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傳承創新 感受非遺之美
    來源: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13日08:1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不僅屬于我們這一代人,也屬于子孫萬代?!?月11日是我國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近年來,我國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非遺活化利用。無論是文物節目刷屏網絡,還是非遺好物圈粉年輕人;無論是老手藝跨界創新,還是非遺走進學校課堂……如今文化遺產日益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擁抱更廣闊的未來。

    今天,我們把目光投向文化遺產領域的生動實踐,在代代守護和與時俱進中感受生機活力,堅定文化自信。

    ——編 者

    棗陽粗布制作技藝融入當下服飾設計

    老布織出現代新意

    李 霞

    一把磨得發亮的木梭子,穿過上下兩排棉紗,左手握住機杼往懷里用力一拉,發出清脆的撞擊聲,“噌”地一下,右手的梭子已從棉線之間準確無誤地飛到左手,再拉住機杼往懷里一送,又是兩聲清脆的撞擊聲。經緯交錯間,一塊紋路清晰的布匹逐漸成型。棗陽粗布制作技藝傳承人王義林已95歲,可一坐到織布機前,手上動作仍讓人眼花繚亂。

    棗陽粗布制作技藝是流傳在湖北棗陽及周邊地區的傳統土布紡織技藝,2021年5月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棗陽粗布用當地優質棉花為原材料,采用木質腳踏織布機紡織,經過軋花、彈花、搓棉條、紡線、牽經、穿扣、穿縱、織布、染布等17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色彩飽滿艷麗,圖案簡潔明快,風格質樸豪放。

    耳濡目染下,老人的兒子劉大友和兒媳張其華成為棗陽粗布制作技藝的“守藝人”。夫妻倆在武漢創辦了“百布堂”品牌,將傳統非遺技藝傳承發展為現代紡織品牌,并先后在武漢、棗陽等地建立了8個非遺傳習所、工作室。每年面向社會免費培訓、傳授紡織技藝,還與婦聯聯合建立了創業培訓基地,為婦女提供勞動就業機會。

    要傳承更要創新,張其華提出“老布新做”的研發理念。百布堂和武漢紡織大學、湖北工業大學、襄陽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開展校企合作,棗陽粗布制作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創新設計、花色和款式,改良織布方式,使非遺技藝融入現代生活。不久前的湖北省首屆非遺時裝秀活動中,由百布堂制作的17套棗陽粗布非遺時裝,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非遺元素與現代服飾的巧妙融合,令現場觀眾贊嘆不已。

    棗陽粗布是紡織品,棉花是其創作的源頭。今年,百布堂還與湖北省農科院合作,聯合研發培育彩棉,進一步創新產品。目前,在湖北省農科院的試驗田里有26.7畝的彩棉試種。明年,百布堂計劃把彩棉種植項目投入適合的鄉村,為鄉村經濟發展出一份力。

    電影《天工蘇作》展現非遺魅力

    光影述說千年匠心

    王偉健

    雙手拿起雕刀和剪子,經過揉捏、蒸煮、上色、造型等數十道工序后,鏡頭一切,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卡通形象點心就出現在了碗碟上……今年71歲的董嘉榮是蘇式船點的“頭牌”,曾代表中國在國際大賽上奪得金獎。然而,十幾年前一次病后,他的手就一直抖動得厲害,再也沒有做過船點。4年前,董嘉榮獲邀參加江蘇蘇州首部以非遺為題材的紀錄電影《天工蘇作》的攝制,他高興得一宿未眠,重新拾起老手藝。

    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非遺處處長李紅介紹,2014年,蘇州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成為全球“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以此為契機,蘇州市文旅局與蘇州廣播電視總臺合作,推出了紀錄電影《天工蘇作》。90分鐘里,蘇式船點、宋錦、核雕、燈彩、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等9項蘇州傳統工藝先后登場,12位身懷絕技的蘇作傳承人變身銀幕“主角”,展現美輪美奐的非遺盛宴。首映以來,《天工蘇作》已在全國56座城市輪番上映。不久后,影片還將登陸紐約、多倫多、悉尼等全球多地的主流院線。

