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打工文學:記述改革開放的“心靈史”
    來源:中國藝術報 | 楊宏海  2025年03月19日10:13

    2025年央視總臺春晚上,來自蘇州昆山的外賣詩人王計兵為王菲演唱的歌曲報幕,引發廣大網友關注。新時期以來,像王計兵這樣的“打工人寫作”不斷涌現,范雨素的家政女工紀實作品,胡安焉的快遞小哥文學創作,以及張小滿的《我的母親做保潔》、塞壬的《無塵車間》、黃秀萍的《中國智造》等新的打工文學作品不斷出現,持續豐富著打工文學的內涵與外延。

    就在不久前,“勞動者的星辰:打工文學回顧展”在東莞展覽館正式開展,展覽通過大量的文獻、圖片、音像資料,以歷史事件為脈絡、重要事件為節點,追溯自1984年以來打工文學的發展歷程,展現了打工文學獨特的社會價值和文化意義。展覽也引發了人們對改革開放以來打工文學的概念內涵、多元價值、本土發展和海外傳播等話題的探討與思考。

    打工文學的歷史回望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催生了波瀾壯闊的打工大潮。在此背景下,我于1985年從內地高校調到深圳市文化局從事文化調研工作。當時,深圳人口急劇增長,但缺乏相應的文化活動場所,打工青年常常感嘆“白天是機器人、晚上是木頭人”,他們對文化的渴望可想而知。

    在調研中我發現,有不少打工者在工作之余,主動參與文學寫作與娛樂活動,在許多工廠的墻壁上可以看見“打工詩歌”;在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的“大家樂”舞臺上,也有不少打工者朗讀自己寫的“打工家書”。與此同時,我先后在《特區文學》和《大鵬灣》雜志發現林堅、張偉明等打工青年創作的小說,展現出鮮活的打工生活及人物形象,給人以全新的閱讀感受。聯系當時接觸到的相關題材的作品,我意識到一種新的文學形態“打工文學”已經出現,便向《深圳特區報》及《當代文壇報》等報刊投稿,正式提出“打工文學”這一命名。當時對“打工文學”的定義是:“打工文學是指反映‘打工’這一社會群體生活的文學作品,包括小說、詩歌、報告文學、散文、劇作等各類文學體裁。廣義上講,打工文學包括打工者自己的文學創作,也包括一些文人作家創作的以打工生活為題材的作品。”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打工者群體迅速擴大,越來越多的打工者加入寫作行列,書寫著打工生活獨特的篇章。最早從事打工文學創作的,有林堅、張偉明、安子、周崇賢、黎志揚“五位火槍手”,他們的作品寫出了從農村進入城市“無根的飄泊”、“東家不打打西家、不斷走向下一站”的“沉重的瀟灑”,以及希望以“微笑看世界”的視角,爭取“做太陽的機會”的訴求,這些作品源于生活,激蕩著千百萬打工者追夢的心,曾影響了整整一代打工人。影視界也迅速從打工題材中吸納素材,創作了電影《特區打工妹》和電視劇《外來妹》。1992年7月29日,上海《文匯報》發表了《“打工文學”異軍突起》的文章,稱其“以短、平、快的節奏沖入中國文壇,掀起一股旋風”。

    2000年,由深圳市特區文化研究中心與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深圳市寶安區文化局聯合主辦的“大寫的20年·打工文學研討會”在深圳市寶安區舉行,這是首次舉辦全國性的打工文學研討會,在打工文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2005年11月,由深圳市文聯、深圳“讀書月”組委會等單位策劃主辦的首屆“全國打工文學論壇”在深圳市寶安區舉行,邀請鄧友梅、雷達、黃樹森、李敬澤等著名作家、評論家以及王十月、鄭小瓊、周崇賢、謝湘南等打工文學作家代表出席。此后,“全國打工文學論壇”每年舉辦一屆,成為深圳“讀書月”的品牌項目。

    2008年1月,“2008打工文學·北京論壇”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王十月等10位深圳打工文學作家出席,向中國現代文學館贈送了打工文學作品并參與討論。至此,深圳創造的打工文學可謂登上了當代中國文壇的“大雅之堂”。

