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南漳賢士
    來源:《中華英才》半月刊  | 楊曉升  2022年10月01日08:41

    “賢士勝朝暉,溫溫無冬春?!?/p>

    ——[唐]皎然《答豆盧次方》

    時間上溯到30年前的上世紀80年代末期。庹先沮剛從基層學校調到縣教委工作,一次到安樂堰小學檢查工作,聽說白起長渠出土過“蔡侯朱之缶”,立即引起他巨大的警覺和興趣,自此他開始關注白起長渠。后來在灌區內的藎忱中學和武安鎮教育改革實驗駐點,他開始與老街坊、老干部、老水利人和老教師座談調查,搜集白起長渠及其灌區的資料,下功夫研究起了白起渠。為了弄清白起長渠的來龍去脈與相關的人和事,他四處搜集與此相關的近百本文獻資料,先后郵購了二十四史中相關的史籍40余本,《楚史文庫》全套17本,《中國全史》13本。甚至還委托自己在武漢、北京工作的兩個女兒,為他購買了《荊楚地理》及《荊楚地理新探》,在大學圖書館為他查找并復印了大量的相關資料。他還通過友人收集購買或復印了《湖北通志》《襄陽府志》《南漳縣志》及與襄陽、南漳毗鄰地區的二十多本縣志,郵購了明朝《云臺志(萬歷十八年版)》《荊州記》《元和郡縣圖志》《襄陽耆舊記》《荊楚歲時記》《水經注》《軍事志手冊》與省、市、縣水利志及水利建設回憶錄,收集了國家、省、市、縣政協出版的有關文史資料50多本。數年后,他到縣文化局工作,主持申報了白起長渠省級文物保護項目,不僅進一步搜集豐富了長渠的文獻資料,而且調查了解了有關長渠的傳說故事、碑刻文物及與灌區地域文化特別是水文化相關的文物達200多處。2016年10月,襄陽市三道河水電工程管理局正式啟動白起渠“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申報工作,庹先沮任顧問組長,由此他帶領申報團隊開始了長達兩年艱苦的資料和文物搜集,為成功申報打下堅實基礎。

    2018年8月14日上午8時45分,加拿大薩斯卡通傳來喜訊:在世界排灌委員會第69屆理事會上,中國湖北長渠(白起渠)與四川都江堰等通過終審,被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一舉填補了襄陽市世界遺產和湖北省灌溉工程遺產的空白。

    在遼闊的鄂西北崗地上,伏臥著一條蜿蜒百里的長渠——白起渠。假若從高空俯瞰,白起渠像一株枝干壯碩、瓜果累累的長藤,靜靜地匍匐在鄂西北大地上,構成這幅土地的奇特景觀,也讓這片古老的土地有了數千年的傳奇故事和歷史烽煙。

    白起渠又名百里長渠,它西起南漳縣的謝家臺村,東至宜城市的赤湖入漢江,全長49.25公里,最大水流量為43立方米/秒,如今灌溉面積仍達30萬畝。它始建于公元前279年,是中國古代興建最早的偉大水利工程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湖北省修復的第一個大型灌溉工程。

    白起渠又名百里長渠,它西起南漳縣的謝家臺村,東至宜城市的赤湖入漢江,全長49.25公里,最大水流量為43立方米/秒,是中國古代興建最早的偉大水利工程之一

    公元前279年,白起奉秦昭襄王之命,發動了攻打楚國的戰爭,至上庸起兵,沿著漢水南下,并且一路拆橋焚舟,懷抱著必死之心,把楚國軍隊打得節節敗退。雖說是孤軍深入卻勢如破竹,直至攻陷了鄧城,對鄢城形成了合圍之勢。鄢城曾經是楚國的都城,為了保衛鄢城,楚王調動楚國主力部隊全力堅守。面對堅固的城防以及誓死抵抗的楚國軍隊,白起想到了采用水攻這一辦法。白起利用鄢城及其周圍地理位置較低的特點,還有周圍的河渠密布的有利條件,在距離鄢城差不多一百里的南漳縣武安鎮旁蠻河河段上,攔河引水,沿武安鎮至楚鄢城一線開溝挖渠,將水引入鄢城外圍西南一帶容量較大的陂塘。一切就緒之后,白起便放水淹城,最終攻破了城池。

