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魯迅眼中的“古怪的人”
    來源:北京晚報 | 朱小平  2023年10月31日11:54

    清朝末年,革命志士、文學家蘇曼殊不僅與孫中山、廖仲愷、黃興、馮自由等同盟會元老多有往來,也與蔣介石、陳果夫等過從甚密,而且和文化界的名流章太炎、陳獨秀、柳亞子、章士釗、劉師培、李叔同、黃侃、沈尹默、劉半農等亦有交流。不過蘇曼殊與魯迅產生交集的史實,卻鮮為人知,各類研究蘇曼殊的傳記、年譜,均語焉不詳。

    1907年夏,魯迅東渡日本留學,曾與幾位友人籌辦《新生》雜志,欲借此鼓吹新文學革命。但在《新生》即將出版之時,“最先就隱去了若干擔當文字的人,接著又逃去了資本”,遂使此舉流產。魯迅說的這幾位友人中,就有蘇曼殊。

    蘇曼殊是1918年病逝的,上世紀三十年代,他的遺著相繼出版,由此掀起一股“曼殊熱”(魯迅語)。日本學者增田涉在寫作《魯迅的印象》一書時,也對身為革命志士和文學家的“詩僧”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得到了魯迅的悉心指導。魯迅似乎很希望增田涉研究蘇曼殊,在1934年9月12日致信時風趣地說:“研究曼殊和尚一定比研究《左傳》《公羊傳》等更饒興味。”他還告訴增田涉:“此地的曼殊熱,最近已略為下降,全集出版后,拾遺之類,未見出現。”“全集”即《蘇曼殊全集》,編者為蘇曼殊的老友柳亞子,共五集,1928年至1929年由北新書局陸續出版。看來魯迅對蘇曼殊著作的出版是很關注的。

    魯迅還將他在日本與蘇曼殊交往的舊事告知增田涉。據增田涉的《魯迅的印象》:“……他(魯迅)的朋友中有一個古怪的人,一有了錢就喝酒用光,沒有錢就到寺里老老實實地過活。這期間有了錢,又跑出去把錢花光。與其說他是虛無主義者,倒應說是頹廢派。”“他是我們要在東京創辦的《新生》雜志的同人之一。”增田涉問及此人是誰?魯迅答:“就是蘇曼殊。”從魯迅對增田涉的介紹可以看出,魯迅并不清楚蘇曼殊是革命志士;那魯迅是否在日本參加了革命團體光復會?至今未有定論,假使魯迅參加過光復會,蘇曼殊參加革命的時間就比魯迅還早。在日本成立的革命團體中國青年會、拒俄義勇隊、軍國民教育會,蘇曼殊或是發起人,或是重要參與者,而且經孫中山批準,他可以領取固定革命經費。

    其實蘇曼殊的留日經歷,與革命活動密切相關。蘇曼殊考入日本振武學校學習軍事,先后參加留日學生組織的中國青年會及拒俄義勇隊,跟隨黃興練習射擊,以備舉行反清活動。1904年回國后,因保皇派屢屢攻擊孫中山,蘇曼殊義憤填膺,曾計劃刺殺保皇派首領康有為,終被陳少白等勸止。黃興在上海召集華興會的部分成員舉行秘密會議,決定實行暗殺行刺與武裝起義并行的方針,蘇曼殊也參加了這次會議。由此可見,蘇曼殊是個熱血青年,而魯迅的性格與蘇曼殊相去甚遠。我讀過一則史料,言及魯迅干不來暗殺之事,會想起母親云云;我曾就此問題請教魯迅研究專家黃喬生先生,黃先生認為這只是傳言,并沒有證據支持。不過魯迅確實說過他不擅從事暴力革命工作,1925年3月31日,他在給許廣平的信中說:“希望我做一點什么事的人,也頗有幾個了,但我自己知道,是不行的。凡做領導的人,一須勇猛,而我看事情太仔細,一仔細,即多疑慮,不易勇往直前,二須不惜用犧牲,而我最不愿使別人做犧牲(這其實還是革命以前的種種事情的刺激的結果),也就不能有大局面。”按照魯迅的標準,性格散漫、不拘小節、飲食無度的蘇曼殊,大概也不是“做領導的人”。在生活中嚴謹行事的魯迅,對蘇曼殊的生活方式是不無微詞的。

