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王晉康在新加坡2024年第二屆城市閱讀節上分享科幻寫作
    來源:八光分文化(微信公眾號) |   2024年06月06日09:55

    近日,在新加坡舉辦的2024年第二屆城市閱讀節上,中國科幻作家王晉康受《聯合早報》邀請,作為特約嘉賓在南洋藝術學院舉辦了精彩的文學講座,受到新加坡讀者的熱烈歡迎。約一個半小時的分享會上,王晉康從自己的著作《水星播種》談起,延伸至他對中西科幻文學異同的看法,對中國科幻的展望,并與讀者進行了深入交流。

    圖片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很多人都說,2024年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豐收年。除了由《三體》改編的影視劇在全球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國科幻熱潮,今年3月,有“科幻界諾貝爾獎”美譽的雨果獎公布入圍名單,中國“科幻四大天王”的作品表現十分亮眼,王晉康與何夕分別以《水星播種》和《人生不相見》入圍“最佳長中篇小說”;韓松《沒有答案的航程》則入圍“最佳短篇小說”;改編自劉慈欣《三體》的《三體漫畫:第一部》成為首次入圍該獎“最佳圖像小說或漫畫”的中國科幻作品,《流浪地球2》也入圍“最佳戲劇表現(長片)”。

    王晉康《水星播種》入圍2024雨果獎最佳長中篇小說

    然而,王晉康在日前的講座上坦言,“豐收的成果”其實是得益于雨果獎去年在中國成都召開的特殊背景,“大家都說,亂世出經典,世道越亂,越有精神沖擊力,但是科幻不行。科幻文學要繁榮發展,必須仰賴國家雄厚的經濟科技基礎,只有這樣,才能支撐足夠的科幻迷和科幻作家。”

    中西科幻的“共性大于不同”

    王晉康進一步指出,科幻文學雖起源于西方,但在中國也已有百年歷史,經歷20世紀50年代的國家工業化,70、80年代大量翻譯外國科幻作品,一路發展至今,進入充滿朝氣、百家爭鳴的時代。

    由于作家生長于不同國家,受生活環境和文化的影響,寫作風格自然有別。王晉康舉例,西方文明史深受宗教影響,科幻作品經常強調創世、救世論;相對來說,中國科幻則更多主張無神論。

    早期的西方科幻作品也較突出個人英雄主義,而中國科幻的主人公則多為小人物,但根據王晉康的觀察,西方科幻近年來也開始著重描寫更多鮮活的小人物。

    而在敘事方面,王晉康認為,或由于中西方科幻文學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科幻一般還是趨于“宏大敘事”的“入世”結構;西方科幻則已朝內心探索方向走,比如作者會花更多篇幅描述主角的生活日常和心理活動。

    王晉康

    不過,科幻文學是極具世界性的文學品種,因為其源頭都遵循相同的科學理論,因此在王晉康看來,中西科幻的“共性大于不同”。科學不僅沒有東西之分,也不應有人種之分,王晉康認為科幻小說關注的是人類整體,這或許也反映了他的創作核心。“在今天這個政治氣氛日益毒化的世界,希望科幻文學充當各國人民交往的橋梁,成為世界的一帖清涼劑。”王晉康如是說。

     推動自己“出道”的居然是兒子

    王晉康,1948年出生于河南,原是一名高級工程師。1993年,他在45歲時推出《亞當回歸》,即獲當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此后他筆耕不輟,共發表短篇小說90余篇,以及短篇小說結集60余部,獲獎無數。

    王晉康的《天火》《生命之歌》《西奈噩夢》《七重外殼》《豹》《替天行道》《水星播種》《終極爆炸》《有關時空旅行的馬龍定律》《百年守望》《逃出母宇宙》《天圖》等中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連續19次獲中國科幻銀河獎,2019年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終身成就獎;多次獲得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金獎、銀獎;多次獲得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小說獎,并于2012年獲得華語科幻星云獎終身成就獎。此外,他也曾榮獲騰訊文學獎年度小說家、京東文學獎年度科幻圖書獎、陽翰笙文學獎、吳承恩文學獎等。

