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世紀》雜志誕生記
    來源:世紀雜志(微信公眾號) | 王楚光  2023年07月28日08:06

    《世紀》雜志誕生30周年了!這份集文史性、知識性、可讀性于一身的雙月刊雜志,能夠在眾多文史雜志之中屹立30年之久,不由讓我想起了雜志的兩位卓越的創辦者:一位是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戰地記者,時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蕭乾先生;一位是著名的出版家,時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長王國忠同志。是這兩位早已作古的老館長勵精圖治,通力合作,費盡周折而創辦起這份著名的雜志。

    1993年2月6日,蕭乾拜訪冰心,兩人一起商議《世紀》雜志欄目設置。沈飛德攝

    一、緣起

    為何要辦這么一本《世紀》雜志呢?說來話長:文史研究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毛主席倡導,周總理和時任政務院副總理董必武籌辦的,以敬老崇文為宗旨的、具有統戰性榮譽性的機構。所聘館員皆為學界文壇名流,古稀耄耋之輩。當時執行以養為主的方針,由國家出資,把這些有名望的老者奉養起來,并沒有開展多少文史活動。改革開放之后,中央文史研究館的第五任館長蕭乾老先生視事之后,館情才發生較大的變化,開始了發揚文史館優勢、開展各種文史活動的新局面。

    蕭乾館長是一位有作為有擔當的長者,當時雖已年屆古稀,但是很想干一番事業,不甘心文史研究館總是處于一種“高級養老院”的狀態,視事伊始即尋求開展文史活動之策。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心指導下,他接受上海市文史研究館王國忠館長的建議,策劃倡導以宋代宋祁所首創的筆記文體,發揮全國32個省區市文史館千余位館員深諳世情熟悉史故的優勢,不拘體例,隨筆錄下親聞、親歷、親見之地域沿革,民俗風情,名人軼事,歷史掌故,集聚成《新編文史筆記叢書》,發行面世,以擴大文史館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此議一出,立即得到全國各文史館同仁的熱烈響應,紛紛揮毫運筆,進行創作,經過一段時日,竟征集到六千余篇筆記文稿,令蕭乾館長興奮不已。

    然而,問題來了。面對如此浩瀚之稿源,要審閱修訂,編輯成冊,工作量很為繁重,當時中央館人手有限,難當此任。為此,蕭乾老館長想到了實力雄厚的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在全國眾多文史館當中,上海館確不一般。當時包括中央館在內,各館的館員人數均在30人左右。而上海館則有近300位館員之眾,在各館館員人數的10倍之上,人力物力財力都很雄厚,說到此處,不由我想起了時任上海市長陳毅同志。據傳聞上海館建館之初,主事者也是參照各館的人數規模,以30人的方案向上呈報,陳毅市長閱后不以為然,認為偌大一個上海,人才濟濟,區區三十,難以囊括。他大筆一揮,在30后面加上一個零,30變300,成了全國首屈一指的龐大而精博的文史大館。

    二、合作

    蕭乾館長面對困難,從實際出發,不吝與上海館的館長王國忠同志商量,擬將文史筆記叢書的編輯部設在上海,由上海館擔此責任。王國忠館長毫不推辭,接下任務。為此挑選精兵強將,組成編輯班子,歷經五個寒暑的悉心耕耘,終于精選出500萬字,編輯為50冊的《新編文史筆記叢書》,由上海書店(現為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發行,得到普遍好評,認為這是一部短小精悍,生動活潑,可讀性很強的趣聞叢書,不久即銷售告罄。后來又由中華書局再版發行,一直流傳至今,而且還榮獲中國圖書評論學會授予的“中國圖書獎”。

    面對《新編文史筆記叢書》的巨大成功,蕭乾館長并未沉醉其中,他老人家的人生信念是:人生要像自行車一樣,只要不倒,就要不斷地向前蹬。蕭乾館長此時想到的是如何把筆記叢書的影響向前推進一步,最好的辦法就是由中央文史館出面,辦一份全國性的文史期刊,作為全國文史館的機關刊物,繼承文史筆記叢書的傳統,發表館內外文史專家親歷、親見、親聞的文史作品,經常化、長期化地宣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20世紀90年代中期,作者(右)與蕭乾館長(中)、啟功副館長(左)合影

