共同感受文字的力量和美好?!苯饡焺t表示:“作家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要聽到讀者真實的反饋?!?/p>
活動現場
聚焦創作 交流經驗
5月25日上午,一場沉浸式的文學交流活動在禾澧書店舉行。作家們圍繞在《人民文學》上發表的作品展開深入討論,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作家周瑄璞創作的極具漯河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的作品《扎燈山》被刊登在《人民文學》2024年第七期。在活動中,讀者紛紛表達了對這部作品的喜愛。一名讀者分享道:“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讀了這部作品,我被其中所蘊含的溫情喚醒?!敝墁u璞說:“只有用愛的眼光去觀察,才能寫出真正感人的作品。作品創作既要直面現實的殘酷,也要展現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闭劦轿膶W創作中方言的運用,她表示,方言代表著一種獨特的文學韻味。只要放在具體的語境中,讀者就能理解方言所表達的含義。她還分享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地方的,越是全國的。只有堅持自己的特色,才能真正打動人心?!?/p>
作家湯成難在談及《江水蒼蒼》這部描寫愛情的中篇小說時,表示其創作初衷是想表達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情感以及“人生若只如初見”的遺憾。
從事教師職業的金暉分享了創作《先生》這部作品的初衷。常年生活在校園里的他,希望通過文學作品表達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金暉認為,人生有起有伏,文學就是要對人生的種種際遇進行深刻表達。
活動中,讀者們紛紛表達自己對于文學創作的熱愛。如何才能寫出好的作品,是讀者普遍的困惑。從小學生到80多歲的老人,每一個提問都滿載著漯河讀者對于文學的鐘情與熱愛。
關于如何處理小說的情感和故事的疑問,湯成難表示,短篇小說像精致的工藝品,自己一般先構思好了才去寫作,不會讓人物突破故事框架隨意發展。周瑄璞說,自己創作長篇小說更側重人物性格和細節的塑造,希望能表達出人物的成長性。金暉表示,自己會先構思好方向,再設置人物和情節。
在談到如何尋找創作素材和靈感時,周瑄璞分享道:“好的素材就在生活中,關鍵是要善于發現、善于運用?!碑敱粏柤叭绾螒獙撟髌款i,湯成難表示,自己會通過大量閱讀優秀作品來汲取靈感,同時養成觀察生活、記錄靈感的習慣。關于如何設計作品的結構,湯成難說:“作品的結構需要兼具穩定性和張力,可以通過素材的組織、人物關系的變化以及對話等方式來塑造張力?!?/p>
文學愛好者、舞陽縣孟寨鎮中心小學教師柴奇偉說:“作家周瑄璞說的‘要想寫出有意思的人物,你先做有意思的人’這句話讓我豁然開朗,感覺讀書和寫作的勁頭更足了。”
拓展視野 書寫時代
5月25日下午,在市新華書店(黃河廣場店),陳濤以《在文學的曠野里》為題,從“一本書、一個故事、一個觀念”三方面談起,為現場讀者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
陳濤從柳青的經典作品《在曠野里》切入,強調文學并非“非黑即白”的簡單敘事。他提到,作品中的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處理事情的方式,非常值得細細品味?!标悵窒砹俗约涸诟拭C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冶力關鎮池溝村擔任“第一書記”的經歷后感慨道:“這段經歷重塑了我對生活和文學的理解?!币源藶楸尘埃麆撟髁恕对谌荷街g》這部作品。陳濤將自己在高原環境中的適應、對基層工作的認知與感受,通過一些真實發生的事件融入這部作品的創作。
“作家一定要樹立大文學觀。如果文學要走向更廣闊的原野,作家就必須擁有大視野?!闭劶皠撟骼砟?,陳濤認為,文學不應局限于固定的框架之中。作家應當將政治、歷史、社會、自然等多元領域納入創作視野。只有這樣,才能精準把握時代的脈搏,創作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作品。
漯河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陳向麗表示,優秀的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需要博采眾長、緊跟時代步伐,以開放的姿態承載多元內涵。創作者應精讀經典,悉心揣摩布局結構、語言藝術與細節處理,以真情實感雕琢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