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作協舉辦“網絡文學時空”文學交流活動
1月21日,由吉林省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網絡作協、時代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的“網絡文學時空”文學交流活動舉辦。吉林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麗,作協副主席、網絡作協主席流浪的蛤?。ㄍ醭?,時代文藝出版社社長吳剛、副總編輯劉兮出席活動?;顒硬扇【€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共有40位省網絡作協會員參加。
破圈,是發展方向
中國作協會員、吉林省作協會員徐二家的貓(張浩)為大家講授了一堂題為《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的利與弊》的文學課。他結合作品《仙人之上》的拍攝經歷,闡述了小說作者和編劇在創作視角和語言藝術等方面的不同思考。他表示,小說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更多地要考慮如何構建一個完整的世界,講好每一個故事,塑造人物群像,創作過程相對獨立且不受約束。而編劇則要考慮實際場景的搭建和演員的具體表演,大到宏大場面的呈現,小到一場戲的道具和演員臺詞,都需要與劇組的各個部門反復磨合碰撞,才能最終拍出一部精彩的影視劇。他說到,網絡文學影視化的過程也是作者打磨二創的過程,在擴大知名度、產生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能促使作者不斷提升創作水平。如今越來越多的劇組能夠尊重原著,愿意花更多時間研究原著、打磨劇本,盡最大可能去還原讀者心里的故事和人物。他相信,未來網絡文學改編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越來越好。
融合,是未來趨勢
會上,圍繞“2025年網絡文學發展趨勢”,與會嘉賓展開座談。
“我見證了網絡文學發展的各個階段”,流浪的蛤蟆表示,“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曾經幾度趨向融合又走向偏離”,但他認為,這些變化最終不會影響文學的本質,作為一名網文作者要及時關注到行業的變化并迎頭趕上,順應并尊重文學規律,創作出與時代同頻、和社會接軌、同人民相關的網絡文學。
來自德惠市融媒體中心的俞壹(于玲)談到,近年來現實題材的網絡文學作品越來越受到關注,這些作品貼近生活、反映社會、承載文化。網絡文學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成為2025年的一大趨勢。她提出,吉林作家應該通過深挖吉林省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社會變革等,創作出具有吉林特色的現實題材作品,實現網絡文學與文旅產業的互利共贏。
資深媒體人林之泓(曲翱)認為,隨著中國網文出海的勢頭越來越強,并且呈現出從數量到質量的轉換,網絡文學國內外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隨著讀者對網文作品質量及個性化需求的提高,網絡文學精品化趨勢會越來越明顯。網絡文學作品凝聚著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意,加上影視化改編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2025年網絡文學將呈現出IP轉化提速、全球化IP共創等發展趨勢。
弈枚(張天笑)是東北師范大學創意寫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她從作者和研究者的雙重角度出發,提出三點看法:一是類型融合、創新趨勢更加明顯,與傳統文化的結合程度更深。二是短篇寫作崛起,為網絡文學發展打開新的格局。三是IP轉化加速,轉化類型會更加多元化。
其他與會人員也各抒己見,在溝通與交流過程中碰撞出諸多新穎想法,為繁榮發展吉林省網絡文學提供了有益參考。
張麗在總結中指出,“網絡文學時空”是吉林省作協精心打造的品牌活動,通過為網絡作家提供學習交流平臺,從而更好地團結引領全省廣大網絡作家。這次選擇在時代文藝出版社舉辦2025年度第一期“網絡文學時空”活動,是因為省作協和時代文藝出版社剛剛合作建立了吉林省網絡文學閱讀空間,有1200本網絡文學作品可供借閱。通過這次活動,也為網絡作家提供與時代文藝出版社的編輯近距離交流接觸的機會,期待未來省作協、省網絡作協和時代文藝出版社能夠有更多合作,共同推動吉林省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