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間文藝最高獎揭曉 寧波寧海文學作品斬獲“映山紅獎”
2月28日,第九屆浙江民間文藝“映山紅獎”頒獎典禮在寧波市寧海縣舉行。寧海作家楊小娣、蔣海微創作出版的《寧海古戲臺故事》榮獲“優秀民間文學作品”。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童俊霖 攝)
該作品立足寧海“中國古戲臺文化之鄉”的根脈底蘊,將發生在古戲臺或與之相關的散落在民間的故事,挖掘整理,串珠成鏈,從立項到成書經歷了三年田野調查與整理,收錄了45篇戲臺故事,展現了鮮活的古戲臺文化。
據悉,浙江民間文藝“映山紅獎”是浙江省文聯和浙江省民協著力打造的浙江民間文藝最高獎,是對應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而設立的省級大獎。“映山紅獎”評選始終堅持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提高我省民間文藝作品的質量和品位,擴大民間文藝活動的影響和美譽度,表彰成績突出的民間文藝家和民間文藝工作者,鼓勵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為繁榮發展浙江民間文學藝術事業作出新貢獻。
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至今已舉辦了九屆。2023年,在省文聯和省民協的領導下,在全省各級民協及廣大民間文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第九屆浙江民間文藝“映山紅”在寧海綻放。
本屆民間文藝“映山紅獎”評選的是2022、2023兩年創作的作品,經過層層評選,最終評出四大門類30個映山紅獎,其中優秀民間文學作品5個、優秀民間文藝學術著作5個、優秀民間文藝表演5個、優秀民間工藝美術15個。
濃厚的鄉土文化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寧海不僅是“中國古戲臺文化之鄉”,還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和“中華詩詞之鄉”,擁有平調耍牙、泥金彩漆、十里紅妝婚俗等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涌現了方孝孺、柔石、潘天壽等歷史文化名人,文化家底殷實,創作土壤肥沃。
近年來,寧海捧得6次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7次獲浙江民間文藝最高獎“映山紅獎”,省“五個一工程”獎“山花獎”“映山紅獎”等的獲獎作品數量位居省市前列。
寧海縣致力于推動傳統文化的發展,為文藝工作者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通過舉辦各種文藝交流活動、展覽和比賽,講好寧海故事,讓更多人了解寧海的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