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方言話劇《面皮》晉京演出
由寶雞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寶雞市藝術劇院創排演出,姜濤任總導演、吳京安領銜主演,2023年第十屆陜西省藝術節“文華大獎”劇目、話劇《面皮》日前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作為一部地域風味濃郁的方言話劇,該劇以高度寫實的創作,講述了陜西寶雞一個小村落里三代人發明、制作、傳承面皮手藝的故事,通過描繪黨的基層干部帶領群眾艱苦奮斗的歷程,展現了改革開放幾十年來陜西農村的歷史變遷。
面皮是寶雞的地方特色名小吃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西府人舌尖上的味道和鄉愁記憶。“創作話劇《面皮》就是要把我們自己的家鄉推出去,讓大家感受到寶雞人的奮斗精神。”該劇藝術總監、寶雞市藝術劇院院長楊蘭說。編劇張驥談到,該劇從1972年尼克松訪華開始寫起,時間線跨越45年,作為一部群像劇,作品之所以能打動觀眾,是因為劇中眾多人物形象與大量細節都是來自于生活。劇中,主要人物的命運因搟面皮或興或衰,從饑餓、貧窮、掙扎,到生存、發展、壯大,從主人公一家人身上,觀眾可以看到中國普通農民對傳統文化“仁義禮智信”的堅守。全劇用藝術的手法謳歌時代,展現了中國農村幾十年來的巨大變遷和眾多普通人直面生活、直面人生、自強不息的奮斗詩篇。在姜濤看來,“小題材展現大情懷”是貫穿這部劇的核心理念,“舞臺形象的創造,是創作者思想情感和他們對生活思考剖析的結合,在該劇的二度創作中,我們特別注重對作品歷史內涵、文學內涵、思想內涵的理解,希望通過對每處細節的生動展現講述好我們祖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