    有趣的是,當初推動他“出道”的居然是他的兒子。王晉康說道:“當年為了要給10歲的兒子講睡前故事,就開始編了一個科幻故事,也就是我的處女作《亞當回歸》。后來我把故事變成了文字,寫完后投稿給《科幻世界》雜志,從此走上科幻創作之路。”

    不過王晉康也坦言,促使他創作科幻文學的真正原因,是從小種在心中的科學情結和文學夢。學生時代的他大量閱讀,也曾在大學時認真創作主流小說,只是在成為工程師后暫時把寫作夢想擱置了。

    王晉康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協科幻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元宇科幻及未來科技研究院名譽院長。同時他也是中國科幻大會旗下的星球獎發起人之一,今年(2024年)舉辦的星球獎首屆文學獎,王晉康任評委會主席。

    今年他的中篇小說《水星播種》入圍世界科幻最高獎雨果獎(8月份終評)。而他的長篇小說《宇宙晶卵》前年在刊登于《人民文學》,是該雜志唯一刊登過的長篇科幻。

    人文和科學的“殊途同歸”

    在講座結束后的交流環節,有讀者請王晉康針對“科幻文學”——這種看似結合兩種矛盾的文學載體——發表看法。王晉康表示,文學講究意境,科學講究精準,但在他看來,"科學正是最深的人文”。

    “說到底,文學都在探索‘我是誰,從何處來,向何處去’;科學則是研究人體組織、大腦構成,甚至是基因改造,所以‘人的本質是什么’,基本上只有科學才能回答。實際上,除了文學和科學,還包括哲學、宗教等不同思想,雖然從不同起點出發,但最終將匯集在一起,嘗試解答共同母題,所以我說科學是最深的人文,并不沖突。”基于這個共同母題,他的作品更偏重于生物和太空題材。

    王晉康觀察到,科幻小說有不同流派和創作要求。對于核心科幻來說,需要作者對大自然深層機理有敏銳的感覺,對科學有信徒般的激情。另外,還要有夠用的科學知識,以保證作品中不出大的硬傷;清晰的邏輯能力,以確保作品中的科幻構思自洽。至于語言、剪裁、情節構建等文學技巧,還有人文關懷思想探索,則與主流文學并無二致。

    王晉康也提到,后人類時代已經開始,這個時代的特點就是:科技不光改變客觀世界,還開始變革人類本身,包括人性。

    在這個時代生活、寫作,不可能對“科技發展如何影響人類文明和文學創作”的話題避而不談。王晉康認為,科技一直都在異化人類本身,只不過此前一直處于線性的平穩發展期,直到近幾十年開始爆炸。“正如美國科學家雷·庫茲韋爾說的奇點臨近。這個科技爆炸時代的開端,實際可以上溯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那時克隆羊

    出現,它挑戰了上帝的核心機密——生物如何繁衍;還有AI戰勝了國際象棋棋王,它挑戰了人類最珍視的智慧。”

    對科幻文學的作者和讀者來說,這是一個更好的時代,還是更艱難的時代?王晉康認為:“在這個劇變的時代,善于向前看的科幻文學有其獨特作用。科幻文學就是明天零點的現實主義文學, 這個時代的人們是幸福的,可以享受科技帶來的諸多便利,可以大幅擴延思想的邊界;這個時代的人們又是痛苦的,艱難的,不得不面對科技爆炸帶來的種種沖擊,及由此帶來的迷茫。”

    本次活動由中國作家協會支持創辦的“中國文學海外讀者俱樂部”與八光分文化共同支持。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r热这里有精品视频|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地址|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老师2021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 |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国产视频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真精品| 1313午夜精品久久午夜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国产精品麻花传媒二三区别|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国产伦子系列麻豆精品|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日韩精品内射视频免费观看|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国产 |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在|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