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藝術星空中的詩意七夕
     來源:人民日報  | 付陽華  2024年08月10日08:27

    農歷七月初七是七夕節(jié)。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七夕節(jié)頗具浪漫色彩。從動人傳說到傳統(tǒng)風俗,從手藝傳承到創(chuàng)新表達,千百年來,七夕文化以其獨特魅力深度融入人們的情感世界和社會生活,并隨著文學、美術、戲曲等創(chuàng)作豐富著中國文化長卷。適逢七夕佳節(jié),品賞古代藝術中的七夕風俗,探尋七夕文化內涵,對賡續(xù)中華文脈有著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注入浪漫文化想象

    日月星辰寄托著人類的無限遐想。七夕節(jié)便源于古人對宇宙星空的觀察,可謂是仰望星空的節(jié)日。

    作為星象,“牽牛”“織女”很早就出現(xiàn)在古代文獻中?!对娊洝ば⊙拧ご髺|》便記述了牽牛星和織女星的位移,自此以后,典籍記載不絕如縷,經由人們的浪漫想象,河漢象形也逐漸演化為神話傳說,被賦予人的情感,且代代相傳,不斷豐富完善。在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白灘村出土的東漢“牛郎織女”畫像石上,就以星象與人物、動物組合的藝術形式,生動表現(xiàn)了漢代的牛郎織女神話故事,其中牛郎、織女的形象已是人的樣貌。在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楊橋畔鎮(zhèn)的渠樹壕漢代壁畫墓中,也出現(xiàn)了星辰符號和擬人化的牛郎、織女形象組合圖像。畫面上,織女坐在織機旁,牛郎則牽著牛,二人隔著云氣紋所象征的河漢,頗有“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意,也被賦予“男耕女織”這一社會生活內涵。

    “七月七日,牽??椗畷旌印?,晉代形成了完整的七月七日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為七夕文化注入新內涵。自此,以牛郎織女為主題來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畫面反復被描繪。比如清代《緙絲七夕乞巧圖軸》,用平緙、構緙等技法彩緙了七夕佳節(jié)牛郎、織女在天上鵲橋相會,人間婦女對空乞巧等場景,將神話傳說與現(xiàn)實生活連接起來,彰顯美好寓意。清代姚文瀚《七夕圖軸》,也采用天上與人間對應的構圖形式進行立體藝術敘事,畫面明麗工整,情節(jié)刻畫豐富,除銀河鵲渡、乞巧活動外,更表現(xiàn)了男耕女織、祈求豐收等耕織文化,以及古代教育體系中的“六藝”等表演性質的情節(jié),為“七夕圖”注入了更多精神意蘊。

    深厚的文化底蘊鋪就七夕的節(jié)日色彩,使其充滿浪漫氛圍。在現(xiàn)當代畫家如傅抱石、戴敦邦等筆下,或以浪漫想象,或以現(xiàn)實描繪,表現(xiàn)牛郎織女故事,豐富七夕文化表達。牛郎織女故事頻繁出現(xiàn)在壁畫、中國畫、年畫等媒介中,實現(xiàn)了更廣泛的文化傳播。直至今天,七夕文化所蘊含的內涵仍得到普遍認同,并借助各種形式被傳遞。

    追求智巧美好愿景

    七夕節(jié)又名乞巧節(jié)。巧是什么呢?《周禮·考工記》記錄了“國有六職”,其中女性擅長“治絲麻以成之”。女子向織女星乞巧便是希望自己針線巧、心思巧。古代畫家也多以乞巧入畫,展現(xiàn)當時人們過七夕的風雅生活。

    一個“夕”字,把七夕節(jié)日的高潮定格在晚上。作為女紅能力的象征,月下“穿針乞巧”是最早的七夕乞巧方式。如東晉《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古代女子乞巧的地點常在高樓上。在五代《乞巧圖》中,能夠清晰看到盛裝的女子于露臺在月下穿針的乞巧儀式。畫面中呈現(xiàn)了彩樓、筵席、針線、水碗、香爐等一系列七夕乞巧元素,既體現(xiàn)了“治桑麻以成之”的女性技能特點,也彰顯她們對智巧的追求。明代仇英《乞巧圖》,更是以宏大場面、繁復細節(jié),為觀者呈現(xiàn)了女子們供奉荷花、陳書曝曬、品書閑談、對月穿針、吃巧果等乞巧儀式和場景,女子們自信優(yōu)雅,成為歷史的生動寫照。

