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肖勤:唯愛與希望能潤澤生命之樹
    來源:《長篇小說選刊》 | 肖勤  2023年09月14日22:02

    很多人都覺得奇怪,我不學醫,為什么要寫這么一個“難搞定”的長篇。

    我曾有近二十年的行政工作經歷,曾分管過科教文衛工作,因為這個原因,身邊有不少醫生朋友,在和他們交往的過程中,我發現人們的觀念里有一個特別大的誤區,那就是每個人都認為“生了病不要怕,到了醫院就好了”。我一度也是這么想,直到和各個學科的醫生們接觸久了,我才明白醫生不是萬能的神。在這個認知過程中,我參與處理了大量醫療糾紛,很多病人和家屬都認為既然我拿了錢進醫院,你就得給我治好。大量的醫療糾紛弄得我疲憊不堪,那時候我開始思考怎樣用文學的方式——中立而客觀的方式來展現一個真實的醫療環境和真實的醫生。

    我首先想的是把醫生從神還原到人。

    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某些原因,我認識了重慶新橋醫院血液科主任張曦,他說他們最早建立血液科時是一個病房三個科:血液科、內分泌科和中醫科,總共有13張病床,沒有一個是血液病病人,因為剛組建的血液科其實根本不具備真正的醫療技術,那時候全國人民還是通過日本電視劇《血疑》才知道有種病叫白血病,更不知道白血病有若干分類……血液科創建之初,他們不會做骨穿、沒有檢驗人員、沒有檢驗技術,連涂片都看不懂。只有打著背包到北京,學做檢驗、學做護理、學做造血干細胞移植……當他們學習歸來回到醫院時,老主任已經準備好了病人等著他們。他當時就蒙了,學習的過程中連中做夢都在反復操做的那些細節,馬上就要付諸實踐,可這實踐不是夢也不是虛擬,而是實打實要用于真正的病人身上。看著相信他們的病人,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身為醫者的神圣莊嚴和肩上擔子的重大——那是以命相托的信任。首例病人移植后,張曦整整一周沒敢出科室一步,病人的每一個風吹草動都讓他緊張得心臟亂跳。如今,他的團隊和科室已經成長為全國五大血液病病人移植中心之一。他說,如果沒有病人的信任與支持,他們根本走不到今天。

    在血液科,醫護與病人的關系很特殊,比親人更緊密、比愛人更恒久。因為血液病病人一旦確診,他的主治醫生將會陪伴他走過整個風雨人生,不管是在治療中還是治愈后,生命中的每一個重要事件和細小日常,都需要血液科醫護人員的呵護和指引。張曦還說,血液科的人不敢輕易改行,因為怕病人找不著。我從沒想過醫患之間還有如此特殊而持久的情誼,他的話感動了我,于是我想著書寫這么一種關系,在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的今天、讓一些用別樣眼光看待醫生的媒體和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看世界的角度是不是太狹隘太極端。

    有句話我們說了幾十年:小說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其實這話說錯了,真實的生活遠遠比小說精彩。血液科是一個將人間真情和悲歡離合濃縮到極致的地方,因為醫療技術的精進,很多血液病都有了治愈的可能,然而漫長的治療過程和沉重的經濟負擔成了一個照見人生百態的魔鏡,每位病人和他的家庭、親人都在胡同的盡頭逼迫現身,展現出他們最真實的一面,在血液科病房,拋棄與背叛并不比我們猜測的少。還好,我看到更多的是陪伴,那些用“可歌可泣”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的人和事、善良與呵護,不斷點亮冰冷黑暗的病房,成為所有人黑夜里的光。有人說我在小說里給了太多希望,是一種文學審美的重組,我不太贊同這句話,事實上我在重慶新橋醫院和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所看到的美好,遠比小說中展現的多,病房里每天都有若干感人的細節在發生,它讓我相信,這世間無論有多少苦痛,只要有愛在、有呵護在,生命之樹將永遠枝繁葉茂。

    行走在血液科病房的那段時光很苦澀。有些痛,特別是生離死別,不碰它是最好的。但我不能控制自己不去想關于病房里那些與病人共同經歷生死的醫生和病人家屬,他們是真正的戰士。在血液科病房,我看到最溫柔最體貼的護士們,永遠在奔忙,卻從不表露出驚慌失措的表情,年輕的她們總是溫暖鎮定地對病人說,加油,穩住,呼吸,呼吸!

