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文化在東南亞的多樣化傳播
    來源:中國社會報 | 王輝 袁小陸   2022年09月23日14:44

    在文化傳播中,語言和文學受眾廣泛,而翻譯是語言和文學國際傳播的主要手段之一。東南亞海外華人譯者在傳播中國文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研究其翻譯活動和作品,梳理和分析中國文化在東南亞地區的傳播路徑、接受環境和傳播效果,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在東南亞各國傳播情況的不同表征。

    多種路徑攜手傳播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需要傳播介質,除了與中國文化相關的翻譯作品之外,這些介質還包括華語報刊、文學作品、華校和華人社團所使用的教材和學習宣傳資料等。許多東南亞海外華人譯者在開展翻譯活動的同時,還從事報紙編輯、文學創作、華語教育和社團組織等多項工作。

    通過翻譯,中國傳統文學作品以東南亞各國本土語言譯本的形式在該地區得以傳播,并對當地的社會文化和文學創作產生了影響。而19世紀中晚期以來,由華僑華人創辦的華語報刊逐漸增多,這些報刊大多設有刊登中國文言散文、詩詞和小說的專欄,部分東南亞海外華人譯者長期擔任這些報刊的編輯、記者,通過翻譯或撰寫作品為其提供稿件,傳播中國文化。他們翻譯的很多中國傳統文學作品,在結集成冊、出版發行前,都曾在華語報刊上以連載的形式刊出。

    除了譯介出版與中國文化相關的作品和創辦、發行華語報刊外,在東南亞地區,華校和社團也是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路徑之一。華校的前身多為私塾,私塾中主要講授傳統儒家經典著作。19世紀末,在清朝領事官員的支持下,東南亞地區的私塾式學校日益增多。20世紀初,中西兼顧、文理并重的新式華校教育逐漸取代了私塾教育。除此之外,東南亞海外華人譯者還創建了很多文學社團,并借助社團傳播中國文化。

    實際上,中國傳統文學作品的譯介、中國文化影響下的文學創作、華語報刊、華語教育、華語社團等,在中國文化國際傳播中并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相輔相成的統一體。文學作品譯介可以給文學創作帶來影響。華語報刊連載和刊登中國傳統文化和文學作品以及相應的譯本則既能夠為作者和譯者提供刊登作品的空間,又能夠進一步提升相關作品的影響力。華語報刊開辟的教育專欄可以為華語教育提供教學資源,通過開展華語教育則可以讓更多人懂中文、對中國文化感興趣,能夠給華語報刊帶來更多的讀者。華語社團組織開展活動可以依靠華語報刊進行宣傳,同時給予華語報刊一定的資金支持。這些不同的傳播路徑攜起手來,共同為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作出了貢獻。

    成熟的環境是文化傳播前提

    雖然受其文化身份內驅力的影響,東南亞海外華人譯者能夠自覺地傳播中國文化,但一種文化能否被當地民眾認可和接受,并不是僅由傳播者的熱忱決定的,而是受到經濟、政治、歷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接受環境也是需要考量的條件之一。成熟的接受環境是譯作所蘊含的文化可以成功傳播的前提,但營造接受環境需要一定的時間,并且需要根據譯入國的接受環境篩選要譯介的內容。

    縱覽東南亞地區的中國文化傳播概況可以發現,該地區的國家在地緣位置上與中國鄰近,早在秦漢時期,中國和東南亞地區之間就有了文化交流和商貿往來,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當時的文化交流活動是接受環境培養的開端。從古至今,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國家之間的貿易與人員交往一直比較密切,頻繁的人員交往自然也帶動了文化交流,這給中國文化在當地的傳播帶來了一定的先天優勢。雖然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受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文化傳播的具體情況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考察,但接受環境成熟與否始終是文化傳播中應該考慮的問題。

    此外,傳播效果也應受到重視。傳播效果是指傳播行為產生的有效結果,按照其發展的邏輯順序可以分為環境認知效果、價值形成效果和行為示范效果三個層面。東南亞海外華人譯介活動帶來的中國文化國際傳播效果在這三個層面上都有體現。以文學為例,越南的文學受中國文學影響較大,觀念上沿襲中國文學文以載道、詩以言志的特點;體裁上遵循中國古代的文體分類,分為散文和韻文兩大類;內容上吸收了中國的典故和歷史故事;表達手法上因襲了中國文學創作中慣用的引經據典、托物言志等手段。綜上,可以看出中國文學作品在越南的譯介和傳播都獲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語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主要依賴語言文字進行傳播,因此從語言文字的角度出發也可以管窺中國文化在東南亞地區的傳播效果。東南亞各國的文字和詞語中有漢字和中國文化的影子。例如,越南語詞匯中有50%左右是中文詞匯或來源于中文的詞匯。泰語中的中文借詞數量也達其詞匯總數的30%以上。馬來語吸收了279個中文借詞,涉及日常生活的多個方面。柬埔寨語中的中文詞匯數量超過300個,集中在貿易、航海和日常用品方面。菲律賓語中也有2.5%左右的中文外來詞,集中在飲食、貿易、農業等方面。

    縱觀東南亞海外華人譯者的譯介活動和中國文化在東南亞各國的接受與傳播情況,可以發現,在傳播條件上,譯入語文化對外來文化的接受以及外來文化在東道國的傳播都是有選擇、有條件的,外來文化的傳入需要契合譯入語社會的需要,并滿足傳播條件。因此在推動文化國際傳播的過程中,需要對東道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傳播條件進行研究和預判;在傳播模式上,要注意將環境培養與多樣化的路徑相結合,并且要從內容和形式上將所要傳播的文化與當地文化結合起來。

    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和中國交流頻繁,中國文化在該區域的傳播方式值得學界關注。研究中國文化在東南亞地區的傳播歷史和成果,思考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身份建構,或將有助于進一步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能力、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以及中國形象的親和力、中國話語的說服力和國際輿論引導力。

    (本文系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陜西‘一帶一路’文化產業外宣翻譯策略研究”(2019M009)、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延安時期國際友人對中國革命的國際傳播史研究”(2021HZ-824)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西安郵電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西安郵電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蜜月|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18禁| 国产人妻777人伦精品hd|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影院狼色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久久精品94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网址| 最新露脸国产精品视频| 97国产精品视频观看一| 久久e热在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99|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8|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久久|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欧乱色国产精品兔费视频|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软件|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91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国产A∨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久久只这里是精品66|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