    據《水經注·沔水》記載:“后人因其渠流,以結陂田”。雖說白起修建渠道的初衷是為攻城殺人,但戰事遠去之后,當地老百姓也很快發現了渠道的價值,在白起渠的基礎之上,在渠道的周邊連接起許多陂塘。到南北朝時期,這一帶已經成為了一個具有幾十萬畝灌溉能力的區域。

    2022年仲夏,我有幸來到湖北南漳的白起渠遺址,親眼見到了白起渠的堤壩、首閘、河道、碑閣、碑文和白起渠廟宇的各種構件,經歷了數千年的變遷,雖幾經整修,如今的堤壩和河道已經略顯破舊,不過灰暗的堤體、剝蝕的外表以及破舊的河道,伴隨著緩緩流動的渠水,依然日日夜夜向世人訴說著白起渠數千年的烽煙與傳奇。當地著名的文化學者、白起渠成功申報世界灌溉工程名錄的功臣庹先沮向我們一行興致勃勃地介紹說,白起渠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偉大水利工程,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它始建于公元前279年,距今有2300年的歷史,比四川的都江堰早23年,比陜西的鄭國渠早33年,比廣西的靈渠早65年,堪稱“中華第一渠”。

    白起渠之所以如此顯赫,除了它的歷史久遠,還與它獨特的結構和灌溉功能有關。整個工程由“攔河壩,引水口,干渠”三大主體構成。楚國水利技術是其基礎,施工技術復雜而先進,在水利技術史上有許多重大創造。如,一為“立碣”“壅水”“筑巨堰”“障渠而東”,運用了筑壩引水。而筑壩施工技術如《水經注》所指:“以竹筱石,葺土而為碣”。工程屬性為竹籠工程。二為多源引水,梯級開發?!端涀ⅰ酚涊d“王寵復鑿蠻水與之合”,采用了跨流域調水方法,多源引水以補充水源。三為“起水門”。水門即相當于斗門,節制閘,建在渠道上以控制流向,調節流量?!洞笤笠唤y志》記載長渠“起水門四十有六”。四為“壘以土石”,“斬竹伐木”,“以防橫潰”。更重要的是白起長渠還開創了水利史上“陂渠串聯”蓄、養、提相結合的供水方法的先河,其先進技術在安徽、湖南、甘肅等地推廣并沿用至今。

    所謂“陂渠串聯”,意思是將堰塘與渠道串聯起來,常年蓄水,忙時灌田?!洞笤笠唤y志》即明確記載了“起水門四十六,通舊陂四十有九”。即指白起長渠灌區有49口堰塘與渠道相通。建國后白起長渠得到了復興,沿岸人民承繼古人“陂渠串聯”灌溉農田發揮效益的經驗,現在的白起長渠,以三道河大型水庫為主水源,15座結瓜水庫及2671口陂塘為補充水源,發展了古長渠“陂渠串聯”水利形式的灌溉優勢。這種“長藤結瓜”式的供水方式,科學合理且十分先進。非灌溉季節,攔河壩這個“瓜根”使河水進入渠道(瓜藤),渠水入庫塘(瓜);農田需水時隨時輸水灌溉,做到常流水,使地表徑流全面運用;常年蓄水,不讓水源白白流走浪費,擴大了水源;灌溉季節再供水給庫塘。這樣,塘堰、水庫循環蓄水,提高了水庫塘堰的利用率。整體工程也實現了以多補少、以大補小、以余補缺、互通有無、平衡水量,充分發揮工程最大潛力的目的。

    此外,白起長渠還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它以水代兵滅掉了楚國的鄢郢,消滅了楚國大量有生力量,加速了中國的統一;它的文化價值是多方面的,它留下來的眾多紀念建筑物,如廟宇建筑文化,碑刻文化都十分可貴,現存的數十塊碑刻,集文學、雕刻、書法、繪畫藝術于一體,堪稱綜合藝術的博物館。

    2022年6月22日,南漳高鐵開通的第三天,我有幸來到了南漳。一踏上南漳的土地,滿眼的青翠和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在夏日的燠熱中掠過愜意的絲絲涼爽,也讓我精神不由得為之一振,瞬間意識到自己此行真是選對了目的地。