    古老的非遺藝術與現代的光影技術,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對電影里的非遺傳承人來說,這不僅是一次難忘的“觸電”之旅,更堅定了他們對非遺發展傳承的信心。

    用的是上好的江浙絲綢,扎的是園林亭臺樓閣,畫的是吳門水墨丹青,一排排蘊含著豐富歷史文化的蘇燈將夜晚裝扮得五彩斑斕。電影鏡頭里,年近耄耋的蘇州燈彩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汪筱文沉浸在自己打造的繽紛世界中。但銀幕以外,這個傳承千年的非遺技藝一度瀕危。汪筱文回憶,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蘇州燈彩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此前,整個蘇州能制作高水準燈彩的只有寥寥數人。不過,隨著《天工蘇作》的上映,有不少年輕人慕名而來,附近的中小學也邀請他去講課。如今,汪筱文每個星期的固定講課就有28節。

    而對于觀眾來說,《天工蘇作》如同一座非遺展館,在槳聲燈影間講述著一個個溫馨動人的蘇州非遺故事?!翱赐暌院笙肴ヌK州學手藝,電影能讓更多年輕人熱愛非遺?!币幻^眾興奮地說。

    天津和平區非遺展覽館創新展陳方式

    科技賦彩古韻非遺

    武少民

    創始時間為軸、地點星羅棋布,非遺項目被一一詳細標注……在天津市五大道民園廣場北樓西區二層,和平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鬧中取靜,營造出動靜有致的非遺天地。

    “這3尊銅像是國家級非遺項目的3位奠基人:狗不理包子制作技藝創始人高貴友先生、老美華手工制鞋技藝創始人龐鶴年先生和中國古典戲法傳人王殿英先生……”走進展館,積淀深厚的非遺文化撲面而來。和平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負責人柳芊介紹,展館分為“津味”“醫道”“百戲”“工巧”4個部分,囊括了和平區所有非遺項目。

    “車窗處滾動播放的影片由百余張真實歷史照片拼接而成,置身車廂,感受穿越時空的非遺……”伴隨著清脆的車鈴聲,登上有著百年歷史的“非遺牌”有軌電車,以顯示屏作為窗戶玻璃,上世紀20年代繁華喧鬧的老天津街景一幕幕閃過,百貨大樓、勸業場等多家天津老字號原汁原味呈現在眼前,津味吆喝聲余韻悠長。

    在展覽館非遺“互動區”,觀眾可以通過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沉浸式體驗非遺魅力?!罢褂[以組合圖板、實物展陳、視頻播放、活態演示嵌入等方式和現代科技手段,運用聲光電等表現形式,讓觀眾感受到非遺之美?!焙推絽^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康說,每個人都是非遺的踐行者和傳承者,觀眾認真的臉龐會讓非遺重煥光彩。

    非遺傳承是重要一環。展覽館不定期舉行非遺傳承活動,孩子們會圍坐一堂,聽劉氏雕刻鑲嵌工藝鳥籠、 北方印紐雕刻技藝、手工內活球玻璃瓶制作技藝等非遺項目傳承人,講述非遺故事。選取部分非遺項目,鼓勵大學生結合非遺元素、時代趨勢大膽創新,把大賽產品推向市場;學生們與非遺項目傳承人一對一深入交流學習,激發奇思妙想……非遺文化在傳承中煥發新的生機。

    “近期我們將開展‘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培育小小傳承人等系列活動,比如邀請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合真傳統手工制香傳承人宗兆睿現場制作線香、傳授非遺技藝等,讓大家拉近與非遺的距離?!绷氛f。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 2021在线观看视频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国产精品免费αv视频|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亚洲精品少妇30p| 精品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电影艾秋|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狼人无码精华AV午夜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2022精品天堂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手机看片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国产原创精品 正在播放| 免费看国产精品麻豆|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阿v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大神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