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構筑一個詩意化的“孕期烏托邦” ——從葉燕蘭組詩《孕期筆記》想到的
    來源:中國作家網 | 盧輝  2024年11月27日15:52

    在中國女詩人隊列中,以契合女性的生理結構、生命孕育和社會屬性的作品為數不多,更何況從女性的身體、命運出發,最終指向生命倫理、生命幻象等人類共同命題的女性立場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葉燕蘭的組詩《孕期筆記》算是其中之一。在葉燕蘭看來,女性常常只是一個被書寫者,只是一種象征的符號,被男性不斷書寫。為此,通過《孕期筆記》這組詩歌,葉燕蘭就想從被書寫者反過來變成了書寫者,成為了書寫主體,書寫生命進行時,這無疑是藝術觀念上的一次大膽創新。那么,就葉燕蘭的組詩《孕期筆記》而言,她對孕期的直覺體驗與幻覺隱喻,給讀者帶來強烈的畫面感,那些鮮活的文字仿佛是要沖出“孕期”,給人一種直觀的視覺沖擊力:

    神降臨的夜晚

    ——孕一周

    那應該是個冬末的夜晚

    和其他夜晚一樣,身體靠在一起

    就會相互碰撞,就會散發

    溫熱,混合隱秘的星光

    而我和你的父親并未察覺

    春氣簇擁至窗前,一顆種子

    已親手被月亮埋下

    在泥土濕潤的床上

    我們沉沉地睡去,像兩粒輕盈的

    螢火,漂浮在夢中的河流

    等待一雙嬰孩的手

    無數次重返,一次真正的抵達

    “夜晚、身體、碰撞、溫熱、混合、種子、埋下、抵達、河流......”這是葉燕蘭組詩《孕期筆記》的首篇,當她恍然領悟到小小的生命胚芽在她的身體里悄然生長之時,那種即將為人母的驚喜與恍惚、甜美與擔憂仿佛“漂浮在夢中的河流”。是的,這是一種等待,一種欣喜,但又是一種焦慮。那種身份升遷的狂喜、生命相依的溫情、靈魂抵達的神秘、精神倫理的訴求、趨近生命的恍惚全都“混合隱秘的星光”之中。是的,隨著身份的轉換,情感的轉換,葉燕蘭已從少女“欣賞自己”中得到蛻變,將青春釋放從個人化轉向家庭化、公共化,尤其是她通過不間斷的孕期呈現,一種幽微的通透、不經意間的敞開以及漫溢的多義性,像是“等待一雙嬰孩的手/無數次重返,一次真正的抵達”,而這一過程,無不顯示出人文關懷的溫度與深度。

    一、生命孕育與精神符號

    的確,葉燕蘭的《孕期筆記》組詩以生命的孕育為出發點,她把幼小的生命看作來自天國的女神,她甚至把孕育生命當成是這個世界的精神符號,當著是內在的東西引導出的一個隱密的環境。在葉燕蘭看來,她有必要把《孕期筆記》組詩搭建成“孕期烏托邦”,把它當成精神唯一的存在,當成是精神的精巧創造。正如她在詩中不斷傳遞出:把孕期不透明性和沉重性轉化為透明的、輕靈的永恒,讓詩意化的孕期成為一個理想的生命國度,給現實超驗的距離,以最高的神性來籠罩,朝著生命的無限完滿而行進:“藏伏的事物自深處/醒來。一場驚蟄的綿雨過后/人們走上小區,必經的那條路/小心地繞開一些水漬,彼此交談/成為黃昏,令人確信的一部分”(《黃昏的可能性——孕二周》)。不錯,葉燕蘭構筑她的“孕期烏托邦”,就是她“確信的那一部分”,旨在激活生命孕育的全過程,以還原生命的本真,給沉淪于物化的人們帶來某種震顫。同時,葉燕蘭覺得,在生命孕育過程中,審美力量是最不能缺少的。因為,美的歷程一旦脫離生命的歷程,美的自由也就受限了。為此,葉燕蘭寫《孕期筆記》組詩,就將美的歷程與生命的歷程相互統一。這種統一,不僅使人有超越自然的力量,也有呵護生命的腕力。于是,她將感性與理性統一起來,求助于隱喻與直覺、幻象與抒情,一幅幅生命孕育圖赫然顯現:“寂靜如此真實,容易讓人產生幻覺/涼風懷抱一樣撲過來時/一個人坐著,好像兩個人/抱團取暖//你的父親已經睡著,而我困意全無/想到黑暗中也許仍有一些隱秘/為我而來,如同一個嬰孩呱呱墜地/目光找尋它的母親”(《夜晚的慈悲——孕三周》)。毫無疑問,葉燕蘭從生命孕育出發,構筑“孕期烏托邦”,她執著于感性與時間、幻覺與經驗,執著于崇高與超越,以擺脫生理上的粗糙狀態。正如“黑暗中也許仍有一些隱秘/為我而來,如同一個嬰孩呱呱墜地/目光找尋它的母親”那樣,既然美是人類生命的保姆,是生命的純粹精神和純粹理想。那么,葉燕蘭所構筑的“孕期烏托邦”就是想樹立孕期的崇高感,使孕育中的生命具備神性,超越時空,超越經驗與自然。

