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2025年第1期|鄭小瓊:給工友們(組詩 節選)
河南工友
我分辨落日、遠方,以及工業區的燈火
火花塞噴出的夢想與喧嘩,從鋼架取下
清晰的白天、訂單,遺忘在黑夜的郊野
一個遠方少年帶給我的落寞與迷戀
那因離別而破滅的愛情,在異鄉小鎮
甜澀的記憶,蜷伏在螺絲機的青春
沉默的鐵塊分擔我的眺望與憂傷
白熾燈保存我的回憶,那些生銹的廠門
困住我們年輕的混沌,河南工友帶給我
關于北方的記憶,河流,暮春的伏牛山
那從唐朝的天空穿梭而來的月亮
玻璃窗下漸行漸弱的火焰、星辰
一條向南的鐵路,睡眠的山崗、小鎮
背行李的年輕人,還沒被歲月耗損的
夢想、青春,我們為愛許諾的遠方
一座孤傲的城市遍布我們迷狂的忠誠
那些被暮色吞沒的工業區與流水線
北方的庭院、樹木、隱秘的期待,以及
我們背叛的、失信的與漂泊不定的人生
格爾木工友
在南方工廠,她遇見被機器修改的夢想
鐵質的,塑料的……它們擠在狹窄的卡座
細致入微的人生被燒焦的烙鐵焊接在機臺
此刻她想象古老的格爾木,古月下的高原
從雪山奔騰而下的河流,純粹干凈的冬季
虔誠的信徒們走在通往拉薩的青藏公路上
窗外一輪油膩的明月照耀他黝黑的臉龐
她注視窗外,南方的山野與遠方的大海
在這一刻,她懷想星河荒涼的北方
江湖般折伏的野草,俠客般的牛羊
站在古典寂靜的高原,遠方的雪山
創造出武俠樣冰冷的顏色,此刻南方
絢爛的霓虹籠罩她頭頂,在東莞
或者格爾木,她馴服野馬的手委身
鐵釘、機器與圖紙,在流水線寫下
繁華的都市、樓群,以及天空的明月
江西工友
從窗戶推開海洋,從鐵具挖出黎明
從火中取出礦石,從井里淘出星辰
從天空撿拾落葉,在波浪耕種莊稼
美麗的鄱陽湖,神魔鬼怪遍布的水面
水稻在湖水間生長,年輕的漁家少女
她已化為一條青魚,摧心裂肺的鳴叫
淚濕透湖中的九月,霧間彷徨的鳥雀
叫聲蘊藏人間的期望,迷茫伸長脖子
從鐵上摸索潛行的月亮,天空的傷口
它的痛苦被機器收好,我遇見光線
銀白的喜悅在陳舊的經典佇立
我們鋪好的鄉愁、青春,連同孤寂
進入空虛而冰涼的車間,在白熾燈下
像水晶一樣閃爍冷的光亮,我們從中
獲取生活的經驗,并且傳遞給他人
那些喜樂與悲傷,我們曾經有過的
并且喪失的——憤怒、痛苦——如今凝固
那輪翻騰的月亮,它嚴峻明亮的光
甘肅工友
甘肅工友帶著西北的風沙、荒涼
穿過半個國土的火車,生銹的齒輪
在一片油膩的黎明結痂,長途火車
奔赴黃河、長江,一望無際的黎明
奔赴南方的工廠,他的熱血、冒險
以及與卡座簽訂漂泊協議的青春
我們守望天空中瀝青樣的星辰
布滿鄉愁的明月,寂靜地照亮
蝴蝶般的前世,皮膚上脫落的黑夜
用孤立的螺釘將未來釘在塑膠片
永不停止的拉帶給我們夢魘樣的記憶
我們知道人生,像穿過風沙的沙刺
它短暫而多刺的軀體在孤寂中痛苦生長
我們無從知曉它的形狀,在懵然不懂的異鄉
那只被流水線支配的手穿過時間的銹跡
那些明亮的事物照亮漂泊的旅程
那些鐵,那些混亂的城中村與天空
那不曾消失的荔枝林,那沒有被時間抹去的記憶
那些尚未被遺忘、湮沒的一切,它們構成多年后
我們重逢時,感嘆無常的命運
相遇
在這里,我見過街道流浪的外鄉人
五金廠的轟鳴,遇到制衣廠女工手指的傷痕
她們粗糙而渺茫的痛苦,固執而清晰的歡樂
黯淡的失業者,被大火燒過廠房的瓦礫殘垣
天空一意孤行的飛鳥,黃昏吞沒的荔枝林
我在這里尋找改變命運的奇跡
在圖紙、螺絲、橡膠、齒輪咬合的日子
用鋼錠夯實城市陡峭的燈火、流水線
從鐵片尋找生活,歲月在肺里生銹
我徒勞期待刻骨銘心的愛情,工卡、流水線
路燈、讓我疲憊的五金廠,在螺釘和卡尺間
精準的線條與角度打開加班、合格紙、機臺
黃麻嶺忙碌而灰暗的時辰,我愛舊祠堂的月光
池塘垂柳的鳥鳴,落日在廠房投下盛大的輝煌
……
(全文見《芳草》2025年第1期)
【作者簡介:鄭小瓊,生于一九八〇年六月,四川南充人,二〇〇一年南下廣東打工。作品發表于《人民文學》《詩刊》《十月》《獨立》《活塞》等。出版中文詩集《女工記》《玫瑰莊園》《黃麻嶺》《鄭小瓊詩選》《純種植物》《人行天橋》《庭院的鳥群》等十六部,外文詩集八種。有作品譯成德、英、法、日、韓、俄、西班牙、土耳其、越南、印尼、尼泊爾等語種出版。作品獲得多種文學獎勵,曾參加柏林詩歌節、鹿特丹詩歌節、土耳其亞洲詩歌節、不來梅詩歌節、法國“詩歌之春”活動、新加坡國際移民藝術節等國際詩歌節,其詩歌多次被國外藝術家譜成不同形式的音樂、戲劇在美國、德國等國家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