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故事核心和人物靈魂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第三輯面世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第三輯
劉慈欣 原著
[法]科琳娜·蓓爾特蘭德 主編
[西班牙]愛德華·托倫特 改編
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11月出版
從科幻小說到科幻漫畫的改編,如何提煉情節線索?如何通過簡潔的陳述語言和對話去塑造人物角色、交代硬科幻所承載的科學科技信息?如何通過更好的畫面去呈現場面、人物狀態尤其是科幻場景?
2021年年末,《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第三輯面世,這一輯所包含的4部作品《全頻帶阻塞干擾》《微紀元》《地球大炮》《山》,用豐富的色彩呈現、高超的敘事技巧、明晰的分鏡頭語言、提煉到位的對話語言等,充分展現了科幻漫畫二度創作的想象力和原創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對人類命運反思所同時加強的情感張力,是這一輯漫畫改編的一個突出特點。
劉慈欣一直以來倡導中國科幻文學要關注全人類的命運,《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第三輯收錄的這4篇中短篇小說正是遵循了他所倡導的創作宗旨,聚焦北約與俄羅斯的電子戰、人類滅亡后太空回歸的宏人和人類創造的微人重建地球、科學家通過穿越地心的南極庭院工程為人類在太空中尋找未來,以及人類與外星球機械生命關于智慧生物探索欲望的對話。
漫畫《全頻帶阻塞干擾》以第一人稱“我”敘述故事,這個“我”——俄羅斯列夫森科元帥的兒子米沙,為了俄羅斯取得電子戰的勝利,操縱“萬年風雪號”這個宏偉的太空組合體,精確地撞擊太陽表面的某一點,從而產生強烈的電磁輻射來對地面電子戰造成一定時段的全頻帶阻塞干擾。漫畫敘事主副線并行,主線是北約和俄羅斯的戰事推進,副線是米沙的回憶。漫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來源于現實世界的殘酷:戰場上炮火紛飛,尸橫遍野;在寒冷的土地上俄羅斯士兵用陣亡凍硬的戰友的尸體砌成防御工程;執行“洪水”強大電磁輻射干擾任務的卡琳娜少校用高爆手雷摧毀了自己和包圍她的北約士兵,一個三連頁的大場景展現了手雷爆炸后的火光沖天,直升機上的、地面的北約士兵都被炸得飛起。這本漫畫不斷用畫面引導讀者去反思戰爭:“他把生命獻給了戰爭,而戰爭……是需要犧牲的。人們首先要付出或放棄的,就是感知平實的快樂以及審視萬物之美的能力”,“這些因戰爭而不得不舍棄的能力,才是人類得以生存與發展的關鍵”。
《全頻帶阻塞干擾》的科幻故事以現實戰爭為基礎,《微紀元》中卻觸目驚心地展現了25000年以后人類因為太陽閃爍而導致的滅亡,藍色的地球變成了黑白色的地球。漫畫的第一頁就是全頁的太空場景:“報告,方舟1號即將進入太陽系”。方舟1號和其他方舟一起遠航星際去尋找人類的宜居星,載著唯一幸存的人類回歸地球——他被人類科學家制造出來的“微人”稱之為“宏人”。整本漫畫粉色、快樂的微人世界和黑色、滅亡的人類原居世界形成鮮明對比。微人不光是平均身高只有10微米,和宏人相比物質需求也縮小了十億倍,所以微人的世界里沒有惡意和敵對,“微人共同的信仰就是要讓自己和他人都活得開開心心的” 。在與微人對話中,最后一個宏人開始了“重啟地球”計劃,宏人與微人同辟天地、共創未來。
漫畫《地球大炮》里充滿了緊張且具有沖擊力的場景。開場就是2046年地下核爆炸試驗場,全球無核武化進程開始了……然而,銷毀核武器的同時卻創造了更恐怖的武器,其材料的密度大到可以一直沉到地心,于是“南極庭院工程”就出現了。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漫畫家通過密集的表情特寫、肢體特寫、設備特寫等,通過人物全景、近景的交替出現,來營造工作中的危險和緊張的氣氛。當地心鐵鎳流帶走女兒沈夢的考察船時,總工程師沈淵兩眼流出了白色的眼淚。沈淵在對人類失望之后縱身跳進南極庭院工程隧道;原本因為疾病而選擇冬眠的父親在蘇醒后被前來報復的人推入隧道,卻看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座在同步軌道上環繞地球的超級太空城“地球星環”。少年時的沈淵對科學的快樂向往,和南極庭院工程實施過程中面對巨大犧牲的艱難抉擇、工程完工后目睹人類對南極的瘋狂開采形成強烈反差,科學的倫理思考凸顯出來。
漫畫《山》里主要是兩類場景:地球上的海洋和外星球“泡世界” 。海洋地質工程師馮華北和外星球機械生命薩根相遇在一座9100米的水山上。故事中的“山”成為科學探索高峰的隱喻。在藍色的海洋上,平靜的海面突然被某種引力拉起海水,形成了9100米高的水山,馮華北主動要求一個人向水山游去,他藍黑色的身影在白色的海浪中翻卷。漫畫用跨頁的剪影分格效果呈現了馮華北在海浪席卷中隨波逐流的狀態,直到登頂看到了機械生命薩根。薩根講述了“泡世界”的探險活動,它說:“進化賦予智慧文明登高的欲望是有更深層的原因的,這原因是什么,我們還不知道”,“山無處不在,我們都還在山腳下”。
對比劉慈欣的小說創作,可以深切感受到漫畫二度創作所煥發出來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文字表述的人物形象和場景如何圖像化,這需要漫畫創作者具有卓越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密集的語言流怎樣以最為恰當的方式進行重新編排、提取和提煉,這需要漫畫腳本作者具有能夠直擊故事核心和人物靈魂的靶向能力。毫無疑問,《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第三輯以出色的腳本創作和漫畫創作實現了對原作的升華,大大拉近了原作與讀者尤其是非科幻讀者之間的距離——既為讀者打開了一個無限想象的空間,也使作品引發對人類命運的反思以更加寒冷徹骨的方式刺痛讀者,更有效地達到啟迪世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