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作家網2023年度“文學之星”原創作品選出版
    來源:中國作家網 | 李英俊  2024年08月05日08:00

    2024年7月,中國作家網2023年度“文學之星”原創作品選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并在當當網、京東同步上線。作品選收錄入選中國作家網2023年度“本周之星”欄目的優秀原創作品,延續往年體例,分為散文(20篇)、詩歌(19組)、小說(7篇),包括46位作者,總計35萬字。

    《燈盞2023:中國作家網“文學之星”原創作品選》,作家出版社2024年7月出版

    在所選作品中,散文數量最多,幾乎占據了文選的二分之一,故鄉依然是絕大多數寫作者樂此不疲的主題。歐陽杏蓬的《大地之燈》、北方的《北方的莊稼》、蘇萬娥的《火灰里的童年》、畢海林的《墻根下的縮影》、西貝侯的《圪塔院記憶》、靜河的《塵封的胡同》、艾華的《冬至節里裹新年》或生動描摹鄉村生活場景,或深情回顧可親可愛的鄉村人物,或細致講述獨特的鄉村習俗,無不展現出人與故鄉不可分割的血肉聯結,在飽滿真摯的文字中,流露出作者對鄉村生活、家族記憶以及傳統鄉土社會的深切懷念,讀來讓人感動也給人慰藉。劉海亮的《龍湖記》和龐文輝的《寫給南潯的組章》,前者以寄居者身份打量龍湖及周邊環境,后者以游客身份欣賞南潯的自然風光和歷史底蘊,都將個人化體驗深度融入景物和歷史之中,透露出作者對大美自然的喜愛。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作品體現出作者強烈的人文關懷和深刻的反思意識。魯北明月的《清明 清明》站在主人公離開故鄉返回城市的視角,結合父親、外公、母親等人的命運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家鄉變化、個人身份以及生活意義的深刻思考;紅山飛雪的《曠野三章》通過一個人孤獨地守護村莊的故事描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從另一個維度寫出了現代社會中人們對寂靜自然山水的向往,將讀者引入一種超脫塵世喧囂的寧靜和深遠之中;黎采的《穿越時空的弦歌》細致入微地展現了作者對絲弦鑼鼓的初次印象和深入探訪,表達出對傳統技藝如何在現代社會傳承發展的思考和探索;廖彩東的《輕墨雜彈圍屋內外》著重描述客家特色建筑圍屋的歷史變遷,引發讀者思考傳統和現代、寧靜和熱鬧、物質和精神的復雜聯系。在寫人記事方面,曾輝的《炊煙遠》、蕭憶的《舊事錄》、鄒冬萍的《花未開,花已落》均表現出不俗的功力,那些消失于時間深處的親人在作者深情的講述中,仿佛穿越了歲月的迷霧,重新回到讀者的視線。流水方舟的《生命的硬度》則以典型人物李虎山參與修建紅旗渠的英雄事跡為敘事線索,體現出報告文學塑造人物、陳述事件、記錄時代的鮮明特征。從藝術手法來看,葉青才的《耳朵里總養著幾只鳥(外一篇)》運用大量比喻和象征手法,對不同時間段鳥鳴給作者帶來的不同感受進行了詩意化處理;王賀嶺的《與大樹為鄰》以大樹為線索,以小見大描述一年四季中變換的校園生活;許家強的《能飲一杯無》則打通散文與詩歌的界限,通過多個經典歷史片段,描述了不同時空背景下的雪夜和酒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友情與生活、歷史與文化的深切感悟。

    相較于散文,詩歌以其多樣化的內容和豐富的藝術風格,呈現出蓬勃鮮活的創作態勢。宋煜的《她小心摘下易變質的詞語(組詩)》、余穂的《如果一條河流送走很多事物》、王國良的《老屯子的臉(組詩)》皆善于從普通的日常生活場景中發掘意象,并融入詩人獨到的觀察和體驗,充滿辯證思維,凸顯出詩人的內省品質。徐賦的《月亮下的篝火(組詩)》、啟子的《遼西北的月光(組詩)》、肖笛的《月亮,是一粒藥丸》皆以月亮意象切入,前兩組詩對自然、童年、故鄉、時間、生命展開全方位思索;后一組詩以“我”觀物,自然景觀被賦予強烈的主觀色彩,人與物之間形成頗有哲思的對話和映照。嘎代才讓的《念欽街詩稿(組詩)》和雷云峰的《幡然醒悟(外兩首)》選取青藏高原特有的雪山、寺廟、牦牛、禿鷲、青稞等意象,構建了一種空靈神圣的詩性,這些意象深深扎根于民族的土壤中,又超越了地域局限,觸及了普遍的情感和哲思。其他詩人也通過特定的意象表達了自己的藝術理念,森森的《向日葵(組詩)》專注于植物這一主題,展現了向日葵、胡桃樹、鳳凰樹、羊蹄甲樹、桂花樹等在不同情境下的獨特風貌和內在精神;黎落的《雪的若干形式》則通過調動多種感官體驗來描繪雪花,賦予雪花這一熟悉的意象陌生化的藝術體驗;李日清的《九月詩抄(組詩)》以勞動為主題,通過多個勞動場景的描繪,謳歌農人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的力量。以詩言志一直是中國詩歌的悠久傳統,劉文邦的《每一天都不是多余的(組詩)》借助雨水和麥子,表達了對時間流轉和生活價值的肯定;南苡的《與秋書》通過長短句的結合和夾敘夾議的手法,思考時間和生命,探討人生旅途的意義和價值;野川的《高處(組詩)》和小雪人的《渡船者》塑造了勇敢者的形象,高揚向上的力量,顯示出詩人開掘精神世界的努力。從藝術風格來看,原莽的《人間如此遼闊(組詩)》、蔣戈天的《鄉村辭(組詩)》、弍曉姐的《一只水鳥落進黃昏(組詩)》以其蒼涼、悲壯、寒冷、深沉的特色,折射出詩人對生命流轉和存在狀態的獨特反思。而西厙的《站在秋天中央(十年十首)》,以創作時間為線索連綴而成,內容龐雜,風格多樣,詩中充滿了隱喻與象征、抒情與敘事、現代性與哲思性,顯示著詩人嘗試開辟詩歌寫作新空間的努力。

