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談美》中的人生與藝術
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于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了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朋友,在告別之前,我采用阿爾卑斯山路上的標語,在中國人告別習用語之下加上三個字奉贈:
“慢慢走,欣賞??!”——朱光潛《談美》
《談美》開明書店1932年版
一
1932年夏季,在歌德母校——萊茵河畔幽靜的斯特拉斯堡大學,朱光潛以上面的話為小冊子《談美》作結,同時總括了這部著述的主旨。由此,“藝術是情趣的活動,藝術的生活也就是情趣豐富的生活”成了朱光潛長久探討、寫作的課題。
朱光潛先生一生,著述、翻譯,收獲頗為宏富。專著《文藝心理學》《變態心理學》《談美》《詩論》《談修養》《談文學》而外,還有英文寫作的《悲劇心理學》,以一人之力完成的皇皇巨著《西方美學史》;翻譯方面,克羅齊的《美學原理》,柏拉圖的《文藝對話錄》,萊辛的《拉奧孔》,愛克曼輯錄的《歌德談話錄》,黑格爾的《美學》三卷,維柯的《新科學》……皆是文學史、美學史上無從繞過的經典。
在現實生活中,為何要關注藝術,留意“美”?朱光潛在《談美》的“開場話”中說:“我以為無論是講學問或是做事業的人都要抱有一副‘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學問事業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薄皞ゴ蟮氖聵I都出于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業?!边@些聽來頗為理想的認知,在《談美》中,從哲學、心理學、文學等多個方面,都有較為細密的探究。
對人生與藝術的關系,朱光潛一直有濃厚的探討興趣。《談美》之前,在國外留學的他,就開始為友人創辦的《一般》雜志(后改名《中學生》)寫稿。這批作品,對青年面臨的種種人生問題,用書信形式,進行了合乎人性又深入淺出的“交談”。1928年,十二篇完成并發表,由友人結集,于1929年春以《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命名出版。這個篇幅似乎單薄(僅四五萬字),命名亦尋常的冊子,“意外地得到許多讀者的歡迎。”歡迎到何等程度:“這部處女作現在看來不免有些幼稚可笑,但當時卻成了一種暢銷的書。”原因在“我反映了當時一般青年小知識分子的心理狀況。我和廣大青年建立了友好關系,就從這部小冊子開始。”連帶效果:“從此我寫出文章不愁找不到出版處?!弊x到這里,我們好奇:這部書寫了些什么?搔到了青年哪些“癢處”,居然成了“常銷”的“暢銷書”?
二
第一封信“談讀書”:“朋友:中學課程很多,你自然沒有許多時間去讀課外書。但是你試撫心自問:你每天真抽不出一點鐘或半點鐘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點鐘,你每天至少可以讀三四頁,每月可以讀一百頁,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讀四五本書了。”這是對擠出時間讀書的最低要求。還可以舉出例證:世間許多人都比你我忙得多,可他們的學問都在忙中做成:“美國有個文學家、科學家和革命家富蘭克林,幼時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書都是在做工時抽暇讀的。”中國也有例證:“國父孫中山先生……他生平無論忙到什么地步,沒有一天不偷暇讀幾頁書。你只要看他的《建國方略》和《孫文學說》,你便知道他不僅是一個政治家,而且還是一個學者。”
抽暇讀書還有一個理由:“人類學問逐天進步不止,你不努力跟著跑,便落伍退后……尤其要緊的是養成讀書的習慣,是在學問中尋出一種興趣?!敝旃鉂撜J為,養成好的讀書習慣,閑暇時可以寄托你的心神,“抵抗”“惡習慣”的能力比別人定要大些。還有一點,書是讀不盡的,況且許多書沒有一讀的“價值”?!澳闩c其讀千卷萬卷的詩集,不如讀一部《國風》或《古詩十九首》,你與其讀千卷萬卷談希臘哲學的書籍,不如讀一部柏拉圖的《理想國》?!比松邢?,你最好多讀經典,才能費時有限收益極大。這封信所談頗為廣泛,通過有限的引述,我們對讀書的重要和如何讀書,可以得到許多啟示。筆者以為,距離當下近百年前的學者提示,即使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或許不少外在形式有改變,可其中的基本方式、核心意義依然無可磨滅。
這十二封信中,有一篇“談多元宇宙”能夠給人們思維拓展空間。朱光潛這樣說:“人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發展到極點,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價值標準?!边@大約是說自然、社會、人生,盡管有必然聯系,可分別專研,卻形成獨有自洽的空間時間領域?!案魅速Y稟經驗不同,而所見到的宇宙,其種類多寡,量積大小,也不一致?!本唧w說來,“一般人所以為最切己而最推重的是‘道德的宇宙’?!茞罕闶恰赖碌挠钪妗械膬r值標準。”盡管人們頗為看重這“道德的宇宙”,它成了我們判斷事物,尤其人物的重要方面,可應當注意:“‘道德宇宙’決不是人生唯一的宇宙,而善惡也決不能算是一切價值的標準?!比绾卫斫膺@一層呢?“比方在‘科學的宇宙’中,善惡便不是合適的價值標準?!茖W宇宙’中的適當價值標準只是真偽?!笨茖W家追究的是結論定理是否合乎“事實”,有無“錯訛”,不及善惡的道德領域。
