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飛鯊”
初春時節,海濱夜晚涼風拂面。海面上,伴隨著陣陣轟鳴聲,一架戰機在夜空中閃爍著紅藍航行燈,緩緩飛向跑道,即將回歸大地的懷抱。
此刻,海軍航空大學某團機械師張沖,佇立在機棚前,目光始終沒有離開戰機。
“我的飛機回來了!”戰機身披皎潔的月光,平穩著陸。“飛得怎么樣?”張沖接過飛行員的頭盔和氧氣面罩,將放飛單遞了過去。
“一切正常,沒問題!”飛行員豎起了大拇指。張沖終于放心了,嚴肅的表情放松下來,嘴角露出微笑。
對于已經工作了十多個年頭的張沖來說,每次戰機降落后的一句詢問,既是對飛行員和戰機的關心,又是為一次飛行畫上完美句號的必要流程。
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張沖走向通往宿舍的小道,機場重歸寂靜……
一
“新戰友們,歡迎你們加入‘擎鷹’團隊……”那年盛夏,新一批戰友正式加入團隊,大隊長柳昱對各位新同志表示熱烈歡迎。那天,他們近距離接觸了“飛鯊”戰機,內心充滿了激動與興奮。
隨后,一堂別開生面的“擎鷹講堂”在機棚舉行。柳昱從戰機結構講起,到海上工作環境分析,再到分享自己的工作經歷,像一位大哥跟弟弟們聊天。
授課結束后,柳昱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家來這里是為了什么?”
“為了上航母。”
“為了見到夢寐以求的戰機。”
……
剛來到團隊的那段時間,新戰友們滿懷新鮮與興奮。工作訓練之余,他們喜歡眺望機場邊遼闊的大海,抬頭仰望蔚藍色的天空,暢想登上航母的那一天。
這里遠離繁華的市區,周圍荒無人煙,戰友們平日里見得最多的就是戰機。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家心中的那份新鮮感漸漸淡化。孤獨感像海水一樣漫延,不少戰友甚至質疑:這里真的是實現夢想的地方嗎?我的夢想會實現嗎?
隨著一陣鬧鐘鈴聲響起,剛放單的機械師呂峒臻從睡夢中醒來。關掉鬧鐘、穿上機務服、拿上工作包……他與戰友們登上通往外場機棚的大巴。那天,是呂峒臻機務生涯中的第一次外場工作。
大巴沿著海邊通往外場的大道行駛著。距離試車場還有幾百米時,巨大的轟鳴聲已經讓呂峒臻感到震撼了。他不禁擔憂,現場的噪音該有多么震耳欲聾。
初冬的渤海灣,海風撲面,像鋒利的小刀劃過臉頰,留下刀割般的疼痛。很快,他的眉毛上結了一層冰霜,渾身凍得直打哆嗦。
機棚內,戰友們正忙得熱火朝天。他們摘下蒙布、打開座艙蓋、清點工具……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站在一旁的呂峒臻驚訝地發現,所有人的面孔都是黝黑的。
呂峒臻忍不住問:“班長,你們皮膚為啥那么黑?”班長笑著回答: “干個幾年,你也會跟我們一樣黑!”其他戰友也笑了起來。
說話間,發動機隨著飛行員推動油門桿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尾焰的熱浪模糊了戰機的輪廓,呂峒臻甚至感到機尾后鋼筋水泥澆筑的防吹屏都在氣浪中顫抖。
望著“飛鯊”機翼下戰友們的背影,那一刻,他仿佛明白了,士兵的戰位不只在一線,他們的默默付出也是戰場重要的一部分。
從那以后,呂峒臻格外珍惜外場工作的時光。他模仿著班長們的模樣,時不時抬頭看天空,扭頭觀察滑行道,期待“飛鯊”平安歸來……
在這里,戰友們夏天看到的是滿山的綠色,冬天則是大雪漫天的銀白色。冬去春來、日出日落,寂寞的顏色仿佛都是綠色或白色的。綠色的山白色的雪之間,還有著官兵黝黑的膚色。這些顏色融合成艦載機務兵忠誠的底色,更是守護戰機的靚麗色彩。
二
盛夏的夜晚漆黑如墨,夜空那樣高遠,騰飛的戰機也像天上的一顆星辰。
一次夜航飛行保障,機械師楊風強跑到預定位置引導戰機。他的雙眼緊盯返航滑行道,卻遲遲未發現戰機的蹤影。
海風撲面而來,海鹽味的空氣填滿了整個機棚。每一秒等待都是煎熬。機組官兵的心也隨著溫度的升高焦急起來,手心不時冒著汗。數分鐘后,微弱的指示燈出現在楊風強的視線中。隨著輪廓逐漸清晰、轟鳴聲由遠及近,戰機緩緩滑向機棚。大家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飛行員走下戰機,楊風強快步迎上,詳細了解戰機情況。“空中沒什么大問題,地面滑行時感覺剎車好像不太靈活,麻煩你仔細檢查一下吧。”
飛行員話音剛落,楊風強就俯下身子、單膝跪地,左手拿著手電筒,右手順著滾燙的管路逐寸檢查,不時還聞一聞有沒有泄漏的液壓油味道。他的目光格外專注,額頭上的汗珠在燈光映射下順著臉頰滴落,浸透了工作服。楊風強檢查了幾次后,依然沒有發現明顯故障。
面對這個疑點,機組戰友說:“風強,都檢查幾遍了,沒什么大問題!”
