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村莊》:尋找我們的故鄉密碼
你是否也做過這樣的夢? 夢里有一盞煤油燈在土墻上搖曳,石磨轉動聲混著麥子香,田埂間的褶皺里藏著祖輩的腳印……可醒來時,只看見被高樓切割成碎片的天空,和手機里永遠刷不完的繁雜信息。
詩人牛慶國的新書《大地上的村莊》,正是獻給所有“回不去故鄉的現代人”的一本“解憂書”。他以散文為針腳,將西北大地上關于村莊的記憶縫合成一卷綿長的鄉愁地圖——這里沒有濾鏡下的田園牧歌,只有真實滾燙的土地,吟唱著一首掙扎與希望交織的生命史詩。
翻開書頁,你仿佛走進一座用文字壘砌起來的鄉村博物館——石磨碌碡的溝痕里刻著集體勞作的號子,生銹的老鎖鎖著老家回不去的記憶,馬家窯的彩陶紋路中藏著五千年前的月光……那些被城市的鋼筋鐵骨碾碎的農耕記憶,在這本書中重新活了過來。作者寫的是西北,卻又不只是西北,更是每個中國人基因里自帶的鄉土記憶——山西大槐樹的遷徙、田間地壟的黃昏、旱塬上打水窖的汗水……這些碎片拼成的,何嘗不是一部屬于我們的“精神族譜”。
書中也沒有回避鄉村的陣痛:空巢老人的油燈照亮留守童年,手機信號塔與百年堡子沉默對峙……但作者的筆觸始終溫暖。他寫父親肩頭晃動的煤油燈,寫梯田如大地的指紋,寫華家嶺的風吹過新修的公路。發現了嗎?雖然他在寫逝去的記憶,但沒有把它寫成一首悲傷的挽歌,而是寫成了一部“新鄉土啟示錄”,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或許更需要讀懂土地深處生生不息的力量。
如果你時常感覺焦慮與迷茫——那些梯田教會莊稼的事,或許也能治愈你。不妨就翻開這本書,讓那些帶著黃土溫度的文字,帶你回到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