    從葉燕蘭的孕期人生向詩意轉化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在詩的國度里,想象、激情、愛、幻想能給生命帶來出神的狀態,能使駁雜的現實生活化為一種夢幻式的自由生活:“陽光透過窗簾,把昨夜露水遺漏的夢/持續做完。側身相擁的人/透過彼此窺見,窗臺上桃枝/瘦小身體里,肥厚松軟的春天//兩張平靜的面孔,疊在一起聽鳥鳴/如聽一份新鮮的蜜語甜言/臉上,也有古老的紅暈”(《清晨的問候——孕四周》)。很顯然,在《孕期筆記》這組詩歌里,日常與異常都是生命孕育的本真狀態,葉燕蘭構筑的“孕期烏托邦”就是想通過生命的生成序列,努力還原時間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使有限的東西回歸無限,這就是孕期的浪漫化。同樣,葉燕蘭以超驗與經驗并行的原則,通過漸變的孕期,把現實與未來聯結起來,從而,孕育生命的子宮竟成了至高無上的精神器官,仿佛人類的生命都在這個器官中會合:“春天,有時就像試紙上那杠/由淺入深的紅線/有青草一般的耐心,才能直抵//春天有時是我和你的父親站在一起/握著彼此,觸碰過草籽的手/以為摸到了神,親自選中的你”(《預感——孕五周》)。這一次偶然又不乏必然的會合,一種“超感性的功能”躍然紙上,它擺脫了生理上的制約,擺脫自然的限定。顯然,這種“超感性的功能”與葉燕蘭構筑的“孕期烏托邦”相吻合,這種浪漫主義的筆調體現為崇高與美的互見。