    南漳是湖北著名的山區縣,位于襄陽市西南部,東臨宜城市,西接??悼h,東北與襄城區為鄰,西北同谷城縣接壤,南依宜昌市遠安縣,東南與荊門市東寶區毗連。版圖面積3800多平方公里,地貌為“八山半水分半田”,屬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森林覆蓋率超過70%,空氣優良天數每年達330多天。大自然的慷慨賜予讓南漳成了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人類的宜居之地。也許正是這些先天優勢,南漳也擁有了悠久的歷史,考古發現大約170萬年前到公元前21世紀,南漳境內已有多處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遺跡、遺物,并且發現了羅川遺址為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聚集地,南漳境內有人類活動的文明史有4600年以上。也正因如此,初來乍到的我們,一進入南漳,就感受到撲面而來的不僅僅是大自然的清新之風,還有古樸久遠的歷史文化之風,這股風,正是慈祥和藹、博學多才且開朗健談的庹先沮從滔滔不絕的講解中帶來的。甫一見面,庹先沮便笑臉盈盈:“南漳是楚國的發祥地,這塊土地上有厚重的楚國歷史文化。史學界常樂道楚國歷史文化中的‘一縣三國’‘二山二水’‘三種寶物’‘四大遺產’?!豢h三國’是指春秋時南漳境內存在三個國家,明襄陽郡志記載:‘南漳,春秋時為羅國、盧戎國、楚地。’‘二山二水’是指楚國地望的名山名水,即睢山、荊山和沮水、漳水?!N寶物’是指‘長渠’‘和氏璧’和‘蔡侯朱之缶’……”他生動親和、條理清晰的講解,磁鐵般瞬間吸引住我們一行,也激發起我們對南漳歷史文化的巨大興趣,唯恐漏掉他講解中的每一個典故、每一個人物和每一個歷史細節。

    博物館里所有的講解員清一色幾乎都是庹老師多年來培養的學生,他帶著我們緩緩穿行在博物館的每一個展廳、每一個展柜,像穿越時空隧道。面對眼前的一件件文物、一張張照片,他的講解都信手拈來,如數家珍,對其相關的來龍去脈更是了如指掌,甚至對與之相關的每一個典故和傳說都了然于胸:“楚人在荊山丹陽進行歷史創造的活動中,也在南漳留下了諸多的歷史遺存,而其中‘玉印巖’‘安樂堰楚墓群’‘蔡侯朱之缶’和‘白起渠’尤為重要?!彼种钢硪粡堈掌f:“這是安樂堰楚墓群,亦稱觀上遺址。位于南漳東部的武安鎮安樂堰村王家沖,地處一條東南至西北的山崗上,南北長約3000米,東西寬約500米。經調查和勘探,崗上墓葬分布密集,總數在200座以上。有的有封土堆,有的無封土堆,規模有大有小,時代有早有晚,被國內專家稱為‘僅次于荊州紀南城的湖北省第二大楚墓群’,‘蔡侯朱之缶’就是1958年在此出土的。2014年,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對已探明的24座春秋墓進行了發掘,出土近1000件的文物,其中出土的青銅器分別為鼎、盞、盤、匜、缶、鏡,春秋中晚期玉器分別為璜、管、串飾多件以及出土春秋中晚期陶器,分別為鼎、敦、壺、簋、罐多達70多件和春秋中晚期石器若干件。由于此地與安樂堰楚墓群僅隔數公里之遙,因而又勾起了楚史專家們對于楚國早期歷史包括熊繹丹陽的諸多聯想……”

    庹先沮為我們打開了南漳數千年塵封已久的歷史,博物館豐富的館藏和介紹,也讓我們知道楚人在荊山丹陽的歷史活動中進行了偉大的歷史創造,留下了許多活動故事,這些故事經后人歸納概括,形成了中國文化中傳承不衰的成語典故,對中國文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響。比如:“篳路藍縷”“射石飲羽”“百步穿楊”“調弓號猿”“歡兵問鼎”“投龜詬天”等典故,激勵人們艱苦創業、銳意進取、奮發向上;“一鳴驚人”“優孟衣冠”“止戈為武”“田獵求士”“毀家紓難”“風馬牛不相及”等典故,警示管理者要大智大勇,于情于理掌管社會事務;“魏女掩鼻”“上下其手”“楚衰巫音”等典故,鞭韃了統治者們爾虞我詐、爭權奪利、陰謀詭計的丑惡行徑;“和氏之璧”“申包哭秦”“班荊道故”“南冠楚囚”等典故,則教育人們提高愛國報國的民族氣節和熱情。這些成語典故,均在南漳產生,至今為人們所運用。

