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學課,以及“圍爐夜話” ——《文學仍然在場》《只為內心寫作》印象
    來源:光明日報 | 張 莉  2025年05月10日08:58

    《文學仍然在場》《只為內心寫作》張英 著浙江文藝出版社

    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文學仍然在場》《只為內心寫作》是上下兩冊對談錄,是非虛構寫作者張英和當代作家們深入對話的成果,有近五十萬字。上冊采訪了王蒙、金庸、陳忠實、賈平凹、莫言、劉震云、劉恒、楊爭光、盧新華、祝勇等人,下冊則包含對馬原、余華、洪峰、格非、蘇童、潘軍、遲子建、虹影、畢淑敏等作家的采訪,所錄文章前后跨越數十年,可以說是幾代作家創作心得的集中呈現。書中對話鮮活、有趣,讀來頗覺生動。我傾向于將其定義為一堂堂文學課,理由如下。

    首先,在于這本書的文學性。作為教師,每個學年都會在課堂上講《當代文學史》,內容包含文學思潮、文學流派、文學雜志、代表作家、代表作品、作品特征等。這樣的課程于教學來說當然是必需的,但有時也會讓人心生遺憾,因為它已然被壓縮成了一種知識。當文學被條分縷析地講述時,那現場的蕪雜、切膚及毛茸茸的質感也會同時遭遇切割。與文學史相比,這部對談的重要特征在于現場感與個人性,在于與文學有關的藕斷絲連和旁逸斜出,它們是當代文學史重要的補白。

    其次,書中作家們的很多看法,今天讀來仍覺坦率、有趣。

    比如張煒回答張英“為什么寫詩”:“詩歌是文學的核心,也是藝術的核心……很難解釋什么是詩,需要自己去意會。寫詩在這個時代、在文學的形式里功利性最小。沒聽說寫詩的能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能賺錢,它最純潔。”

    比如余華談海鹽生活對他的影響?!昂{}對我寫作的幫助?很簡單,它控制了我童年和少年時期的全部生活,我曾經說過童年和少年時期的經歷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方向。世界最初的圖像就是在那時候來到我們的印象里……當我們長大成人以后所做的一切,其實不過是對這個童年時就擁有的基本圖像做一些局部的修改。”

    比如格非對語言問題的思考:“因為我們出現了很多的新的語言,日常生活里面,表達怎么樣才會有效?我不能永遠去依賴那種傳統的表達,所以一方面我覺得要回到傳統的資源去尋找一些東西,同時還需要研究當下這個社會現實,然后能夠使語言有一個新的變化?!?/p>

    這些談話放松、自然但又別有所見。它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作家原來是這樣考量的,原來小說是這樣寫出來的。

    關于作家如何長成、作品如何寫成,這套書也多有涉及。我以為,書中所錄非一般意義上的訪談,張英的身份很重要。他是記者、編輯、非虛構寫作者,當代文學的在場者。在這里,與其說作家們是作為訪談對象出現,不如說他們是作為張英的同行出現。正是因為同行相聚、有著共同的想法和愿望,作家們才愿意打開心扉。在此意義上,我認為這是一次頗有意義的關于文學的“圍爐夜話”。

    這里特別要提到《一個人的文學夢》,這是張英關于自己文學夢的追溯?!靶r候,我曾經想做一個偉大的作家。但那時候我沒想到,這輩子,我會成為一個記者和編輯?!蔽蚁矚g這句開頭,看起來有些悲壯,似乎是一個不成功的故事,但我認為,它使我們看到了文學的力量和文學的意義。他所講述的自己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熱愛文學的寫作狀態讓人感嘆。“那真是黃金般的日子,身體年輕,心理年輕,身體健康,朝氣蓬勃,人的身體機能和心理機能,都是人生里最佳狀態,大腦運轉快,身體好,用筆寫作,在一張張稿子上,寫下一個個藍色的墨水字,寫完的稿子,混合了紙張的油墨味和鋼筆墨水的味道,芬芳四溢?!?/p>

    作為編輯、記者,一路上,張英看到了許多熱愛文學的青年成長為重要作家,也看到了另一些人的去向:很多在當時有才華,被作家、評論家看好的文學青年,盡管也在文學報刊上發表了不少作品,但在工作以后都不再提筆寫作,“這些我當年的朋友,才華橫溢的文學青年,慢慢地淡出了我的視野,消失在了歲月的河流里”。如果說,成名了的作家們的講述是文學的現場,那么,那些慢慢淡出文學視野的寫作者們,則構成當代文學發展的另一種維度。

    從用筆墨寫作到用電腦寫作,從純文學寫作到網絡文學興起,張英所經歷的文學界近四十年的變化,是整個中國社會文化的縮影。作為對談者和記錄者,他參與并見證了近幾十年中國文學發生的變化。我以為,那些作家的來去、作品的沉浮,以及文學價值觀和審美趣味所發生的變化,是這本書寶貴的底色和成色。因此這本書便不只是對談,還深具文學研究的意義。

    文學夢對一個人意味著什么?文學夢說到底,對一個人而言其實是明燈。正如張英所說:“文學的世界是如此的豐富,所以,我非常喜歡陳村的一句話:寫作和閱讀的人可以多活幾輩子?!币苍S不能成為作家,但追尋文學的意義絕不只是成為作家,而是從文學史中獲得啟發、勇氣和力量。

    讀張英的《文學仍然在場》《只為內心寫作》時,我多次設想過它的讀者。在未來,也許會有人因為讀到這套書或者書里某個人的訪談而成了作家,這自然是好事,但是,文學課的真正意義不是作為一種工具,而是成為一種引領,它會讓更多的人深切了解何為文學——那是美、篤定和恒長。

    (作者:張 莉,系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 |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视频国产狼人视频| 国产女主播精品大秀系列|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福利在线|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2015|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品二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75|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97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 538prom精品视频线放|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精品| 国产精品宾馆在线| 精品国产杨幂在线观看|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91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99人妻|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