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阿舍心底的新疆兵團記憶
    來源: 中國民族報  | 楊玉梅 阿舍  2024年04月24日16:32

    “故鄉給予一個人的教誨和饋贈不可估量”

    楊玉梅:《阿娜河畔》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農場生活為原型,生動展示了茂盛農場從上世紀50年代到改革開放后,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艱難而輝煌的發展歷程,邊疆屯墾人的付出、堅守與奉獻,是你獻給新疆、獻給祖國的一首深情贊歌。你在寧夏銀川已生活與工作多年,怎么想到書寫一部關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小說?

    阿舍:幾乎所有的作家都會把故鄉視為創作源泉的一部分或者重要依托。我出生在南疆塔里木河下游的一個戈壁小鎮,這是一個與《阿娜河畔》中茂盛農場一樣的地方。18歲時,我考上大學離開農場,從此再也沒有回到農場生活。創作這部作品的想法源于我得知自己出生的農場被撤銷合并的那一年。

    之前我也寫過一些回望農場生活的散文,但那時的書寫是零碎的、片斷的,農場的建設發展史只是作為一個背景,與文本中的人物及其命運沒有太多互動。農場被撤銷合并這個消息在觸動我的同時,讓我有了某種“危機感”,仿佛是為了打撈一件正在大海中徐徐下沉的寶藏,覺得必須有所行動,盡快將它整個兒地呈現出來,以免被人忘記。

    故鄉給予一個人的教誨和饋贈不可估量。我對故鄉的情感,緣于在離開多年之后對它有了新的體認。故鄉給了一個人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成長記憶和成長經歷,是一個人世界觀、心靈空間和性格的塑造和養成地,是一位作家審美基因的形成地。我們在年輕時總是對遠方有無限向往,但到了中年會變成腳踏實地生活在此處,不斷回望往昔與故地。這時候,故鄉不再只是個體的記憶和生命體驗,而是承載了一方土地和這方土地上人們的歷史。于我而言,從前看似單調枯燥的農場生活,這時候已經擁有獨特的魅力和深邃的內涵,它讓我的經歷、我的生命有了特殊而深厚的歷史感。

    “農場的建設發展史值得我大書特書”

    楊玉梅:《阿娜河畔》這部長篇小說有著50余年的時間跨度,對于父輩那代人的艱難困苦以及上海知青的激情歲月,你都有真實、細致的描寫。為創作這部小說,你都做了哪些準備?

    阿舍:我對農場的記憶總是零碎多于整體,感性多于理性,一些事情有印象、有感受,卻不知道這些事情的背景和促成原因。2016年起,我開始專門搜集與兵團有關的資料,農業、工業、教育、水利、科學、醫療等方方面面,涉及文學創作、口述歷史、紀實采訪、學術分析等。通過學習,我漸漸了解了兵團的大歷史、農場的局部歷史和兵團人的個人史。

    閱讀和學習也讓我改變了小說的架構。起初,我是打算從改革開放寫起的,主要寫寫知青這代人參與邊疆建設的歷程,但當了解了兵團和農場的整體歷史進程后,我發現略去最初來到農場的那批轉業軍人和支邊青年的故事,是不公平的。最苦的人,是最早來到農場的那批人,對農場感情最深的也是他們。我雖然生在農場、長在農場,但我對上世紀50年代這批建設者卻并不熟悉,我熟悉的是1960年以后陸續來到農場的內地知識青年。大量的閱讀與思考,直接使小說的時間前移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期。

    進入寫作后,我和故鄉的關系發生了變化,由“我與故鄉”變成了“文學與歷史”的關系。作為作者,要放下與故鄉的情感牽絆,在對故鄉的歷史盡可能地做精深體認之后,將故鄉作為一個歷史的客體融入文本當中。所以,我的做法是——將人物的人生軌跡、心理邏輯、情感糾葛與重大歷史階段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讓人物在前面,歷史在其身后,不露聲色又絕對作為一股強力牽拉著人物的人生與命運,二者必須都在場。這和我以前書寫故鄉的散文有所不同。