    二、生命本真與審美生成

    在葉燕蘭看來,生理上的孕期要有美的觀照。應該說,往往很多人注重萬事萬物瞬間的完美,而葉燕蘭更愿意從時間之流中將瞬間的美抽出來,在生命的“純存在”中來表現它,把它放在靈魂的絕對核心來表現:“像我。不時地低頭撫摸肚子/看向晨光中的那片草地,平坦如初/確信有柔軟的精靈,雙手合十/正蜷縮在,春風輕拂的花苞里”(《柔軟的直覺——孕六周》)。是呀!當兩顆心一同領受、體味一種既寧靜又幻變的心境,一同感領、體悟一種情緒的細切與渾穆,一同為夢想、情境顫栗的時候,這便是一種愛的永恒。可以說,葉燕蘭構筑的“孕期烏托邦”的標配就是一種神話,就是最初感覺生命與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就像《孕期筆記》組詩極力從嬰兒的眼光去看世界那樣,總帶有嬌嫩、稚氣、天真的特點,絲毫不帶有功利性的一面。是的,《孕期筆記》組詩里的幻境與神話,實際上就是人類最初為生命所尋得的一種意義:“我越來越適應,和你共用一個身體/夜醒,晨吐,天氣好時/學一朵失神的太陽花,打出長長的哈欠//我越來越喜歡端詳細小的事物/指甲蓋,頭發絲,皮膚上的淡斑點/這些身體里面的小星星”(《最好的禮物——孕八周》)。不可否認,當下,人類的生活范圍越來越多地陷入了數字程序當中,人的精神物質化了,人越來越認識不到自己,認識不到自己的精神本身了。正如認不得“身體里的小星星”那樣,如果僅僅依靠技術手段,難以解決人之為人的根本問題,即人的生命倫理與價值體系。為此,葉燕蘭在《孕期筆記》組詩中所捕捉的神話就是要把浮現在自己面前的“孕期烏托邦”上升為一種精神的需要,就是要為自己提供可以置身其中的有意義的環境,并通過神話的再造,為人的生活設立一種生命與價值觀念。從這個意義上說,當我們面對葉燕蘭“孕期烏托邦”在精神上的不斷擴展,我們深入嬰兒的“指甲蓋,頭發絲,皮膚上的淡斑點”就等于跟星星打個照面。

    是的,隨著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技術化、工具化、實用化,人們不再適應傳統的親親關系。因此,以生命“純存在”的審美生成成了人們關注的課題。的確,隨著葉燕蘭《孕期筆記》組詩的出現,這組詩有了生命“純存在”的同一世界的出現:“你的父親稱你是奇妙的/魔術師。隔著肚皮/輕易就改變了一個少女/通往古老城堡的童話路徑”(《魔術師——孕十周》)。說到底,這個“童話路徑”就是通過一個絕對的生命中介(“純存在”),以各自所稟有的愛的情感,共同步入一種兩顆心靈能在其中一起顫動的心境,這就是生命“純存在”的的詩化。是的,從你與我關系中所引出的生命“純存在”,這不是上帝,不是絕對的實體化的理念,而是一種生命孕育歷程的同一心境。這種心境激勵兩顆心靈把各自的命運交給對方,把兩顆心連在一起,休戚相關,相依為命,從而獲得一種交溶感、歸屬感:“進入到五月,時間帶著不可抗拒的深情/將我們更緊密地聯結在了一起//從醫院回來的路上,木棉花落了一地/那飽滿鮮艷的紅,像春天的一個個濕吻/似乎有意讓出自己,身體最后的宮殿”(《春天的軟肋——孕十二周》)。從筆法上看,葉燕蘭的所表現的生命“純存在”也有點像詩人的內心獨白。不過,她的內心獨白與西方現代作家的內心獨白不同。西方作家的“我”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語法虛構,一種語義上的幻影。而葉燕蘭的“我”所設定的生命“純存在”,通過持續性的生命存在價值的再現,表達了她對時間真諦、生命本真的領悟。即“春天的一個個濕吻/似乎有意讓出自己,身體最后的宮殿”。

    三、高峰體驗與時間重組

    可以說,葉燕蘭組詩《孕期筆記》的最高的生命直觀即是審美直觀。這組詩歌的審美直觀是超功利,它首先排除的是一切經驗的、世俗的考慮,不為經驗現實所左右;同時,這組詩歌的審美直觀是超邏輯,它不是要通過生物理性的分析測度去認識客觀生命,而是返回內心,追尋詩意化的同一心境;另外,這組詩歌的審美直觀是超時空,它阻斷、中止了以客觀時空的尺量去體認生命現實,而是根據自我內心所體驗過的“時間重組”構筑出一個新的時空——孕期烏托邦:

