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AI時代的閱讀:既要過眼,也要過心
    來源:文藝報 | 趙潞梅  2025年04月23日10:12

    在大數據時代,人們可以隨時借助人工智能模型幫自己答疑解惑,那么,在當今乃至未來,我們讀書求知的意義何在呢?其實,也許我們應該問的不是要不要讀書,而是大多數人有沒有開始閱讀、如何開始閱讀的問題。時間匆忙,節奏加快,我們總是缺乏閑暇與精力,沒有合適的閱讀心境與規劃。我的看法是,對于以往喜歡閱讀卻受限于客觀條件的人而言,不可能有比人工智能時代更能成全自己閱讀訴求的環境了。

    毋庸置疑,從科技推進人類進步的角度看,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將會給人們帶來一個龐大的數字圖書館。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文明的能量之流高度匯聚的縮影,也是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帶給我們的福祉。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曾在《銀河帝國:基地與地球》里對人類社會的創造性進化有一個期許,即“科技發展都是為了創造更多傳遞和儲存記憶的空間,并且盡量簡化取得某項資料的手續”。現在,我們手上有了諸如DeepSeek之類的開源性工具,可以說,人類文明互通融合的愿望正在進一步實現。

    充分利用科技發展帶來的閱讀便利

    時代的綿延生生不息,而個體生命的誕生與消亡卻清晰地界定了每一個人在時光之流中的生存“間隙”。因而,每一個個體都要有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讓自己的生命盡量變得飽滿的訴求。就時代、生命與科技的關系而言,任何具有生命力和發展前景的科技成果,其最大的價值都在于提高人類的生命質量、節省人們的生命成本。不然的話,我們也沒必要將太原與北京之間的路程壓縮到三個小時的高鐵距離。因而,人類對于科技的依賴,幾乎是一種本能的呼喚。我們生活在技術進化成熟度非常高的時代,不斷依賴科技兌現人類的夢想。作為閱讀者,我們需要充分利用這些新的科技成果來拓展閱讀的空間,不斷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加豐盈。

    具體而言,高科技的發展,要致力于成全更好的生命,包括肉身在物理空間的延伸、靈魂在審美領域的提升,也就是我們老話講的“行萬里路和讀萬卷書”的追求。就讀書而言,大數據時代,意味著人文資源相對于普通人而言的豐富性、共享性和靈活性,即每個人具備更多的選擇途徑,也有著更靈活的閱讀方式。其實,閱讀就是自由地汲取信息。人們在刷牙洗臉或乘坐地鐵的時候,可以利用這些時間碎片來聆聽自己喜歡的資源。這也許是一種自覺的習慣,也許僅是一時興起。但無論如何,我們知道,只要我們愿意,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實現自己的閱讀訴求。

    閱讀是一種積累,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手段,它要實現的就是打開自己,讓自我充分地接觸外界,讓人世的光芒盡可能地投射自身。背靠海量的數據資源,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向,讓人工智能幫忙規劃適宜的閱讀方案。在數字化時代,我們可以選擇系統化、循序漸進地閱讀,也可以選擇隨性獵奇式的閱讀。但是,面對海量的數據與資源,我們要有一種自覺,那就是“知識既要過眼,也要過心”。我們不能因其便捷,而輕視、忽視這個時代所饋贈于我們的養分,沒有真正將其吸納到我們的生命之中。

    在無限的數字疆域里尋找自己的心理錨點

    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帶給了人們更多的自由和可能,但也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周遭事物瞬息萬變的不確定的生存境況。在這個充滿未知的時代,沒有一個可供我們心安理得地停下來的時刻。當下有一個熱點議題是,與人工智能相比,人類會不會在意識層面處于劣勢。如果說,我們大多數凡夫俗子對思維和意識變化的思考還沒有那么急切的話,那么人生經驗的匱乏卻是一個大家可以普遍感受到的問題。

    本雅明曾談及工業社會以來人們經驗喪失的問題。他認為,現代社會的人擁有的大多只是經歷,而非經驗的承襲。如果人們無法將現在的活動和過去流傳下來的傳統進行整合,無法在意義和價值的鏈條中理解自身生命的延展,那么,人生就只剩下了一次性的經歷的堆砌。而且,這種只著眼于眼下活動的生活經歷對于未來也不具有參考性。當然,經驗缺失未必源于個人的主動選擇,更是這個時代諸多因素所催生的結果。

