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以紅色文學推進高校立德樹人工作
    來源:文藝報 | 張凱  2022年01月24日09:16

    教育部印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強調,“挖掘革命文化的育人內涵,實施‘革命文化教育資源庫建設工程’,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復興重任’主題教育活動,組織編排展演一批以革命先驅為原型的舞臺劇、以革命精神為主題的歌舞音樂、以革命文化為內涵的網絡作品;有效利用重大紀念日契機和重點文化基礎設施開展革命文化教育。”紅色文學是作家們創作的與革命戰爭年代等特殊歷史背景相關聯的一種特殊文學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歷史性、人民性,并具有強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紅色文學伴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革命誕生,是中國革命傳統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開展思政教育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將紅色文學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讓大學生感受紅色文學中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偉大的民族精神、抗爭歷史,有利于培育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

    紅色文學的豐富價值

    紅色文學不是脫離當下、束之高閣的歷史文學作品,而是根植于歷史、映射于現實的具有強大時代生命力的作品,是共產黨成立以后那些能夠反映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堅韌不拔的革命奮斗精神的文學作品。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它不僅具有很高的文化審美價值,因其背后的厚重紅色歷史與承載的豐富的紅色情感,也具有巨大的思政教育價值。

    首先是紅色文學的當代審美文化教育價值。紅色文學的創作,由于其特殊的時代背景,創作人常以當時或宏大、或悲壯、或感人的革命、建設場面事件為主要創作題材,記錄了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民族富強最可歌可泣、深切感人的歷史場景,具有極大的審美教育價值。這種審美教育價值的獲得,從理論層面來講,源于這些作品灌注了馬克思主義文藝觀,表現了人民創造歷史的磅礴偉力。紅色文學的興盛,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是同步的,馬克思主義文藝觀成為我國紅色文學萌芽和發展的指南針。紅色文學中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精神內核,也構成了利用紅色文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基礎。紅色文學中蘊含的崇高理想精神和豐富的審美體驗,對當代大學生的高尚審美情操的養成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在物質文化高度發達、功利主義極易滋生的當代,紅色文學是特定時代無產階級先進分子審美取向的再現,其中蘊含的是人們在艱難困苦時期對理想、對美好生活的期望,代表的是中華民族特定的精神審美符號,無疑在當下仍然具有巨大的能量。如毛澤東同志創作的一系列詞作,誕生于山河破碎沉淪的年代,一方面感嘆了錦繡河山的壯美,一方面抒發了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對當代的讀者仍然具有巨大的啟示作用。

    其次是紅色文學的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紅色文學記錄了無數革命烈士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記錄了無數勞模為建設新中國付出汗水乃至生命的故事,其中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都是當代大學生成長路上的寶貴精神財富。推進紅色文學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傳播,對促進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樹立、健康心理素質的養成、美好精神家園的建構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白楊禮贊》中勾勒的北方軍民樸素務實又追求上進的革命精神、《驛路梨花》中解放軍身上偉大的奉獻精神……這些崇高的中國精神無不可以帶給當代大學生以精神的振奮和涵養。同時,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挖掘紅色文學中的思政元素,有助于拓寬思政教育的載體,豐富思政教育的教育形式,增強思政教育理論的說服力。例如,通過講述和演繹紅色文學中那些鮮活的紅色故事、讓學生朗誦那些極具感染力的紅色文學文本等方式,必然可以使學生更深入地感悟其中的紅色精神,最終達到增強思政教育實效的目的。

    創新以紅色文學推進思政教育的路徑

    正如上面所述,紅色文學是在當代仍然具有巨大生命力的文學。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隨著社會觀念的變遷,一些人對紅色經典有一定的誤解,年輕的大學生群體和革命話語背景相分離,數字時代傳媒形式對文學傳播提出了重大挑戰,紅色文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用中面臨著一定困難。推進紅色文學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應用,可從以下幾個路徑進行探索。

    堅守紅色文學的深刻價值定位,發揮紅色文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紅色文學畢竟是一種文學形態,如何提煉、挖掘出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點,構建紅色文學背景下思政教育話語體系,是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首先,高校教師應深入開展紅色文學相關的史料和理論研究,如紅色文學中的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研究、紅色文學中的精神體系研究等等。在此基礎上,應尋找紅色文學價值體系中與當前思政教育理論課內容的契合點,深化和豐富當前思政教育課程體系,將紅色經典元素引入高校思政課堂,傳遞紅色精神,幫助大學生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投身社會主義事業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發揮出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的功能。

    創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豐富紅色文學教育的傳播載體。一是可將紅色文化引入高校課堂,加大紅色文學作品的比重,更好地貫徹高校思政教育的課程理念。二是創新紅色文學教學模式,開展紅色體驗式教學,幫助學生深度汲取紅色文學作品中的審美價值和思想價值。例如,通過朗誦、演繹、品讀、演講等系列方式,變革學生在課堂學習紅色文學經典的方式,通過開展紅色校園活動、開展紅色實踐研學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紅色文學的理解和感悟。三是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以數字互聯網技術助力紅色文學教育。當今時代,大眾審美過程和認知過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學作品的傳播已由早期的書籍、報刊等文本傳播向電子文本乃至視像的融合轉變。移動互聯數字技術的出現使經典文學的紙質傳播在人們追求直觀感受、淺層審美體驗的移動數字時代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頹勢,但電子文本乃至融媒體技術的出現,使經典文學的傳播廣度也得以增大。因此,除了思政課堂教育,創新性地利用數字互聯網技術推進紅色文學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傳播,利用好學習強國、大學生慕課等平臺,或開發高校自有的信息媒介平臺,如微信公眾平臺,引導大學生觀看紅色文學作品改編的數字電影等各種方式,以推動紅色文學教育。例如,近些年出現的革命題材影視劇,生動塑造了革命前輩們的英雄形象,用藝術的手法再現了人們記憶中的紅色經典,并引發了群眾的情感共鳴。教師可有目的性引導學員觀看紅色電影,并由此開展紅色文學教育。

    傳承紅色經典,推動紅色文藝作品的再創作。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在于其本身包含的豐富文化信息和情感內涵,也與它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煥發的新內涵、新生命力有關。高校要充分挖掘紅色文學經典中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讓其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煥發出更強大的活力,這就需要高校文藝工作者、相關協會組織自覺站在傳承紅色文學經典的立場上,用新時代的視角解讀經典乃至創作出更多具有紅色底色又富有時代特征的新版紅色文藝作品。尤其是在當下網絡文藝火爆的背景下,鼓勵大學生在充分尊重歷史和事實的基礎上,創作出一批符合時代發展脈絡的紅色文學、文藝作品,實現紅色文學的現代性轉化。

    (作者系寧波財經學院基礎學院講師)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1024精品免费 |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也|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a播放|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影院|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在线午夜|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免费|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精品一|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久草视频精品在线|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