    庹先沮第一天給我們講解的時候,南漳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蔣曼曼不無自豪地透露:“庹老師可是我們南漳有名的‘活地圖’‘資料庫’‘博物館’!”幾天下來,我們都覺得這綽號確實名不虛傳,借用此次同行的中國作協原副主席廖奔的話說:“庹老師豈止是南漳的‘活地圖’‘活歷史’,他簡直是‘南漳活著的大百科全書’?!痹谀险模覀兯街帲现撂煳牡乩?、史實典故,下至山水草木、民風民俗,庹先沮不僅無所不知,而且都爛熟于心。

    庹先沮,湖北南漳人,生于1953年,中共黨員,上世紀80年代初畢業于華中師范學院中文系,現任南漳縣民間文學藝術家協會主席,襄陽市楚史文化學會副會長,襄陽市白起渠申報世遺顧問組組長,還是南漳縣古山寨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

    南漳縣東鞏鎮是貧困山區,離鎮12公里的團山寺是縣文化局的扶貧點。2000年秋,在扶貧點扶貧的縣文化局副局長庹先沮聽村民說村里的臥牛山上有一個很大的寨子,庹先沮喊上鎮文化站站長葉經房一起上臥牛山上去看看。這一看不打緊,兩個文化人被山寨的規模震撼了,他們沿著山寨的石砌城墻走了幾個小時也沒走到。他們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可屯兵上萬的城堡。兩人下了山,問村里的老人,這山寨是什么時候修的?誰在這里修的?老人們也答不上來。于是兩人回去翻縣志,縣志上也沒有這個古城堡的記載。

    為了弄清這個古城堡的來龍去脈,庹先沮找到南漳縣博物館工作人員孫義宏。孫義宏是個極愛文物考古的專業人員,他先后五上團山寺古城堡。直到2002年5月底,庹先沮與孫義宏才初步摸清了這個古城堡的基本情況,這個古城堡,就是臥牛山寨,城堡依臥牛山而建,因為山上有古團山寺而得名。據初步調查,其城墻周長為4公里,城墻高3至5米、寬3米,全部由石塊依山壘砌而成。

    發現南漳的古寨,是庹先沮人生中最值得提及的事情。在這以后,他幾乎走遍了南漳的各類山寨,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證,經過他和同事們的艱苦努力,南漳古山寨因此入選了第三次全國文化普查“百大新發現”,被譽為中國最美山寨、最大的古山寨遺址群落等,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國家地理》《旅行家》等媒體對此連續報道,曾一度轟動全省乃至全國。庹先沮不僅是最早發現古山寨的人,也是最早對古山寨價值做出判定的人。他將南漳現存的古山寨分為三類;一類是普通的山寨(石寨),它們大多因山而立,位于懸崖峭壁之上,就地取材,大多用石料建成,同時擁有堅固高大的寨墻,比如臥牛山寨、廖家寨、沉坡寨、東坑寨等。第二類是洞寨,大多位于山麓或者山腰,因山而生,因洞而成,在天然洞穴的基礎上修筑寨門寨墻,外有哨卡、棧道、云梯等,比如老龍洞寨、虎洞寨等。第三類則為土寨,位于平原之上,夯土筑城,用高大堅固的土城墻將整個村子或者家族保護起來,現遺存的有胡家營子、羅家營子、馬家營子以及郭家土城、葉家土城、徐家土城等。

    “業精于勤”始終是庹先沮的座右銘。為了協助全縣的文物普查和非遺保護工作,庹先沮利用節假日和業余時間閱讀了大量書籍,畢業于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他,年過半百才開始自學研究生用的建筑專業的教材,鉆研了四卷本的《馬未都說收藏》,重溫了《中國通史》,閱讀了三個版本的《南漳縣志》及《地名志》,復印了數百頁《襄陽府志》和《湖北通志》,收集了與南漳相鄰的所有縣市89年版的縣志。針對南漳縣明清文物居多的現狀,他閱讀了《明清以來長江流域社會發展史論》《中國神譜》《中華民俗大觀》和《中華喜事大觀》等數百本叢書,撰寫了大量的讀書筆記,這些極大地開闊了他的視野、提升了他的工作能力。有時為了第二天陪貴賓或記者,他自己通宵達旦地做準備。盡管如此,庹先沮自己仍然十分低調。慈祥謙和,樂呵呵的笑容以及真誠友善的目光,幾乎成了他長年累月的表情標簽。