    小說數量雖然不多,但在題材主旨、人物塑造、心理刻畫、創作手法等諸多方面,都給人帶來不小的驚喜。墻有棘的《水漬》和程文勝的《西碼頭的奤子》都以女性為主人公,展示了女性在家庭、工作以及個人生活中的重重困境與心理掙扎,折射出作者對個人與社會、愛情與自由、生存與尊嚴的復雜關系的深刻反思。陳春琴的《盜戲》則聚焦于女主人公的婚姻生活,巧妙地運用越劇《碧玉簪》作為小說情節發展的隱喻和對照,探討了在傳統觀念與現代社會沖突中婚姻的危機和轉機。同樣是婚姻題材,保定許城的《眉眼盈盈》以“畫眉”這一傳統技藝為線索,講述中年人老唐與鄰居萬惠的情感糾葛,“畫眉”技藝的衰落和老唐情感的失敗,在傳統與現代、情感和生活、物質與精神等方面引人深思。而陳華的《拘魂枕》將目光定格在留守老人的生活,通過鐵成爹和鐵成娘的日常生活片段,描繪了一幅孤獨老人生活現狀的生動圖景。而九天的《A.I.》則是一部探索之作,以人工智能獲得自主意識為敘事主線,深入探討了科技進步可能帶來的道德和哲學問題,引發人們對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的廣泛關注和思考。這些作品關注現實生活,都以其深刻的主題和生動形象的人物塑造,拓寬了文學的邊界,也深化了我們對人性和社會現實的洞察。

    在數字化時代,文學與新媒體的結合已成為一種趨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選集中每篇文章的末尾,除了配有作者簡介,還增添了該作品的朗誦音頻二維碼,讀者通過掃描即可獲取。這種體驗不僅豐富了閱讀的感官維度,也使得文學的感染力跨越文字的界限,讓讀者在聲音的引導下,更深刻地體會作品的情感和內涵。

    作為重要的互聯網文學平臺,中國作家網始終重視原創平臺的建設,通過設置“本周之星”欄目推介優秀原創作品、開展年度“文學之星”評選活動、舉辦原創頻道征文大賽、與文學刊物合作定期向刊物推介原創頻道的優秀作品,以及連續六年推出“燈盞”原創作品選等種種舉措助推原創文學作品繁榮發展。2023年,中國作家網原創頻道進入第六年,中國作家網著力打造的品牌欄目“本周之星”也走到第四個年頭。從2024年4月起,“本周之星”欄目在常規推送的基礎上做出調整:一是在以往“編讀往來”欄目的基礎上,定期就寫作者關心的創作問題展開討論;二是開設“星·人物”專欄,關注“本周之星”有代表性的基層作者的創作經歷和人生故事。目前已推出兩期“星·回聲”和兩期“星·人物”,加強了文學創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取得良好反響。通過新媒體技術的融合和創新欄目的設立,不斷優化內容和形式,中國作家網將持續關注并推介更多優秀的原創作品,為文學的深度傳播和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相關鏈接:

    中國作家網2022年度“文學之星”原創作品選出版

    中國作家網2021年度“文學之星”原創作品選出版

    《燈盞2020:中國作家網“文學之星”原創作品選》

    中國作家網推出精品文選《燈盞·2019》

    《大地上的燈盞——中國作家網精品文選·2018》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久久精品国产影库免费看| 精品丝袜人妻久久久久久|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久久久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老司机无码精品A|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国产精品美女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入口|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 精品久久久BBBB人妻| 97精品国产手机|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99国产精品自在自在久久| 国产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视频1区|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av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