    楊玉梅:你在創作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阿舍:在學習各種資料的過程中,農場建設的滄桑巨變讓我深受震動,我覺得農場的建設發展史值得我去大書特書,以此致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那些拓荒者、建設者。遙想當年被開墾之前,那里只是一望無際的荒漠戈壁鹽堿灘,讓人無法想象最初進去的第一批拓荒者是怎樣生存下來的。然而他們實實在在地在那里創造了歷史。無論是上世紀50年代初進疆的解放軍、支邊青年,抑或60年代陸續進疆的知識青年,他們都懷著一顆赤誠之心,積極投身國家的建設。他們從不吝嗇自己的青春,不懷疑心中的理想。所以,書寫這樣一批人在半個世紀里的人生與命運、在時代洪流中的遭遇與選擇,書寫他們的取與舍、離開與堅守,就不僅僅是個人記憶了。我想,它既是國家的,也是人類的。

    “‘愛’的情愫像是自動從故事中、從人物身上冒了出來”

    楊玉梅:小說描寫了建設者的拼搏與奮爭精神,但更多的是將個人命運與家國情懷融為一體,整部作品可以說是關于“愛”的大寫的書。能談談作品中“愛”存在的幾種方式,以及你對“愛”這個主題的思考嗎?

    阿舍:故事寫著寫著,人物寫著寫著,“愛”的情愫像是自動從故事中、從人物身上冒了出來。應該是這些建設者,這些書寫歷史、創造歷史的人們,身上本就有著這種樸素深沉的情感。這當中的家國之愛,一定來自于他們對祖國的未來抱著一種堅定的信念和期望。這種信念所激起的力量和熱忱,讓他們拋開一切雜念,投入一種行動中;這種信念融注在他們的生命里。這是那個時代的集體特征。

    另外,還有親情之愛與愛情之愛。關于這兩種愛,更多來自我個人的生命體驗與認知。一個人來自家庭,也會從家庭走向社會。家庭所給予他的一切,愛或者創傷,將在未來影響其一生。《阿娜河畔》中,兩個主要家庭都經歷了離散與傷痛,然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愛與體恤總是能讓他們在前行的路上充滿力量。這是我對所有家庭的期望。

    至于愛情,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在《阿娜河畔》中,我希望寫一次“好的愛情”,寫出我對“好的愛情”的理解。愛情單純而熱烈,但有時候可能造成傷害。它是給予的、真摯的,沒有對得失的盤算和計較,一心一意。當然,愛從來不是這么簡單,即使它如此純粹,也不可能一帆風順。在《阿娜河畔》中,幾位主人公既遭受了愛情的苦難,也終能在反省與思考中,擁有無可動搖的真愛。

    楊玉梅:《阿娜河畔》中,一個個故事波瀾起伏、感人肺腑,人物情感豐富而濃烈。這些情感的描繪集中體現了你作為女作家的柔情與細膩。

    阿舍:隨著生活閱歷的增長,女性在生活中的處境越來越多地被我察覺。加上自己的一些生命體驗,我能更真切地理解女性,靠近她們的心靈,去追問究竟。《阿娜河畔》中的幾位女主人公都是基于這個思考方式進行塑造的。李秀琴、成信秀、石昭美、樓文君,包括石昭美的好友陳理真,正是因為她們對理想、愛情、事業、家庭乃至自我的認識不同,她們才成為自己,才擁有自己的人生與命運。總的來說,《阿娜河畔》的寫作對我來說是一次全新的感受,我與那些人物貼得很緊,從始至終經歷著他們的哭與笑、悲與喜。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软件| 竹菊影视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不卡| 91精品免费国产高清在线| 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麻豆精品不卡国产免费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直播| jizz国产精品jizz中国|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播放 | 久久国产三级精品|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福利|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91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久999久久久精品|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99久久国语露脸精品国产|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护士|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 国产精品婷婷午夜在线观看|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国产精品第一页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