    2007年,已經退居二線的庹先沮,本可以回家頤養天年,但出于對南漳歷史文化的熱愛,他作出另外的選擇、愉快地接受了組織上的再三邀請與安排,被返聘為南漳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協助縣政府主持了南漳縣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這一干就是五年。這五年,他走遍了南漳的山山水水和所有村落,還為自己規定了“三個必到”:即:最偏遠的地方自己必到,最危險的地方自己必到、最精彩的文物點自己必到。像東鞏鎮的杜家老寨,位于與肖堰交界的千石坡上,過去是一個行政村,因為偏僻、在五年前已遷走最后一戶村民。從陸坪上去,根本無路可走,庹先沮卻帶領三個普查隊員奮勇前行,他本人手持鐮刀在前面開路,硬是從刺架中砍出一條路來,經過四個半小時才到達目的地。他和隊員們做了文物點登錄后,冒險返程,靠手機的微弱亮光摸索著一點點走路,直到晚上八點才摸下山來。后來,這個山寨被省政府批準為文物保護單位。再如,雙龍寺曾家坪與??到唤?,與村委會相隔十余華里,又是五六十度的陡坡,當時先一天去調查的隊員并未下去,說是沒有文物點。庹先沮不放心,第二天堅持帶隊下去調查,來回爬坡四個多小時,終于發現了保存較好的十多座邏圍,其中最精美的六座后來成功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地也成為全省文物點最精美最集中的地方之一。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庹先沮率領的調查隊共收錄文物點800多處,使南漳一躍成為湖北第一文物大縣,《新華每日電訊》報為南漳文物普查刊發文章予以推介,新華社還連發三期內參。央視于2008年6月14日的“中國文化遺產日”發布新聞介紹南漳,使南漳一躍成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廊道”。央視“鄉土”欄目,在南漳拍攝了專集節目《南漳行》,庹先沮在片中擔任解說員推介南漳。

    此后,庹先沮還歷時3年協助縣文聯采編拍攝大量照片,前后爬山寨三個多月,30多座,出版了《中國古山寨之鄉畫冊》。后來他又協助史志辦進行革命遺址普查,跑了30多個點。10多年來他親自攀爬山寨600多座,到過全縣所有文物點;花5年多時間為縣政府編寫了40萬字的《古山寨(堡)志》。由于古寨大多在高山之巔,需攀援陡坡、涉險渡河,加之上百年人跡罕至,無路可尋。為此,他多次摔傷,腿腳上留下多處傷疤。但功夫不負苦心人,辛勤艱苦的付出終于換來了累累碩果,庹先沮主持并親自撰寫10多萬字文本材料,與他的團隊一起成功將六座古山寨及一處古墓群申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將16座山寨及眾多民居、“邏圍”計31個點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將南漳成功申報為“民間鑼鼓之鄉”“民間高蹺之鄉”,并協助相關單位將南漳成功申報為“中國古山寨文化之鄉”;他還受聘多家旅游景區為文化顧問,成功協助春秋寨景區和香水河景區申報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還為花莊印象老家景區、七里山風景區以及沮河小三峽和??德糜伍_發進行了大量的文化挖掘工作。

    他為上述有關景區撰寫的導游詞,已收入襄陽市《精典導游詞選》;特別是2012年4月,為中國古村落保護發展委員會及央視采編組推薦了漫云古村落,央視為此拍攝了《中國記憶》專題片,在當年文化遺產日播放。2014年至2016年,他協助春秋寨景區創建了中國國內首家古山寨文化博物館,近幾年協助水利部門創建了長渠(白起渠)文化陳列館,還協助南漳縣博物館布展,撰寫了陳列詞和導游解說詞。