    隱秘而偉大

    ——孕十七周

    燈光下她脫掉衣服,看見身體的山河

    坦蕩,一座小丘陵從平原深處正隆起

    野花在上面,隨土地一呼一吸

    輕微顫栗

    順從屋外滂沱大雨,她輕輕躺下

    想著嬰兒,此刻的世界是

    一個巨大的子宮,縱然水聲如注

    傳至耳畔,不過細流二三

    在葉燕蘭看來,構筑“孕期烏托邦”就是一種生命化的高峰體驗。高峰體驗是人所具有的最高的整合、完善、大同的感覺,是與整個世界溶為一體的感覺。正如“燈光下她脫掉衣服,看見身體的山河”那樣,富有高峰體驗的人恬然自發,天然純真,有一種神話式的、迷狂的表現,仿佛自己也近似于一種美的化身:“有時我有月光千里,像童年迷失在山林/照見桃樹開桃花,松樹流松脂/天地朗澈,如同一枚正在成型的琥珀”(《本能——孕二十二周》)。是的,葉燕蘭的《孕期筆記》組詩的著眼點并非原始性的生命實體。于是,那些勃發的、不可遏止的激情都被她的直覺與幻覺所支配。她以弘大、沉醉、華美的生命為追索境界,把自身蟄伏著的生命力發揮出來,與幼小的生命緊緊相連,與日神的夢境交溶,與孕期共醉。她不依賴于生理,不依賴于醫學演繹,完全是以生命去把握生命:“流水順著身體的河岸向下,經過你/越來越像繞開,一個溜滑的卵石/激起了深處的漩渦,和浪花//穿上衣服,在蝴蝶的斑紋和/妊娠紋之間或許藏伏著,某種相似的定理/共同指向了生活的謎題”(《抒情——二十二周》)。正是“某種相似的定理”,人在神話的境界中,會覺得自己被提高到一種“全知”的境界,仿佛自己對生命的把控能力不再是一種外在的能力,而是能夠洞燭內蘊的、目擊生命的沸騰或安寧。應該說,葉燕蘭構筑的“孕期烏托邦”是神圣的、安祥的、溫馨的、鮮明的、幸福的境地。隨著“小菩薩”的出現,與其說是給世界創造意義,不如說是再造一個世界:

    小菩薩

    ——孕三十五周

    我并不相信天上閃光的佛

    卻希望人間住著,會流淚的菩薩

    我不確定菩薩長什么模樣

    笑起來,是不是也有魔法

    但猜她有一副美麗的好心腸

    我對菩薩一無所知

    菩薩卻知道我,我們彼此保佑

    透過這慈悲的,近乎柔弱的臍帶

    縱觀葉燕蘭組詩《孕期筆記》,最令讀者著迷的是從生命直觀到審美直觀的漸變過程。“透過這慈悲的,近乎柔弱的臍帶”,我們不難發現:葉燕蘭的情感既激越又疏淡,既溫潤又糾結,既期待又寧靜。她始終把注意力集中在生命之上,永不脫離人的感性,人的幻想,人的柔情,自始至終給小小的生命提供一個充滿摯愛的溫床。誠然,孕期本屬于生命成形的一個過程,完全可以從醫學的角度來談生命,也可以從生物性來演繹生命。然而,初為人母的葉燕蘭將“孕期”植根于人類的生命之中,由情感去感受、以思去反思,激發生命的內在意識,在母嬰的交感中找到生命的價值。正因為葉燕蘭構筑了一個令人神往的“孕期烏托邦”,在這里,占統治地位的,不是邏輯、不是智性,不是生理,不是計算,而是心境與靈性。總之,憑借組詩《孕期筆記》,葉燕蘭從高峰體驗到時間重組,向人類發出了生命的召喚,站在生命的高度,她想讓人人都成為傾聽者與仰望者:傾聽生命,仰望世界,真正擁有屬于自己的“精神烏托邦”。

    2024年4月26日于廈門

    (盧輝,詩人,詩評家,高級編輯,中國詩歌學會理事,三明學院特聘教授)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国产三级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66精品片|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 久久久国产精品va麻豆|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麻豆精品国产不卡| 2021国产精品自拍| 91麻豆精品国产| 国产视频精品久久|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国产精品午夜一级毛片密呀|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国产主播精品福利19禁vip|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99在线视频精品费观看视|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免费|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99热在线精品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加勒比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久久人人做人人玩人精品|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精品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洗澡|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99在线热视频只有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中国精品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