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國家閱讀節,以全民閱讀夯實共同富裕的精神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消除貧困、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創造了世界扶貧史上從未有過的奇跡。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中對“共同富裕”提出了明確的界定和新的要求,其中特別強調,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推動共同富裕,就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提升全體人民的滿足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促進共同富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高度統一的。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發展公共文化事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的一體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如何有效地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我們認為推進全民閱讀是最基礎、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徑。
人類歷史的現代化進程是以篤信“知識就是力量”為前提的,伴隨教育的世俗化、大眾化進程,閱讀的人口數量空前增加,除了學校閱讀,家庭閱讀、公共閱讀也都應運而生,閱讀的普及激活了大眾的智力,拓展了人們的視野,促進了文化的交流,由此產生的巨大動力加速了人類文明的進程,迎來了空前釋放和展示人的尊嚴、激情、個性、博學、才藝和創造力的“巨人時代”,科學家、發明家、藝術家層出不窮,燦若繁星,直接催生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科學革命等一系列的變革。這一點,對于推進我國全面實現現代化的大國夢想,同樣具有極為重要的啟迪意義。
有鑒于此,我有以下幾方面的建議。
第一,建立國家閱讀節,為推進全民閱讀搭建活動平臺。從2003年開始,我在每年的全國兩會上一直在呼吁建立國家閱讀節。我們認為,這不是嘩眾取寵,不是行為藝術,不是可有可無的建議,而是基于我們對于閱讀價值的理解和對于閱讀現狀的認識提出來的。閱讀需要喚醒,需要儀式,需要平臺,就像戰士出征前的宣誓、擂鼓一樣。閱讀是個體生命走向幸福完整的必由之路,是家庭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根基,是理想學校建設與發展的根本手段,是社會改良與歷史進步的主要工具,是民族精神振興與升華的基本途徑,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通道。
第二,把孔子誕辰日作為國家閱讀節的時間。孔子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中國最早的閱讀推廣人。9月28日是孔子誕辰日,把這一天作為國家閱讀節,不僅僅有助于喚醒全民的閱讀意識,也有助于我們紀念這一偉大的萬世師表和終身閱讀學習的典范人物。
第三,進一步推進閱讀公平。閱讀資源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礎,也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閱讀是提升國民素質、縮小社會差距、推進社會公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果不同地區的孩子有同樣好的閱讀環境、閱讀條件和閱讀資源,他們的精神成長就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第四,加強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公共圖書館作為現代公共生活的信息中心,它的免費開放將為我們提供全民閱讀、連續閱讀、終生閱讀的保障。世界圖書館的歷史告訴我們,公共圖書館應當承擔大眾閱讀的領導者和推行者的神圣使命,通過豐富多彩的閱讀推廣活動如推薦書目、讀書報告會、新書宣傳、指導家庭和社區開展兒童和成人閱讀等,對于建設書香社區、書香城市,推動社會的文明進步,具有深遠的意義。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曾說過的那樣:“如果有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樣子。”
閱讀的“共同富裕”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前提。讓我們一起努力,通過設立國家閱讀節等措施,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夯實共同富裕的精神基礎。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