    離開南漳的前一天,為了更深入了解庹先沮,我與南漳的大學同學山曉峰商約邀請庹先沮晚上一起喝茶,因為我們彼此都是大學校友,山曉峰如今是南漳第一中學黨委書記。

    當晚,在南漳縣城城區的一家普通茶室,我們品茗暢談。

    庹先沮大學畢業時,比我和山曉峰早兩年。那時候全國人才匱乏,可庹先沮卻選擇回到家鄉南漳。四十年來,他先后當過教師,做過教育、文化、體育、新聞出版行政管理工作。近幾年,他那些留在大城市的同學大都早已解甲歸田,可他卻在自己的家鄉重燃激情、煥發了事業的第二春,甚至進入了事業發展的高峰期。10余年來,庹先沮已經為挖掘、推介南漳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做出了卓越貢獻,如今的他卻仍為此馬不停蹄四處奔波,繼續從事歷史遺址和文化的普查、調研、挖掘、整理和推介工作,為來自全國各地的重要來賓當向導、作講解,甚至周末和節假日幾乎都從未停歇。他這樣的年齡,這樣的干勁和體力,常常讓年輕的客人和記者都自愧弗如。

    據不完全統計,僅最近兩年,庹先沮就先后分別接待了省內外、海內外專家學者,以及主流新聞媒體記者數十批,無論嚴冬酷暑還是風霜雨雪,他都興致勃勃領著客人將南漳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走了個無數遍,僅下漳河陳家老屋即達15次之多,總行程難以計數。很多時候,庹先沮都是做“無名英雄”“為他人作嫁衣裳”,但一看到客人參觀后,為南漳文物感到震撼,他便倍感欣慰。用他自己的話說:“一想到自己做的工作,上對得起祖宗,下將惠及子孫,我便感到無怨無悔,并且將樂此不疲?!?/p>

    多年來,各級政府對庹先沮的努力與付出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先后被南漳縣委、縣政府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中國第五個文化遺產日,縣人民政府授予他文化遺產“優秀傳承獎”、入選全縣十位杰出文化人才獎榜首。由他掛帥的南漳縣文物普查隊還被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辦公室表彰為突出貢獻集體獎。2020年,襄陽市委組織部和市老干局授予他“襄陽市風范長者”的榮譽稱號。

    歷史文化資源的開掘和推介,有力地促進了南漳旅游業的發展。盡管遭受新冠疫情影響,但南漳的旅游文化產業仍然穩步發展。多年來,南漳先后榮獲“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湖北省旅游標準化示范縣”“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等國家和省級榮譽,入圍“荊楚文旅名縣”“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迄今為止,全縣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即安樂堰東周墓群和南漳山寨群;玉印巖、馮氏民居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4處;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即嗚音喇叭;高蹺花鼓、端公舞、南漳剪紙、陰鑼鼓、薅草鑼鼓等省級非遺項目5個。A級以上景區7家,即4A級春秋寨、香水河,3A級水鏡莊、楚桑絲博園、天池山、翡翠峽,2A級龍王峽,此外還擁有5家星級旅游飯店,55家星級農家樂。近三年南漳全縣的旅游總人數和旅游綜合收入也穩中有增,分別是:2019年518萬人,收入27億元;2020年501萬人,收入25億元;2021年全縣旅游總人數更是達56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5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1.77%、39.98%。

    三天的南漳之行很快結束,我雖然意猶未盡,卻自覺已收獲滿滿。離開南漳的那天,我耳邊不停回響著這幾天在南漳聽到的那首親切悅耳的歌曲《心氧氧,去南漳》——

    聽說了南漳這個地方

    開車半小時就到襄陽

    坐高鐵飛機去向遠方

    南來北往都很順暢

    都在說南漳這個地方

    因為它三國才會開場

    有多少春秋穿越古寨

    捧一塊玉璞天下傳揚

    心氧氧 去南漳

    說好了就在明天早上

    不管有多遠 不管有多忙

    一定要親親這個地方

    心氧氧 去南漳

    無論是下雨或出太陽

    到這里開心 到這里止癢

    讓一個好夢從此生長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香蕉精品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99ri精品国产亚洲|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ww|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美女自拍福到在线| 99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下载|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精品视频午夜一区二区|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不卡视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中国精品18videosex性中国|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动漫| 国外AV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多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