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筆馬良魅力永存
動畫片《神筆》劇照
動畫片《神筆》海報
《神筆馬良》是20世紀中國影響較大、獲獎較多、口碑較好、傳播廣泛的中國故事,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中國明珠。它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激勵和陶冶一代一代讀者,也為一代一代讀者帶來真善美,從中取得為爭取美好明天的信心和力量。
《神筆馬良》的作者洪汛濤先生是苦心孤詣、甘于寂寞的理論家,也是遠見卓識、春風化雨的教育家,是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出版家,更是敢為人先、堅毅執著的活動家。他和新中國一起走來、一起成長、為祖國的文教電影藝術出版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神筆馬良》1955年2月發表在《新觀察》第三期之后,上海電影制片廠藝術委員會的成員認為正適合廠內美術片組制作影片,立即向廠里推薦,很快把童話改編為電影劇本。這部動畫片的觀眾對象是12歲以下的兒童,考慮到特定對象,劇本情節以單線敘述,為了能走向國際,片名力求簡要明確而又給人遐想,簡為《神筆》二字。
根據以上要求洪先生做了相應改動。首先,更為清晰地交代了馬良之所以得到神筆的緣由,強調了神筆是對馬良勤學苦練的一種獎勵,而非意外得寶的僥幸。使電影主題意義更為深刻、更具哲理性。其次,原來童話中寫到統治階級奪取神筆時,先是財主搶奪,后為皇帝搶奪,其意在于使得矛盾沖突不斷激化,但也不免有故事情節的某些重復。隨后把搶寶遭懲的情節壓縮為一次,既精簡了篇幅,更顯得簡潔明了。財主改其身份為大官,并不削弱原來的故事,反而更加深觀眾印象,使作品更具有神異色彩。第三,在電影劇本里,增加了展現馬良愛憎分明的高尚情操的兩個情節。《神筆》這一動畫作品的成功,在于作者創造了“馬良”,創造了“神筆”,也創造了“馬良”和“神筆”的完美結合。馬良運用神筆,神筆幫助馬良,去完成人民的理想事業,具有獨特的藝術品位。
經過各方齊心合力的努力,用了短短半年多時間,20分鐘動畫木偶片《神筆》終于趕在1955年底之前出品。《神筆》走進了那個時代美術電影行業的世界頂尖梯隊里,在短短兩年時間里先后參加12個國際電影節,得到各國觀眾和電影藝術家的好評。在各項國際電影節上,評委們都給予了很高評價,先后榮獲五個國際大獎,國內獲文化部編劇一等金質獎章,是新中國第一部參加國際電影比賽的兒童片,也是百年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獲獎最多的影片之一,它還是中國民族動畫電影的起點和先河,是幾代人美好的集體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