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精華南國盛,文學大吳多”
    來源:解放日報 | 孫琴安  2024年01月02日09:47

    明清以來,長三角地區的文學成就尤為突出,大家名家如繁星麗天,各種文學流派與主張層出不窮,往往引領潮流,開風氣之先。

    明初的吳詩派與越詩派——

    明清兩朝,長三角地區文學發達、流派甚多。如明初二大家,劉基為浙江青田人,開越詩派之先;高啟為江蘇長洲(今江蘇蘇州)人,開吳詩派之先。

    越詩派在劉基之外,又衍生出一個“徐舫詩派”。徐舫為浙江桐廬人,《明史》和《列朝詩集小傳》均有其傳,載其早年與劉基、宋濂共游桐江之事。

    《明史》云:“徐舫,字方舟,桐廬人。幼輕俠,好擊劍、走馬、蹴鞠。既而悔之……學為歌詩。睦故多詩人,唐有方干、徐凝、李頻、施肩吾,宋有高師魯、滕元秀,號睦州詩派,舫悉取步聚之。”由此推斷,“徐舫詩派”當從“睦州詩派”演繹而來,為明初越派詩增加了一個支脈。

    明末清初的三大詩派——

    明中期出現的著名文學流派、文學家,多與長三角有關。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徐禎卿被稱為“吳中四子”,都是蘇州人;唐宋派中的唐順之、歸有光是吳地人;李流芳、唐時升、程嘉燧、婁堅四人并稱為“嘉定四先生”,自然與今天的上海有關。

    明末清初之際,長三角的文學流派更趨多元。以詩而論,在常熟地區出現了虞山詩派;在太倉地區出現了以吳偉業為首的婁東詩派;在松江地區出現了以陳子龍等為首的云間詩派,代表詩人還有宋征輿、夏允彝、夏完淳、李雯等。陳子龍與宋征輿、李雯,另被稱為“云間三子”。因陳子龍與夏允彝、徐孚遠、杜麟征、周立勛、彭賓等創建幾社,又被稱為“云間六子”。明末七律有兩派,其中一派以陳子龍為代表,詩歌特色是沉雄瑰麗。

    明末清初四大詞派——

    以詞而論,明末清初有四大詞派,均在長三角地區。

    一是以陳子龍、李雯等為首的云間詞派,主張將婉麗輕艷的詞風與深沉跌宕的情思結合起來。

    二是以陳維崧為首的陽羨詞派,主要詞家有史鑒宗、史惟圓、蔣景祁等。因陳維崧為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其他詞人也以陽羨居多,故稱陽羨詞派。他們認為,詞應與詩一樣受到重視,可與經、史并列,主張擷取婉約、豪放等眾詞風。

    三是以朱彝尊為首的浙西詞派,主要詞家有李良華、李符等,以及稍后的汪森、厲鶚等。他們認為,小令當學五代、北宋,慢詞當學南宋;詞有寄情與傳恨的作用。

    四是以毛先舒、柴紹炳等為首的西陵詞派。因主要詞家都是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故又有“西陵十子”之稱。他們認為,詞在遵守規則的同時,應有尚雅、重學的一面。

    綜合來看,以云間詞派的影響和實力為大。一方面,因陳子龍挽明詞衰敗之頹勢,登壇一呼,遂成“近三百年清詞中興之主”;另一方面,又因其他各詞派的領袖人物早年都受過云間詞派的影響,如陳維崧、毛先舒曾拜陳子龍為師。

    桐城派與常州詞派崛起——

    清以后,長三角地區的文學陣容依然強大。嶺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就曾感嘆:“精華南國盛,文學大吳多。”

    這一時期,桐城有以方苞、劉大櫆、姚鼐為代表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常州有以張惠言、周濟為代表的常州詞派,上海有以王鳴盛、錢大昕、王昶、曹仁虎、趙文哲等為代表的“吳中七子”。其中,王鳴盛、錢大昕是知名學者,錢大昕在學術上與紀曉嵐又有“南錢北紀”之稱。

    就這樣,從明到清,長三角地區的文學流派此起彼伏、交相輝映,一直延續到近現代。

    近代早期兩大文學流派——

    近代以來,上海不僅在工商業方面迅速發展,社會風貌和生活方式發生變化,而且在文化領域也發生了諸多變化,并且直接輻射整個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各地。

    龔自珍為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是近代啟蒙主義思想家和文學家,為今文經學派的重要人物。其詩《己亥雜詩》中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等,對近代文學及思潮流派產生了重要影響。

    就長三角地區而言,有兩個文學流派是值得關注的,這就是南社和鴛鴦蝴蝶派。

    南社發起人有陳去病、高旭、柳亞子等。其中,陳去病與柳亞子為吳江人,高旭為金山人。南社以詩詞創作為主,兼及文章,興旺時人數達1000多人,黃興、宋教仁、楊銓等均自南社而出。他們鼓吹民主革命,反對清王朝專制統治,其團體和影響力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

    鴛鴦蝴蝶派是一個小說流派,盛行于辛亥革命后至五四運動時期,代表作家有徐枕亞、吳雙熱、李定夷等。他們以在上海出版的《民權素》(1914年至1916年)、《小說叢報》(1914年至1918年)、《小說新報》(1915年至1922年)等期刊為中心,大量發表以文言文敘述的男女哀情小說,如《玉梨魂》《蘭娘哀史》《美人福》等。

    另有一《禮拜六》周刊(1914年至1923年),因兼用白話文寫作,影響更大,其內容與《小說叢報》等相仿,故也被納入鴛鴦蝴蝶派陣地,或曰“禮拜六派”。后張恨水的小說《春明外史》《啼笑因緣》、周瘦鵑所編《紫羅蘭》、包天笑所編《小說時報》、范煙橋所編《珊瑚》等,都自該流派延續而來,有的本身就成為這個流派中的一部分。

    五四以后社團林立、流派紛呈——

    以五四運動為契機,白話新詩、白話小說、白話文等文體全面登臺亮相,中國進入現代文學領域。長三角地區涌現出更多的文學流派,如創造社、太陽社、新月社、左聯等。

    陳獨秀在上海辦《新青年》雜志,名重一時。《新青年》七編委中,除李大釗為河北人,其余盡為長三角地區之人。其中,錢玄同、沈尹默、周氏兄弟為浙江人,劉半農為江蘇江陰人,胡適為皖南人。

    有人說,蘇浙出才子。此話并非憑空臆造。江蘇涌現了朱自清、葉圣陶、劉延陵、劉半農、卞之琳、錢鍾書、嚴辰、陳白塵、于伶等文學家;浙江更多,包括魯迅、茅盾、戴望舒、徐志摩、艾青、穆旦、馮雪峰、潘漠華、夏衍、錢玄同、豐子愷、曹聚仁、俞平伯、夏丏尊、柔石、殷夫、柯靈、樓適夷、唐弢等。

    可以說,中國現代文學中的許多文學思潮與流派,正是在長三角作家群和這片區域中產生的。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自产拍天天拍2021| 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91精品国产网曝事件门|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99久久精品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免费观看| 91精品国产入口|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国产精品jizzjizz| 国产精品机视频大陆| 全球AV集中精品导航福利| 最新国产成人精品2024|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天美传媒精品1区2区3区|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99精品热女视频专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 人妖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88av|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