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語言,連接世界:第二屆雅努斯論壇“致敬翻譯的力量”
在人工智能翻譯技術日益精進的今天,手工翻譯的獨特空間與價值體現在何處?面對AI技術的高歌猛進與人類情感的細膩幽微,我們又該如何讓二者相得益彰?2024年4月23日,以“跨越語言,連接世界——致敬翻譯的力量”為主題的第二屆雅努斯計劃頒獎禮暨雅努斯論壇在安徽合肥科大訊飛總部舉辦,學者、譯者和作家圍繞人工智能時代的文學及人文社科翻譯展開對話,討論譯者和人工智能翻譯如何通過不同的途徑實現對社會的貢獻。
雅努斯論壇是雅努斯計劃的一部分。2021年,北京單向街公益基金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聯合發起了“雅努斯翻譯資助計劃”。這一計劃并不簡單著眼于某一本譯著的出版與傳播,而是將目光對準投身于文化和文學交流事業的幕后譯者群體,致力于遴選和資助活躍在學術和文學翻譯事業的英、法、德、日、俄等各個語種的優秀中文譯者,對他們付出的種種艱辛和努力表示敬意和支持。
2023年,“第二屆雅努斯翻譯資助計劃”啟動,由黃葒、楊全強、王升遠、余澤民、但漢松、陸大鵬、張健、張向榮擔任復評評委,高興、黃昱寧、李雪濤、劉北成、羅新、徐靜波擔任終評評委,歷時一年,評選出六位“未來譯者”和一位“杰出譯者”。獲獎名單在23日的頒獎禮上揭曉,步朝霞(英語譯者,南開大學文學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董樹寶(法語譯者,北方工業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教授)、劉慧寧(英語譯者,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南京大學英語系碩士)、王淵(葡語譯者,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博士,北京大學助理教授)和韋清琦(英語譯者,北京語言大學文學博士,東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分別獲得“未來譯者”資助,金曉宇(英語、日語、德語譯者)獲“榮譽未來譯者”特別資助,袁筱一(法語譯者,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獲得“杰出譯者”資助。
雅努斯計劃終評評委、《世界文學》原主編高興在致辭中說:“其實大多數讀者讀的并不是外國文學作品,而是外國文學翻譯作品。我們在讀這些作品的時候,既是在讀原作者,更是在讀翻譯者。翻譯和文學翻譯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從翻譯到文學翻譯,譯者決定了關鍵的飛躍。雅努斯資助計劃恰恰是把文學翻譯的一個主體照亮,那就是譯者。我由衷地向雅努斯翻譯資助計劃致敬,這是一個散發著人文主義光澤的計劃。”
作家、雅努斯計劃發起人之一許知遠表示:“譯者在潛意識里尋求個人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才是雅努斯計劃追求的、也是翻譯最有魅力的時刻。翻譯的事業很美妙,它豐富我們的世界經驗,在這種豐富性中,我們可以辨清自己、擴展自我。包括翻譯在內的所有智識行為最終不是讓我們通向某個答案,而是幫助我們不懈地進行情感的、精神的和智識上的一種訓練。”
論壇組織了兩場討論,第一場主題為“文學翻譯和人工智能的相遇”,由出版人楊全強主持,袁筱一、余澤民、步朝霞、王淵四位譯者對談。第二場主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文社科翻譯:現狀與展望”,由譯者、作家陸大鵬主持,強朝暉、劉慧寧、董樹寶三位譯者對談。人工智能對翻譯行業可能產生什么影響?翻譯家們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翻譯?不少譯者嘉賓的另一重身份是高校教師,如何應對人工智能翻譯的應用給大學教育帶來的挑戰?嘉賓們的討論將話題引向深入。
法語譯者、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袁筱一在對談中表示:“我們一直糾結于人工智能能否超越我們。人工智能翻譯的完成度已經非常高,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我常常反過來想,文學翻譯是為了什么?為了一個完成度很高的譯本嗎?肯定不是。翻譯有好壞,但翻譯無定本。再偉大的譯者,也不會以追求定本為己任。文學翻譯最重要的價值在于過程之中,正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一次次地激發了新的語言經驗,也激發了生活在語言居所之中的人的經驗。文學翻譯中最寶貴的就是所有這些個體經驗的累積。可怕的不是AI的完成度超過我們,可怕的是我們人類有一天丟失了經歷這一切的興趣與能力。”
葡語譯者、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西葡意語系助理教授王淵在討論中提到:“如果說人工智能翻譯更適合處理程式化、模式化的文本,而缺乏對于感情的捕捉,那么當代大學教育可能亟需加強的是情感教育。當AI產品被廣泛應用于大學生的翻譯與學習,他們的思維也會部分地被這種AI產生的文本所塑造。對細膩情感的認知正是需要加強的,這也是當代大學教育理念中較為薄弱的一環。”
科大訊飛自2021年以來持續支持雅努斯翻譯資助計劃。科大訊飛副總裁徐榮盛表示:“每個人在世界上所有的體驗,甚至所有的困擾都是內心的映射,如果通過翻譯我們能遇見一個更大的世界,就能找到更多逾越困境的途徑。科大訊飛將繼續致力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特別是在語言翻譯領域。我們堅信,通過人機協同模式,可以極大地提升翻譯的效率和質量,推動全球知識共享和文化互通。”
正如袁筱一教授在答謝詞中所說:“雅努斯計劃讓日漸式微的文學有了些許眾聲喧嘩的高光時刻,這能將更多人帶入書的世界。”與會嘉賓們期許,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之下,人文社科與文學的翻譯事業能與時代共同進步,使得更多優秀的作品跨越語言,得到廣泛傳播,在表達具體入微的個人情感的同時,展現人類共有的精神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