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民閱讀質量 推進文化惠民工程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是新時代國家的一項重大文化戰略,這不僅會使國民素質得到極大提高,國力也必定因之而更加強大。
全民閱讀已多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這幾年,無論是紙質閱讀,還是電腦端、手機端、音頻端以及國內一些相關平臺,閱讀已蔚然成風,而且全民閱讀的習慣也進一步轉向實用、精致、多元。調研中可見,一些城市圖書館、流動小書店,農村文化書屋、閱覽室等,都充分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特別是小書屋大民生,小書屋大文化,書屋已成為農民的好去處,閱讀已成為鄉村一道可喜的、美麗的風景線。
心中有書,腳下才有路。當今世界到處都充斥著空洞的熱鬧和喧囂,而正在成為國民常態化的閱讀,顯得多么重要、多么有價值意義!知識改變命運。從某種程度上說,一個人胸中書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但我們還必須看到,在當今的電子時代,還普遍存在著輕閱讀、淺閱讀、泛閱讀、粗放型閱讀、心靈雞湯式閱讀等。如果長此下去,不僅發揮不了閱讀獨特的功用,更難以提升人們的認識能力和思考水平。
因此,必須切實提高全民閱讀的質量,讓深閱讀成為常態,向經典進軍!經典是在歲月中淘盡黃沙的金子,是時光留給我們最優秀的民族文化和藝術精品,我們閱讀經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邁上更高的臺階。一部部經典作品,給我們內在的影響和力量是非常巨大的。比如,今年春節央視熱播劇《人世間》,講述了個人命運在時代背景下的變遷,讓我們倍覺親切的同時,更深感震撼,這正是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經典的光芒。
建議有關媒體和相關單位,要進一步發揮公信力作用,繼續倡導、組織一些閱讀活動,引導大家樹立經典意識,讀經典,愛經典,從而確保全民閱讀的持久和深入。
文化乃鄉村振興之魂,鄉村振興首先是文化的振興。文化惠民是鄉村文化振興的必由之路,只有切切實實做好文化惠民這項民生工程,才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人富起來,口袋富了,腦袋也要富。在這方面,我們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南陽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視,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無論是繼續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保障機制、“舞臺藝術送基層”、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開展紅色文藝輕騎兵進基層公益演出活動,還是做好“百姓文化云”數字文化服務平臺建設工作、持續開展“出彩河南,歡樂南陽”、“中原文化大舞臺”、“唱響白河”等群眾文化活動,都充分發揮了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惠民是一項需要長期持續深入推進的工程。建議在一些有條件的市縣區,要盡可能將圖書館建設納入“十四五”城市規劃。在這方面鄭州市就做得非常好,近年與城市建設配套新建了不少圖書館。同時,有關部門對之要有長遠設計,要想方設法盡可能多地為偏遠山區培養本地人才,這些本地人才留得下,靠得住,不講條件,甘愿付出,都想把家鄉的事情做得更好。通過免費培訓、進村講座、以老帶新、以師帶徒、定期檢驗等多種方式,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使這片土地上的小樹漸次長成森林,構建起一個全新的文化生態環境。
(作者系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散文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