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茶花女》元宵夜在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
《茶花女》是法國文學家亞歷山大·小仲馬的成名之作,后經意大利“歌劇之王”威爾第譜曲,成為全球上演率最高的歌劇之一。1956年,《茶花女》作為中國引進的第一部外國經典歌劇首演于北京天橋劇場,當時男主角阿爾弗萊德由年僅27歲的歌唱家李光羲飾演。
2010年,國家大劇院集結國際團隊精心打造了歌劇《茶花女》,以上乘的藝術品質和精美的舞臺呈現收獲業內外的好評。作為中國首位古典歌劇男一號,歌唱家李光羲看后激動地說“我已看過世界各地眾多版本的歌劇《茶花女》,大劇院版《茶花女》即使與國外最經典的版本相比也毫不遜色。”
鏡面舞臺映照茶花女戲夢人生
2025年是小仲馬逝世130周年,作為乙巳蛇年的“開年大戲”,國家大劇院制作歌劇《茶花女》也迎來了第九輪演出。今晚,著名指揮余隆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唱團、歌劇演員隊、中國鐵路文工團,攜維涅拉·吉瑪蒂耶娃、石倚潔、張揚、金鄭建、關致京、王宏堯、梅杰、趙明、周與倩等歌唱家重現經典,在元宵節月圓之夜,為大家奉上這場令人屏息的視聽盛宴。
開場幕布拉開,一朵潔白的茶花映入眼簾,但很快便如鮮血滲透般變紅,預示了茶花女悲劇性的命運。隨著序曲響起,264平米的巨大鏡面斜扣于舞臺上方,形成強大的視覺沖擊,這是“國大版”《茶花女》15年來最具辨識度的藝術符號——它可隨著地面巨幅畫布的移動變幻,呈現出不同的場景,從而進行快速轉場。
浮華的寓所內歡宴正在進行,薇奧萊塔一襲白裙眾星捧月般立于中央,仿佛一支脆弱卻奪目的山茶花。女主角俄羅斯歌唱家維涅拉·吉瑪蒂耶娃出演過18個版本的《茶花女》,曾在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威尼斯鳳凰劇院、巴黎國家歌劇院和格林德堡節日歌劇院多次登臺飾演薇奧萊塔,經驗頗豐。她豐富的音色、極具穿透力和表現力的歌聲將茶花女如夢如幻的一生完美演繹。舞臺燈光隨著音樂漸暗,賓客逐漸退去,舞臺上只剩下薇奧萊塔唱起《啊,夢中的人兒》,詠嘆調從虛弱的低吟掙扎著攀向絕望的強音,仿佛預見了往后命運的絞索正在收緊。
中外歌唱家相聚“國大”頂峰相見
飾演阿爾弗萊德的歌唱家石倚潔是活躍于世界歌劇舞臺上成績斐然的中國歌唱家,也是眾樂迷心中的“石神”。在過去的十幾年中,石倚潔在全球共出演了40多部歌劇,500多場演出。今年春節檔熱播電影《封神2:戰火西岐》片尾曲也是由他所演唱,作為流量與實力兼備的“網紅”,石倚潔曾在2019、2021、2023年三次參演“國大版”《茶花女》飾演阿爾弗萊德,可謂得心應手。聊到此次的搭檔,石倚潔談到:我12年前就認識維涅拉,那是我們在莫斯科大劇院演唱一場聲樂作品音樂會的時候,她是俄羅斯方的代表。2017年,在天橋藝術中心演出“國大版”歌劇《拉美莫爾的露琪亞》,我們在一起排練1個多月,分別和不同的演員演出。在西班牙馬德里皇家歌劇院我們合作過歌劇,這次終于來到中國最高藝術殿堂的舞臺,對我來說如同回到了一個“港灣”,與老朋友更近距離地合作,既熟悉又親切。經過了歲月的沉淀,我們都成長了許多,唱起來更自如了,聲音也比以前稍微壯實了些。
作為我國優秀的青年男中音歌唱家,張揚師從于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米蕾拉·弗萊尼。他曾以滿分成績畢業于意大利帕爾馬皇家音樂學院,對意大利歌劇表演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理解。二幕中,陰郁的大提琴低鳴打破了寧靜,張揚飾演的阿芒踏著沉重的腳步上場,他來到薇奧列塔的隱居處,指責并阻撓她與兒子的愛情。男中音的威嚴與哀求如潮水般沖刷著舞臺,與薇奧萊塔對峙的詠嘆調《當時間拿走一切》和勸誡兒子的詠嘆調《普羅旺斯的陸地與海洋》讓人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一位老父親的情緒變化,也刻畫出田園幻夢與父權陰影下的殘酷現實。
指揮家余隆曾在2016年和2021年分別攜手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加盟大劇院《茶花女》演出。此次是他繼2023年之后第二次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作,雙方均展現出高度的藝術默契和專業水準,無論是全局把控、還是細節處理,都深刻體現出威爾第音樂的“悲劇”內涵,打造出音樂與舞臺共生的精彩。
當最后一幕的余音消散,觀眾席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與“Bravo!”的呼喊,許多觀眾眼眶泛紅,還沉浸在劇情中久久不愿離席,《茶花女》的魔力在這一刻盡顯:它將一個關于社會偏見與自我犧牲的故事,淬煉成人類永恒情感的鉆石,在歌劇的熔爐中燃燒出毀滅與重生的光焰。本輪演出將持續至2月16日,以國家大劇院歌劇演員隊周曉琳、扣京領銜的另一組陣容將于明晚(13日)繼續上演這段曠世悲情之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