    打工文學自誕生以來,發表及出版的作品層出不窮。2020年,在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的支持下,海天出版社圍繞“以深圳文學講中國故事”,組織出版了《深圳新文學大系》,其中就有60萬字的《打工文學卷》。應該說,在深圳這個擁有最多外來勞務工的城市里,打工文學一直獲得主流社會的關注和扶持。

    打工文學的光榮與夢想

    打工文學以其煙火人間的豐富性和生活體驗的獨特性,反映并記錄了異常豐富的社會生活,產生出大批優秀作家與詩人群體,他們在不同的領域里砥礪前行,在這片神奇的熱土上追求光榮與夢想。2005年,深圳為“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征集申辦口號,全國有很多專家名流參與撰稿投標,最后選中的是一位名叫鄭惠琦的深圳打工妹的作品:“深圳,與世界沒有距離。”

    在打工文學作家之中,取得突出成就的是王十月。這個只有初中學歷,在建筑工地抬過水泥、在酒店里刷過碗、在時裝公司當過繪畫師的打工青年,在寶安打工多年,飽經坎坷,但他經過不懈努力,一步步走向了成功,獲得魯迅文學獎、廣東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成為“當代打工文學的領軍人物”。

    作為打工文學重要組成部分的打工詩歌,發源于深圳,傳播于各地,涌現出大批打工詩人群體。其中,鄭小瓊、郭金牛及謝湘南等人,以獨特的風格和生活體驗率先將打工詩歌推向世界。打工文學藏龍臥虎,人才濟濟,如率先在《收獲》發表作品的曾楚橋、以小說《天堂凹》改編成電影的郭建勛、以非虛構作品《詞典:南方的工業生活》獲“人民文學獎”的蕭相風,以及戴斌、陳再見、唐詩、程鵬等等。此外,在打工者群體中,涌現出唐小林、柳冬嫵、廖令鵬、謝端平等一批文學評論家,拓寬了打工作家的寫作邊界,成為文壇亮點,部分地改變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版圖。

    打工文學的社會價值與未來發展

    時至今日,打工文學經歷了40多年的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對當代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價值意義。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是擴大了當代中國的文化影響。打工文學以其獨特的魅力引起了海內外文學界專家的關注。莫言、陳建功、何西來、李敬澤、蔣述卓、李楊等著名作家與學者一直給予關注扶持。海外也有韓國、美國、日本等一批學者熱衷此項專題的研究。尤其是荷蘭萊頓大學教授柯雷,將打工文學作為他的博士生的科研項目。柯雷指出,海外對“打工詩歌”的關注,一方面源自“打工詩歌”的豐富性,涉及多個學科,包括社會學、人類學、移民研究、性別研究等;另一方面“打工詩歌”不僅是社會經驗的表達,也是審美經驗的表達,有著開闊的研究空間和極大的研究價值。

    其二是豐富了文化藝術的創作資源。打工文學為當代文學藝術提供了鮮活的中國經驗以及豐富的創作資源,既引起世界關注的目光,也引起特區乃至全國文化藝術界的重視。其清新剛健的文風,對矯揉造作、頹靡不振的文風是一種沖擊,有效提升了文學的審美境界與藝術創造力。

    其三是實現了勞務工群體的文化權利。外來勞務工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既是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建設的一支生力軍,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打工文學讓打工者享有文化創造的權利,對打工群體具有吸引、凝聚、宣泄、整合的功能。

    2024年在深圳舉辦的“打工文學的歷程、價值與未來展望專家交流會”上,與會學者一致認為,打工文學是勞務工發自內心的吶喊,通過打工文學可以講述中國改革開放的“心靈史”。不少學者認為,打工文學作為“平民文學”,在當代中國社會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

    作者系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

    小辣椒福利视频精品导航|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日本三区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三区麻豆 | 91精品91久久久久久| 成人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2020|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91麻豆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中日韩产精品1卡二卡三卡| 国产精品白嫩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96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