    在生活的奔波之外,在閑暇的時間里,很多人都會打游戲或刷短劇。這些行為或許能給人們提供某種心理上的動感刺激,但它們并不輕易能夠構成人生經驗。無法創新、無法積累任何經驗的生活,也不具有從環境中換取任何能量的潛力,或者不具有與他人進行經驗交換的儲備。那么,讀書可以彌補人生經驗的匱乏嗎?我認為,就像科技可以代替人們從事重復性勞作從而節省生命成本一樣,讀書可以讓我們借助別人的經驗書寫獲得一種視角。既然我們沒有時間與足夠多的人們溝通相處以增長人生閱歷,那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借助于閱讀,借助文字或其他媒介形式將別人的感受、感情和見解融化到自己的生活中,讓自己與更多的生活、生命狀態相關聯。

    若干年之后,無人駕駛技術也許會獲得普及,人類也許不再需要掌握駕駛技能。但是,后人必須從閱讀中得知,人類曾經具有豐富的駕駛經驗,并經過對無數交通事故的反思和數代人駕駛體驗的積累、更新才造就逐步成熟的無人駕駛技術。閱讀成全我們與古往今來更多的人、事關聯,讓我在自己的時間節點和生命周期內與盡可能多的生命經驗互動。同時,大數據允許我們在人類文明的版圖中肆意尋找自己的心理錨點,在廣闊的藝術時空和無限的數字疆域里延伸自己的靈魂,讓我們在有限的人生中見識到更多元的世界面向。

    讓閱讀成為人們通向新的自我的窗口

    閱讀讓我們與當今的世界相關聯,也讓我們回溯歷史,了解人類古往今來所經歷的變化。根據一種連續性的大歷史觀,人們只有了解事物在過去的變化,才能知道事物現在如何變化,以及它們在未來會如何發生更大的變化;進而,我們也才能思考為未來做些什么準備。通過閱讀,更多的普通人建立起自己在世俗生活之外的“第二人生”。應該說,閱讀不是打卡,也不是在朋友圈、抖音等社交媒體里的點贊、收藏,而是真正投入其中,是用長久的浸泡來構筑一個讓自己可以隨時直達的精神家園。在自己的這方天地里,也許賈寶玉是你的朋友,你記得他生活里的很多故事和細節;也許哈利·波特是你的同學,當你入夢后,你會和他在一起修習魔法;也許像《三體》里所描繪的一樣,紂王、周文王、孔子、秦始皇、墨子、哥白尼、牛頓、愛因斯坦等人類俊杰都會和你相遇……可以說,就我們當今所背靠的資源而言,不存在太多的資源門檻,我們可以在閱讀中發現更多的人生訴求。

    人的生命有限,精力也有限,值得珍惜的東西更加有限。因而,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其實值得反復閱讀,就像你和朋友之間的不時問候一樣。科幻小說《華氏451》有一個場景是,一個年輕人向朋友回憶爺爺給他說過的話,其實這些話想必也會使我們每個人深有感觸:“你的手觸碰過某樣東西,那么死后你的靈魂就有地方可去……做什么事并不重要,他說,只要在你的手拿開之后,你觸碰過的東西從原樣變成了一件像你的東西。”我們也許沒有足夠多的財富,但我們可以做到認真地閱讀和介入一本書,讓它成為與我們的生命緊密纏繞的存在。我們用心閱讀的書越多,我們擁有的氣息和感受就越細膩豐富,我們的靈魂也會有更多可以不斷光顧的所在。

    回到一開始提出的問題,讀書之于人類,在當今擁有AI大模型的時代,其必要性何在呢?我認同一個說法,即所有人的一生匯聚成了人類的歷史,鮮活的個體是文明延伸向前的觸角。雖然我們的生命只是人類文明史中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塵,但我們要做一粒對其他沙塵有所知悉、對自己所處位置有所了解的沙塵。人類文明越發展,視野越開闊,信息和數據生成也越豐富,AI大模型為我們提供了個性化查閱平臺。它可以為我們提供直接的閱讀建議。與此同時,我們可以根據閱讀的進程與AI進行交流、探討,使之真正成為閱讀的有力助手。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警惕AI幻覺帶來的一些假數據、假信息。總之,大數字和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向不可逆轉,我們要積極適應和利用這個時代趨勢,讓閱讀成為人們通向新的自我的窗口。

    (作者系太原師范學院文學院青年教師)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地址|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国产原创精品视频| 成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2022国产精品不卡a|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www.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播放器|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2019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98色精品视频在线|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91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1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