此外,朱光潛認為,“美術的宇宙”也是自由獨立的?!懊佬g的價值標準既不是是非,也不是善惡,只是美丑?!边@里的“美術”顯然指一切藝術領域。作者這樣舉例:“從‘道德的宇宙’中的標準看,曹操、阮大鋮、李波·李披和拜倫一班人都不是圣賢,而從‘美術的宇宙’中的標準看,這些人都不失其為大詩家或大畫家。”(按:李波·李披,Fra Lippo Lippi,今譯弗拉·菲利普·利皮,意大利畫家)。
大約因為面對年輕人,朱光潛還自創出“戀愛也是自成一個宇宙?!痹谶@個“宇宙”里:“我們只能問某人之愛是否真純,不能問某人之愛某人是否應該?!边@里自然會產生疑問,這個“宇宙”與其他方面的關系如何?朱光潛回復:“‘戀愛的宇宙’和‘道德的宇宙’雖不必定要不能相容,而在實際上往往互相沖突。”盡管社會科學常常難能定論,可朱光潛仍對此“宇宙”中人,給予頗高評價:“‘戀愛的宇宙’中,往往也可以表現出最偉大的人格。”從結尾處讀去,朱光潛似乎專門為此“宇宙”而兼及其他:“戀愛是至上的,是神圣的,所以也是最難遭遇的?!赖碌挠钪妗镎嬲氖ベt少,‘科學的宇宙’里絕對真理不易得,‘美術的宇宙’里完美的作家寥寥,‘戀愛的宇宙’里真正的戀愛人更是鳳毛麟角?!敝煜壬摷暗摹坝钪妗?,總體讀去極為理想,難能企及,可它們卻為人生樹立起精神的向度標桿,體現出人生意義價值應當追逐的高遠境界。
三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還有《談升學》《談作文》《談擺脫》《談人生與我》等題目,與青年面臨的現實非常切近,加之作者態度懇摯,文字娓婉流暢,自然受到青年特別歡迎。這樣的態度和文筆,在隨后寫成《談美》一書中當然繼承了下來。《談美》較早的封面上還有“給青年的第十三封信”字樣,顯現其中關系。盡管得圍繞“美”的專題進行,可作者的理論造詣和鮮活的表述,依然讓讀者由衷喜愛甚至癡迷。
篇幅的原因,《談美》一書,我們只能略加引敘。首篇,作者以實例來說明“美感”。朱光潛假設有一木材商,一植物學家,一位畫家,他們三人同時看一棵古松。職業性的:木材商估看它有多少立方,可賣多少錢;植物學家評價說這是針葉、球狀果實、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畫家心感古松的蒼翠勁拔,有盤曲如龍蛇的線紋,一種昂然高舉不屈不撓的氣概。概括說,木材商是“實用性”眼光;植物學家是“科學的”態度;畫家是意象“美學”感受。一般看來,“美是最沒有用處的?!笨扇诵允嵌喾矫娴?,“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種饑渴——精神上的饑渴?!薄叭怂援愑谄渌麆游锏木褪怯陲嬍衬信膺€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边@是人類作詩、繪畫、奏樂的原動力。朱光潛甚至說:“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辈皇菃幔?/p>
在“宇宙的人情化”一節,作者先引了《莊子》中一個論辯場景。莊子與惠子來到一處水邊,莊子說:魚兒“出游從容,是魚樂也!”惠子不同意:你不是魚,怎知道它是快樂的?莊子辯解: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曉得魚兒快樂?對此,作者解讀:“我知道旁人旁物的知覺和情感如何,都是拿自己的知覺和情感來比擬的?!鼻f子拿“樂”來形容魚,其實是把自己“出游從容”獲得的心境投射到魚的身上。這種設身處地,推己及物的心理活動,即“移情作用”,是“宇宙人情化”美學基礎。云水山泉,不過自然行動,我們卻說“云飛泉躍”“山鳴谷應”……朱光潛概括:“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上,使外物仿佛也有了相同的情感。擴展開來,聽音樂,觀賞繪畫,領略書法,我們用了“歡欣”“骨力”“姿媚”“氣魄”“勁拔”這些詞匯,都是把它們看(聽)作有生氣有性格的東西,把它們在心中引起的意象“移”到作品身上?;诖?,作者以為:“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態的往復回流”即“美感經驗”。這樣一個繁復精微的美學,在朱光潛筆下,通過形象的故事解讀,如此鮮活圖像般地被描繪出來。
能夠把復雜深切的題目,清晰闡述給讀者,作者也頗自負:“我寫說理文很容易,有理我都可以說得出,很難說的理我能用很淺的話說出來?!保ā稄奈以鯓訉W國文說起》)這一點,僅從朱先生最早的這兩本美學書簡即可清楚見出。之后的著述或翻譯,這一特點均得以發揚光大,成了讀者閱賞、信任的重要因素。
今天的多個朱光潛作品選集中,《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及《談美》中的篇章,常常被收錄,足見其引人入勝的魅力。現實環境,即使一地雞毛,我們都不會拒絕對“美”的追求向往吧?“求美”,正是“出世精神”的一種體現。那么,我們應當如朱光潛先生的態度: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人們永遠需要從先哲智慧中,獲得精神養分,拓展心靈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