    明清時期,盛行“投針驗巧”的乞巧風俗,這是“穿針乞巧”的變體,故在明清時期的“七夕圖”中,多繪有“投針驗巧”活動。比如清代《四時歡慶冊》之“針樓乞巧”中,女子們站在高樓上,圍著一個水器站立,似乎在進行觀賞評價,這正是“七夕浮巧針”環(huán)節(jié),即將容器盛水曝曬,然后在水面投散針,看水底影子圖案,如果針影散如花或動如云,就是驗巧了。清代的陳枚《月曼清游圖冊》之“桐蔭乞巧”、佚名《十二月月令圖(七月)》、任伯年《乞巧圖》等也都繪有此類情節(jié),充滿生活情趣,體現(xiàn)著七夕風俗的演變。

    古代女子乞巧的形式還有喜蛛應巧等。隨著時代發(fā)展,乞巧的形式不斷變化,但人們對智巧的追求未變。像現(xiàn)代的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做手工等,都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激蕩文化創(chuàng)新活力

    在歷史的長河中,隨著節(jié)日蘊含的美好寓意日益豐富,七夕的影響也日益深遠且廣泛,并持續(xù)為文化的融合創(chuàng)新增添活力。

    早在宋代,七夕便不再只是屬于女子的節(jié)日。據(jù)《東京夢華錄》記載,從七月初一開始,開封全城進入過節(jié)模式,還有專門的七夕購物市場。這時,七夕的主角是一種叫做“磨喝樂”的泥偶——不僅是節(jié)日供奉、佩戴的吉祥物,還演化成兼具娛樂和啟蒙功能的民間泥塑玩偶。磨喝樂形象也常出現(xiàn)在玉佩、陶瓷器等中,甚至常和一些吉祥元素如蓮花等組合出現(xiàn),寓意美滿。這從各地出土的文物以及仇英《乞巧圖》等作品中可窺一斑。

    由“七夕”演化出的美好寓意,成為一個個文化符號,持續(xù)激發(fā)藝術創(chuàng)作靈感。深入中國傳統(tǒng)藝術寶庫,在繪畫、工藝品等中經常能看到與七夕相關的藝術意象。今天,人們也以各種藝術形式延續(xù)中式浪漫,比如上海連續(xù)多年在七夕節(jié)舉辦書法家書寫結婚紀念證書活動,以筆墨傳遞幸福;一些博物館立足館藏開發(fā)文創(chuàng)產品,如故宮博物院推出“紫荊福結”手繩、喜上梅梢香薰蠟燭,南京博物院推出“長毋相忘”系列文創(chuàng)等,在七夕佳節(jié)為大眾獻上溫馨祝福。

    七夕文化在對外傳播中日益豐富。比如,不少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qū)也有慶祝七夕節(jié)的傳統(tǒng),這些國家和地區(qū)在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將本地文化融入節(jié)日之中,滋養(yǎng)人們的精神生活。如在國外關于七夕的繪畫中,出現(xiàn)了書寫、懸掛五彩的“詩箋”等風俗,并融入“竹”的文化意象,體現(xiàn)文化融合創(chuàng)新的活力。

    通過藝術作品更能體會到,古老的七夕不僅是愛與美、智與巧的象征,還是民俗的傳承、情感的寄托。以藝術為載體,感悟歷史文化,遙寄悠遠情思,既延續(xù)先人對生活的熱愛,又讓傳統(tǒng)節(jié)日扮靚現(xiàn)代美好生活。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久久精品无码精品免费专区|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日产精品一卡2卡三卡4乱码| 91麻豆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狠狠热精品免费观看|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中国精品videossex中国高清|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 国产精品白丝AV嫩草影院|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91精品黄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99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xxx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