    我看到年輕的志愿者們每周六來到病房,戴著口罩,給年幼的白血病兒童們講故事,還帶來消毒過的玩具。

    我看到在醫生的大辦公室里,每天都有醫生焦灼地詢問,誰的病人可以出院,誰可以騰一張床出來,因為他門診的一個病人快不行了。

    我看到病人家屬們每天紅著眼眶卻神情堅毅地奔跑于醫院和租住房之間,頂著重慶四十五度的高溫,熱得全身上下沒有一縷衣料是干的,只為了熬一小碗菜粥,而這粥,病人也許只能咽下一小口。每天中午,家屬們在開水房燙碗的時候(血液病病人的碗具不能用洗碗液,全靠燙,開水房里,每個家屬的指頭都被燙得又紅又亮),總會問誰出倉或誰入倉的情況,每當聽到誰的白細胞升了,大家就長吁一口氣,興奮地說真好太好了——大家把那一絲微弱的光,當成共同的生命曙光。

    我更看到了醫生們的焦灼與痛苦,他們經常被逼著幫助病人家屬作最后的選擇——是繼續還是回家?是用自費藥,還是用常規藥物?醫生們不自覺地分成了兩種類型,一種是冷酷理智的,一種是溫情猶豫的,但無論哪一種,病人家屬都是一臉煞白地逼問他們——醫生,你說怎么辦?

    一位醫生告訴我說,有時候她覺得自己要抑郁了,因為在血液病病房,活著是一場不能放棄卻又很綿長的戰爭,反而是其他癌癥,發現時就是晚期,因為無藥可救,病人、家屬和醫生都不用受那么長的煎熬。

    對活著的期盼,就像黑暗中一盞遙遠細微的燈,若有若無地在遠方閃爍,所有的人都盼著醫生帶他們走過黑暗去握住那盞燈,醫生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牽著病人走啊走啊走……就像擺渡人,可是,誰來渡醫生?

    有一天,我看到醫生沉重地走出辦公室——那個二十二歲大學剛畢業就查出白血病的大男孩,化療已經過去了兩周,但他的骨髓里卻始終沒有生長出新的細胞,這意味著化療失敗。

    孩子的母親在走廊里聽完醫生的話,瞬間癱軟在地上,頭靠著墻壁,嘴張得大大的,像是要悲嚎,卻沒有發出任何一絲聲音,只有眼淚像關不住的水龍頭,洶涌地往下淌。

    醫生表情復雜地看著悲痛欲絕的母親,額頭緊緊皺成一團,然后緩緩站起來,轉身離開,他走得很慢、讓人感到很疲憊。

    從來我們都認為,醫生與病人之間是沒有情份可講的,甚至很多人把醫生與病人的關系稱作甲方乙方。但是在這里,我看到了愛與守護。

    在陸續進出醫院的九個多月里,我看到一場場生離死別,也看到一縷縷希望的微光,我終于意識到活著是那么美好,也更深地體會到每一個逃脫死神的生命背后,都有著無數愛的加持與守衛。就像網絡中用得最多的那句話——哪有那么多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于是,我寫下《血液科醫生》,以此致敬那些為我們拼過命的人,那些為我們的生命擺渡、卻唯獨忘了擺渡自己的憂郁的人,他們的名字叫——血液科醫生。

    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精品视频|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精品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国产精品玖玖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爽免费看| 1313午夜精品理伦片| 国产精品午夜一级毛片密呀|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电影 |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99re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电影| 性感美女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精品| 99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av蓝导航精品导航|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2021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91freevideos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99久久婷婷免费国产综合精品|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国产99视频精品专区|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