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孩子的大運河百科圖文書
中國大運河規模宏大,歷史悠久。春秋時期開鑿邗溝,隋唐時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成為全國性交通大動脈,直到21世紀的今天,大運河仍在發揮重要的運輸作用。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四十六個世界遺產項目。
由北京聯合出版社出版的《大運河長卷:中國大運河歷史地理大百科》,是寫給孩子的中國大運河人文歷史地理百科圖文書,通過梳理運河的興衰,從宏觀到微觀、時間與空間兩個維度,講述了中國三千多年來的環境和社會變遷,告訴讀者為了完成這一超級工程,歷代建設者在跨越長距離的建設、管理及后期維護中體現出的各種科技智慧。
人工運河的開鑿彌補了天然河道的不足,成為統一王朝實現漕運的重要水利工程。歷史上的中國大運河流經中國經濟最發達、文化最繁榮、人口最密集的八個省級行政區、三十五座城市,許多沿岸城市應“運”而生,留下了豐富的名勝古跡、古鎮習俗和民間傳說。
打開這本書,展現在讀者眼前的,是一幅兩米多長的中國大運河流域全景圖,八開、四色,圖文并茂。依托信息數據圖像化繪制的高清畫卷,讀者可以迅速構建起大運河的地理概念。全長三千二百千米的黃金水道,涵蓋兩百多個自然地理、建筑、經濟、歷史、人物、考古、民俗知識點,書中整理了其中一些別具特色的故事,有助讀者感受大運河對文化交流的促進作用及其在中西文明溝通的歷史篇章中留下的濃墨重彩。
《大運河長卷:中國大運河歷史地理大百科》配有圍繞三十五個城市設計的百科手冊,講述古鎮風俗、沿岸特產、傳說故事、科學家生平、沿線博物館等擴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