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2023年第6期目錄、卷首語
卷首
差不多和擋不住 范曉波/4
新名家
西施之殤(外一首)(詩歌)沈 葦/5
魅力小說
大城小債(中篇) 王明明/7
瓦匠發哲 (短篇) 溫新階/28
飛翔的父親 (短篇) 王明新/32
長在別人嘴上的名字(短篇) 范雪明/40
第一聲
古巴的海(短篇小說) 夜 雨/50
蟬的地下時光
那一天和這一天 夜 雨/57
原漿散文
六十歲說 第廣龍/58
麻醉:肉體的深淵 詹文格/67
從黑暗中尋找光 于燕青/75
嗦螺 漆宇勤/80
奔月記 魚 木/85
集市 耿艷菊/92
一條大河 張聲殳/97
畢業履歷 孫元熊/103
香樟詩會
朗讀體/109
汪 峰 牛金剛 鷗 可 梁積林
北 君 韋慶龍 雁 西 楊海波
王桂林 張澤雄 楊 驥 沈 宏
劉 政 裴福剛 蔣紅平 艾 川
景紹德 孫銀川 馮東平 項良新
樟樹林/120
周啟垠 李 智 劉臻鵬 懷 山
諾布朗杰 付江月 劉建華 康立春
夢淺如煙 撒瑪爾罕 王甲乾 鄭安江
鄒 林 伍曉芳 杜小龍
狄力木拉提·泰來提 羅 磊 嚴 剛
劉學園 李明珍 曹雪健 左新國
發現家園
把欄桿拍遍 溫燕霞/130
景德老鎮上的美食地理 梅 堅 /135
文學圈
在大江大湖邊痛飲文學原漿 天 巖/141
去尋烏 田 寧/149
在古樟的凝視下 陸小鋒/155
卷首
差不多和擋不住
范曉波
余華和蘇童在一起回顧投稿經歷時用了一個說法:要好得擋不住。
最初當然也是四處碰壁,雖然自我感覺作品不比刊物上的差,就是發不出來。當有一天,他們的作品好到擋不住的份上時,就到處都能發表了,對自身才華和編輯眼光的懷疑全都煙消云散。
好得擋不住這話豪氣也解氣,只是,從已成名作家嘴里說出來,一些仍在黑暗中磕磕碰碰的投稿者未必能感同身受。擋不住是要多好呢?寫得和刊物上已發表的作品差不多好還不行嗎?
我曾在一次小范圍創作交流中十分坦誠地分享自己年輕時的投稿心得。
最初不認識一位文學編輯,稿件到了編輯部都是自然來稿。當我覺得作品寫得和所投刊物上作品差不多好時,稿子一定發不出來。自我感覺作品比刊物上的好20分(百分制)左右時,作品偶爾會被選中。自我感覺作品比刊物上大多數作品好50分以上時,作品大都會被發表。
我一直是用這種理念指導自己投稿的。為什么感覺差不多時不會發表?因為人都有認知盲區和自我美化的本能,自認為作品寫得和刊物上的差不多時,其實很可能還差二三十分以上。當我們認為比他人高二三十分時,很可能才剛剛與之比肩。
這是我作為一位作者的自我反省和經驗總結。等我成為文學編輯,對各大期刊的選稿流程比較了解后,對此有了另一視角的理解。
那些過于眼高手低的作品先不說,即便作者的自我認知相對客觀,作品水準已和刊物上發表的部分作品差不多,為什么也不一定會被選中?因為每個文學期刊的來稿都是海量的,差不多能達到發表水準的作品也不在少數,編輯會率先注意到那些光芒奪目的最優作品,如果這個層次的作品足夠多,就會擠占那些剛及格作品的發表機會。如需選點此類作品補充版面,投稿者就要看運氣了,如剛好這期缺某類體裁或某類題材的稿子,剛好你符合,又被編輯看見,可能就選上了。
其實,好作品的歸宿,并不只是發表。因為,同樣是發表,不同作品發表后的命運也是天壤之別。那些勉強過線的作品,發表之后基本就定居在刊物上了,不會有二次傳播。那些好得擋不住的作品,發表之后,還可能會被選刊選本轉載,被影視劇改編,被評論家念念不忘,被讀者口口相傳,所謂的名篇和經典也因此產生。
這個經典化的過程,是每一位編者和作者都神往的境界,在這個過程中,作者和編者才可能最大限度地相互成就。
從作家成才的角度來說,投稿的才能可算是寫作才華的一部分。我們要學會客觀評估自己,還要理解不同刊物的不同欄目的發稿定位,從中找到個人作品和刊物的契合點。
作為《星火》的主編,我一直要求編輯們重視每一份自然來稿,盡量不錯過每一個有潛力的無名作者。
作為一位寫作者,我愿意這樣和其他文友共勉:盡量在投稿之前,把作品寫得好些再好些,直到好得在蕓蕓眾稿中散發出獨特的氣息被編輯輕松識別,好到發表后不斷在讀者的舌尖上四處奔走,好得自身的局限和外在的困難都統統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