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輕盈,至深闊——讀付聰《下在莊里的雪——李明久傳》及其他
《下在莊里的雪——李明久傳》 付聰 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24年11月出版
青年作家付聰說,一個藝術家成功的標志,就是有他自己的樣式,這是頭等重要的事。這句話寫在她的新書《下在莊里的雪——李明久傳》中,而這本書是評價美術家李明久藝術歷程的。我以為,它同樣適用于付聰自己。徜徉在付聰洋洋灑灑的傳記作品中,是一次輕盈、深闊的藝術之旅。獨屬于這位青年作家的文學面貌,正漸漸清晰而卓然。
河北作家中,付聰是個特別的存在。2019年讀她的文章《毛筆西施!毛筆西施!》,內心便有些忍不住的雀躍。這水靈靈的文字,透著一股頑皮、狡黠,往深里咂摸,隱含著善良者與生俱來的悲憫慈懷,通透又有光澤。暗忖,這位作家要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或將有更大的成就。之后,偶爾相遇或電話聯系,她會眉飛色舞地告訴我,她最近和誰一起玩兒,誰特別有趣;或者,很鄭重地對我說,“那幾個‘老頭兒’,我得抓緊采訪,那么大的成就,還沒留下啥文字呢”。她所提的“誰誰”“那幾個‘老頭兒’”,都是當今河北了不起的藝術前輩。所謂的“玩兒”,其實是各種形式的藝術切磋、雅集。2022年春天,付聰散文集《品茗聽雪》問世,25位名頭響亮的藝術人物齊刷刷進入她的筆端。“神仙中人”韓羽老、“想入非非”的趙貴德、謙謙君子鐘長生、鐵血丹心郭海博、青春永駐的王蒙……凡是一起聊過的、感動過她的,皆入耳入心,呈現在筆端。付聰以散文的形式,以80后的知人閱世方式,搭建起一座多維度的當代藝術人物畫廊,其文字好讀、可親,甚至有點好玩。《品茗聽雪》小小暴露了作者的藝術野心,那就是以文學方式打撈、挖掘、記錄藝術家們的心路歷程、藝術成就,描摹他們的音容笑貌、風范德行。這是藝術傳承、藝術研究、藝術發展創新所珍視的,是廣大讀者所渴望知曉的,也是該做而做得還遠遠不夠、不精的。冥冥之中,付聰投身于一片值得深耕的文學領地。
如果說《品茗聽雪》是付聰寫藝術人物的初始階段,還只是小試牛刀、風格初顯,那么《下在莊里的雪——李明久傳》則十分鮮明、完整地呈現出其人物作品的樣貌和風致。給我印象最深的,可以用“輕盈而深闊”來概括。
一是結構的輕盈。編輯家的職業身份,讓付聰深諳互聯網時代讀者的閱讀心理,“長了不讀,累了不讀,沒有故事、金句不多不讀”。于是,她把十幾萬字大部頭,拆解為95個小章節,平均每個章節不超過2000字。章節命名之法,從中國古典章回體小說中得來,上半句空靈詩意,下半句樸素實在,虛實相生,相映成趣,吊起讀者心中的饞蟲。比如,《兒童疾走追蝴蝶 春天上私塾》《高山流水遇知音 鑲牙師傅》《少壯工夫老始成 雪域山水絕唱》。有時候,一件事一章,有時候又數章才寫完一件事,草蛇灰線,神出鬼沒,把讀者的好奇心穩穩掌控在筆端。用古老而簡單的辦法,走出一條契合新時代讀者的傳記結構體式,這是付聰的智慧。
二是語言的輕盈。比如關于老年的李明久,她這樣寫,“先生喜歡白色,年逾八旬的他,常常愛穿白色衣褲,加上他身形瘦削,體態輕盈,走起路來仿佛一簇雪花飄動。”讀到“體態輕盈”“一簇雪花飄動”,不禁莞爾。傳統思維里,只用來形容少女的詞語,用在這里,卻如此恰切生動,不同凡響,令人不由擊節稱贊。付聰的語言所以輕盈,是內里自由精神的散射。以活潑寫嚴謹,以生動寫規矩,以清新寫深闊,可以立正、稍息、奔跑,可以地上跳躍,也可以插上翅膀在天空中舞蹈、飛翔。寫好藝術人物,是很有難度的。要真實,要豐滿,要遼闊,要寓莊于諧,要深入淺出,要濃淡相宜。付聰筆墨中無拘無束的自由,正好滿足了這種有難度的寫作要求。
三是知人論事的輕盈。我贊同評論家李浩的觀點,一部藝術人物傳記,讀者想要的是思想成長史、藝術成長史、觀念變更史,同時還有一個立體的、豐富的、有血有肉的“真正的人”。付聰巧妙地把時間脈絡、藝術求索脈絡以及時代變遷脈絡編織在一起,把綿密有效的故事、細節與無處不在的藝術探討、評論糅合在一起,行筆時舉重若輕,穿云裂石,新筍拔節,活潑而從容。她開足馬力寫李明久老式文人的體面,也“毫不留情”地寫他性情中人的另一面,甚至各種的逸事、糗事。比如夜訪趙貴德自行車轱轆陷入管道井后的狼狽,下基層吃小館子吃出“發菜”時的幽默等等。一個老藝術家的形象中,有作品《瑞雪》斬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銅獎、“運河”系列作品在國際市場頗受好評的“高光時刻”,也有飽嘗生活清貧、藝術琢磨的日常,有偶爾的走神兒、心不在焉,更有甘當“藝術人梯”的情操和風范,這才是一個完整的、活生生的人物。就連直抒胸臆的評論,付聰也有辦法寫得俏皮而峭拔,讓讀者會心一笑,跟隨她的文字輕輕松松躍上蔥蘢四百旋:“李明久的雪不甘心蒙著面紗,它要堂堂正正地走到人的眼前來,讓人看清它的眉眼,甚至可以眉目傳情、暗送秋波。這便是他的獨到之處。”
付聰認為,一個藝術家找到自我藝術樣式的過程,就是要把一種東西推向極致的過程。只有推向極致,藝術才能有震撼力。在這本書中,她發現了李明久的成功密碼,便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讀完付聰的新著,我也破譯了她的成功密碼,即極力抒發“輕盈”的風格,達到輕盈與深闊相統一的藝術效果。從某種角度說,她寫透了李明久,也寫透了屬于李明久的藝術時代,寫透了尊古不泥古、內化變異的創新精神和藝術境界。
作家喬葉談自己的文學創作之路,說“熱愛大于一切”。付聰作品中所呈現的輕盈之美、深闊之致,正源于她的熱愛與修煉。付聰原本是媒體人,因為對藝術的熱愛,改做出版社文學編輯,讀了文學碩士,又在藝術圈里耳濡目染地學會了繪畫。當別人只用一雙眼睛觀察人、事、物的時候,她同時打開記者之眼、編輯之眼、文學之眼、美術之眼,她的“武力值”是呈幾何級增長的。就在前幾天,付聰在微信朋友圈發布消息,要閉關“修煉”一段時間。我期待著,她歸來,帶著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