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滿天山河頌——二〇二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陽特別節目》 弘揚“尊老”傳統美德 創新書寫“前浪”故事
重陽佳節之際,《霞光滿天山河頌——2024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陽特別節目》播出。特別節目以重陽節傳統節俗入手,融合時代立意,通過“老帶新”“傳統+潮新”等多維度多形式,展示了當代老年群體矍鑠的精神面貌與年輕的心態,展示了國家對老年群體的關切,以藝術形式與融媒體互動傳播,進一步助推了良好的“尊老敬老”社會氛圍,為社會和諧發展注入了精神力量和巨大信心。
“文藝只有順應人民意愿、反映人民關切,才能充滿活力。”2024年7月,《中國健康老齡化發展藍皮書(2023-2024)》發布,向全社會發出倡導:“以健康老齡化,應對人口老齡化”。2024總臺重陽特別節目的重磅推出與內容創制,不僅是一次對傳統文化復興的呼應,更是對當下社會老年群體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次積極回應,還是根據時下備受群眾關切的社會問題入手,順應時代的作為。
“文藝只有植根現實生活、緊跟時代潮流,才能發展繁榮。”藝術創作并不是停留在半空的亭臺樓閣,而是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總臺2024重陽特別節目的藝術創作是從華夏文化中尋找靈感、到生活中取材,建立在對老年群體的深入了解之上,整體風格不失典雅大氣,更飽含人間煙火、生活滋味。
在文藝表演的呈現上,特別節目不僅將焦點對準老年群體,更是力邀青年演員、歌手,與老年朋友一起演繹“青春姿態”。比如創意舞蹈《八段錦街舞》將近來在網絡“翻紅”的養生操“八段錦”與剛剛進入奧運競賽項目的“街舞”結合,創新地打造了一出既健康又炫酷、動感十足的舞蹈表演,以運動和藝術縫合了兩代人的年齡差,不僅老年朋友喜歡,也贏得了不少年輕觀眾的點贊。而歌詠晚年人生美好生活的經典歌曲《夕陽紅》,除了邀請楊洪基、佟鐵鑫兩位“底氣十足”的歌唱家演繹,也創新地加入年輕觀眾喜愛的“說唱”元素,將其改編為一首既承載老人美好祝福,又迎合時代浪潮的積極向上的歌曲。無論是“街舞”還是“說唱”,這些時下“潮新”文藝形式的出現,也再次印證著本次重陽特別節目別具深意的社會哲思:大自然不懼辭別青綠,生命不懼辭別青春。
圍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家庭傳統,節目特意設計了“重陽有寶”互動區,將重陽節傳統文化元素茱萸、重陽糕,以及山東特色花饃饃等諸多非遺文化特色產物一一呈現介紹給觀眾,也是通過這個環節,生活中那些活得精彩、老有所為的老年朋友的故事與精神,也被廣大觀眾所知。其中,短片《快樂社區》更是邀請總臺主持人、奧運冠軍、音樂系教授走進青島城陽區的特色社區,切實體驗城陽區以“一堂課”“一節操”“一餐飯”為載體的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社區活動,嘉賓們深入老人們的日常生活,與他們一起吃飯話家常、學做拍打養正操,一起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并為他們帶來了生動的體育課、音樂課,倡導從“愛心、耐心、熱心”入手,將尊老敬老轉為一個個實際行動。跟隨幾位嘉賓視角,觀眾得以真切接觸老人的日常生活,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需,并引領年輕觀眾更關注老人生活狀態與細節。通過節目,當代老人的豐富生活與精神面貌得以呈現,真實而極具生活氣息的內容也扭轉了觀眾對老人生活的固有印象,正如特別節目中重新改編的歌曲《跟著感覺走》,隨著歌聲響起,老年機車隊、樂隊、芭蕾團、時尚模特隊驚喜亮相,這些青年人的主場也有老年朋友的身影,他們組成了一幅最美的“夕陽紅”風景。
重陽佳節,是中國自古以來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無論是節俗還是節日寓意,都蘊藏浪漫、深情的中國傳統思想內涵——有登高望遠的情懷,也有慶祝豐收的喜悅,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結合中國社會對“尊老”這一傳統美德的推崇,重陽節已經成為一個“年長者”的節日。到如今,隨著社會關切的“老齡化問題”顯現,重陽節更別具意義,而《霞光滿天山河頌——2024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陽特別節目》則真正做到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緊緊結合民眾之所需,通過文藝節目的形式貢獻高質量精神食糧的同時,傳遞了“尊老愛老”的價值導向,更以生動的“前浪”故事,引領觀眾建立起積極人生態度。
(作者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