“機務工作不存在‘沒什么大問題’,再不明顯的故障都必須嚴謹細致、認真負責。今晚這個故障點不查個水落石出,絕不能收班!”楊風強的回答擲地有聲,讓身邊戰友臉上一陣發熱。
定位、拆裝、測試、恢復……最終,經過數個小時的密切配合,機組官兵成功排除故障,把住了安全關口。楊風強長舒了一口氣,對他來說,戰機就是他們的戰友,必須用心呵護。
退場時分,天邊已泛起魚肚白。機械師們走向滑躍平臺的頂端,眺望遠處的大海,一輪紅日正在冉冉上升。金色的光芒灑滿海面,也照亮了整個營區。
楊風強指著不遠處海面上的一艘軍艦,笑著說:“作為艦載機務兵,未來,我們還得上航母保障呢!”一手托著寶貴戰機,一手托著戰友生命,在楊風強心中,極端負責是艦載機務兵的信條,飽含著官兵對“飛鯊”戰機的無限熱愛。
“報告機長同志,××號準備良好,可以飛行!”翌日,當看見戰機再次起飛、沖向海天的那一刻,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幸福的笑容。隨后,楊風強安心地轉身,作好戰機接收的準備。陽光中,他的背影挺拔極了……
三
“大家有沒有信心完成任務?”“有!有!有!”那年初冬,該團組織誓師動員大會,面對領導的發問,臺下官兵熱血沸騰,紛紛給出響亮回答。
這次保障任務,直接關系到學員航母資質認證考核能否順利進行。大會剛結束,中隊長吳月便召集上艦官兵進行了再動員。
這次任務的意義是什么?在航母上工作需要注意什么?吳月為官兵進行了全方位的講解。聽完后,官兵期待地說:“能在航母上參加如此重要的保障任務,必須全力以赴!”
那天,當大巴駛進軍港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艘銀灰色的鋼鐵巨艦上。整齊纏繞的纜繩、被擦得锃亮的系纜柱、一塵不染的碼頭……頭一次看到這樣的畫面,他們內心激動不已。
登上航母,大家不約而同地俯下身子,用手觸摸著飛行甲板,一道道“飛鯊”戰機留下的黑色胎痕讓他們為之震撼。航母很大,像海上移動的大陸。
吳月指著甲板邊緣一片很小的工作戰位,眼里滿是驕傲:“可千萬不要小瞧這位置,戰機都要從這里放飛!”
“準備放飛!準備放飛!”隨著廣播聲響起,各專業官兵立即穿上甲板識別服,走向各自的戰位。此刻,他們在航母甲板上穿梭忙碌,形成一道放飛戰機、保駕護航的“彩虹橋”。
海面煙波浩渺,航母編隊破浪前行。萬里晴空下,緊張有序的認證考核正按計劃展開。而對于負責艦基飛行保障的吳月來說,保障空間狹小、資源有限等問題讓保障難度驟然上升。
吳月在各個戰機之間來回穿梭,為戰友們復查把關每一項工作。離“飛鯊”升空還有幾分鐘,他的心怦怦地跳個不停,生怕出差錯。
“計時起飛!”隨著塔臺指揮員一聲令下,戰機噴發著淡藍色的火焰,直沖海天。轟鳴聲不停在他耳邊響起,吳月絲毫不受影響,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空中的戰機。在他心中,那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驕傲。
“漂亮!”望著最后一架戰機以近乎完美的下滑曲線精準著艦,吳月興奮地喊了出來。一向嚴肅的他,這時露出輕松的笑容。
傍晚時分,晚霞灑向甲板,為航母鑲嵌了一道金邊。
吳月和戰友們迎著海風走上艦島,望著起伏的海浪,他不禁感慨:“能安全放飛和收回戰機就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刻!”
如今,跟隨航母執行保障任務已成為他們的常態。遠航是漫長而孤獨的,但在他們心中,陪伴著心愛的戰機就是幸福。戰機的青春,就是艦載機務兵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