    與其說是微詞,亦不乏調侃之意,不過魯迅對蘇曼殊并無反感。魯迅懂日語,能用日文寫作,他對蘇曼殊的日語很是欣賞,1932年5月9日,他在致增田涉的信中說:“曼殊和尚的日語非常好,我以為簡直像日本人一樣。”蘇曼殊生于日本橫濱,祖籍廣東香山,其父在日本經商,其母是日本人,他的日語自然嫻熟。當年魯迅應與蘇曼殊有過交談,所以才會留下這般深刻的印象。

    蘇曼殊不僅是文學家,還是翻譯家。除了日文,他亦通曉英文、法文和梵文,留有《慘世界》《拜倫詩選》《英譯燕子箋》等十余種譯著。魯迅也是翻譯家,不過增田涉的書中并無魯迅對蘇曼殊譯著的詳細評論。在青年時代,魯迅便是拜倫詩歌的崇拜者,多年后他還寫《雜憶》一文,回憶拜倫詩歌給他帶來的影響;對蘇曼殊所譯拜倫詩歌,魯迅說“古奧的很”。蘇曼殊譯拜倫詩歌用的是古詩體,又經章太炎潤色,讀來確有“古奧”之感。提及章太炎,魯迅曾隨他學“小學”(文字訓詁),蘇曼殊也與他結下師友之誼,不知三人在日本是否有過從?有趣的是,魯迅與蘇曼殊都對他的缺點有過批評,魯迅曾寫《章太炎先生二三事》,批評其“投壺”之類的頹唐行事,蘇曼殊也對其退出同盟會、另組共和黨大為不滿,可見“吾愛吾師”,但在直言不諱這點上,兩人何其相似。此外,據周作人回憶,青年時代的魯迅很喜歡讀蘇曼殊的《慘世界》,或許因為這部翻譯作品是蘇曼殊用白話翻譯的。

    魯迅與蘇曼殊各自從日本歸國后,再無一面之緣。但1928年3月發生的一件事,又將二人聯系到一起。從開明書店轉來上海法政大學學生馬湘影女士的一封信,大意是說自從1月10日在杭州孤山分別后,許久沒見面,望魯迅答應與她通信并指導。魯迅復信說自己已近十年沒去過杭州,她見到的“魯迅”決非本人。后來,馬湘影女士和兩位曾經聽過魯迅講演的同學見訪,三面證明,方知與她見過的“魯迅”實非一人。但她出示了一首“魯迅”在西湖蘇曼殊墓側的題詩:“我來君寂居,喚醒誰氏魂?飄萍山林跡,待到它年隨公去。”落款是“魯迅游杭吊老友曼殊句”。這首詩“不大高明”。

    后來魯迅請朋友調查,方知假魯迅是當地鄉村小學的老師,“自說姓周,曾做一本《彷徨》,銷了八萬部,但自己不滿意,不遠將有更好的東西發表云云”。魯迅未痛加譴責,為澄清事實只發表了一篇《在上海的魯迅啟示》,行文不乏幽默,甚至在字里行間流露出同情。而我好奇的是:這位老師怎知魯迅與蘇曼殊有過交往?西湖畔的名人墓地甚多,他為什么會到與魯迅有過交往的蘇曼殊的墓側題詩?當年受魯迅委托去調查的是青年作家許欽文,他大概不知魯迅與蘇曼殊的交往經過,否則將題詩的動機再問詳細一些,就此請教魯迅,當會有令人感興趣的發現吧?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看|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SUV| 国产精品麻豆免费版|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白丝AV在线观看播放 | 精品三级66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99re在线视频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九九久久99精品影院|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 九九九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免费无码精品黄AV电影|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鸭王1 | 久章草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国产chinesehd精品酒店|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99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