    恰在此時,我受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主持日常館務工作。蕭乾館長就把籌辦文史期刊的任務交給我,要我負責操辦。要辦公開發行的刊物,首要之事就是向國家新聞出版署申報注冊,辦理期刊刊號。誰知事逢不巧,當時正值報刊泛濫之時,國家新聞出版署痛下決心,嚴加管控,不批辦任何新的公開發行的報刊的刊號。我雖然使盡渾身解數,多方活動,均不奏效,最后找到國務院分管文史館工作的負責同志,請求他出面疏通,也遭婉拒。此事至此有始無終。

    三、創刊

    為難之際,蕭乾老先生又想到上海文史館。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館都在活躍館務,不少館創辦了內部發行的文史刊物,唯有上海館辦有一份具有公開刊號的《上海文史》雜志,在全國和海外公開發行,頗得好評。蕭乾老先生的設想是商請上海文史館停辦《上海文史》,借用該雜志的刊號,由中央館和上海館聯合創辦一份新的文史雜志在全國發行。在一般人看來,這無疑是讓人家“割肉”,此舉斷然難成。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王國忠同志真是氣度不凡,高風亮節。當蕭乾老先生向他提出此議之時,他完全從全局出發,毫不猶豫,立即表示贊同。在商議新辦刊物采用什么刊名時,經過反復切磋,國忠同志提出了一個寓意高遠頗具歷史感的刊名——《世紀》,獲得兩館同仁的一致贊同。就這樣于1993年7月,《世紀》雜志橫空出世,在上海誕生了!

    《世紀》創刊號

    為了籌措《世紀》雜志的開辦經費,蕭乾館長帶頭,傾其所有,將他歷經數個寒暑,辛勤耕耘,翻譯世界意識流名著《尤利西斯》的全部稿費數萬元巨款悉數捐出,深深感動了兩館同仁和工作人員,鼓勵了大家辦好雜志的積極性。

    為了辦好《世紀》雜志,從兩館的館員當中推選出十余位頂尖的文史專家,組成編委會,作為刊物的領導機構。蕭乾館長還邀請他的文友、著名的文學家冰心先生出山,與他聯袂出任編委會主任。國忠同志則擔任刊物的社長兼主編,實際承擔刊物的編輯出版和經營發行工作。國忠同志不負蕭老先生的重托,傾其全力,在上海尋覓辦刊房舍,精選辦刊人員,組建起精干的《世紀》雜志編輯部,擇時掛牌運營。《世紀》雜志創刊號面世之日,分別在上海和北京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國忠同志專程到北京,參加在首都建國飯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向首都各大新聞媒體介紹創辦《世紀》雜志的背景和宗旨,通過記者的宣傳擴大雜志的社會影響力。

    四、傳承

    國忠同志可謂是慧眼識珠,知人善任。他從上海文史館的工作人員中,遴選出兩位青年才俊承辦《世紀》編輯部的編務工作。一位是多才多藝擅長新聞攝影的謝震林同志,創刊初期,他為刊物的版面設計及編輯出版發行,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后調到《文匯報》去了;另一位就是從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的沈飛德同志,由其承辦雜志編務工作。沈飛德既有深厚的文史功底,又有開拓進取的精神,從雜志創刊之日起,時至今日,奉獻了青春,不棄不舍,辛勤耕耘了三十個春秋,從編輯、副主編干到雜志的主編,團結編輯部的全體同仁,把《世紀》雜志辦得越來越有特色,在強手如林的文史雜志群體中,爭得一席之地,成了一本在全國頗具影響力的紀實性文史刊物。《世紀》雜志發表了不少文史名流和世紀風云人物的精彩文章,經常被《作家文摘》等全國知名報刊轉載,深受讀者的歡迎。時到本世紀的2016年,《世紀》又在網上建立了微信公眾號,有的文章在網上的點擊量達到百萬之上,可見其影響力頗不尋常。

    據我所知,文史刊物,此起彼伏,難以持久,乃為常態。《世紀》雜志在此陣營中堅挺三十春秋,實屬不易。圣人曰:三十而立。值此《世紀》雜志的而立之年,希望后來人繼承和發揚雜志的創辦者和奠基人蕭乾先生和國忠同志的創業精神,在中央文史研究館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館的堅強領導下,把雜志辦得越來越好,為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做出更大的奉獻!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国内揄拍高清国内精品对白|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 久草这里只有精品|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一线|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老司机无码精品A|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国产一区麻豆剧传媒果冻精品 |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3D|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91最新在线观看| 2021国产精品露脸在线| 精品久久国产视频|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97|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99re热视频精品首页|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日韩制服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