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燕趙風骨與慷慨悲歌——2021年河北詩歌掃描
    來源:河北日報 | 郁蔥  2022年01月09日23:58
    關鍵詞:河北詩歌

    河北詩歌有兩種傳統氣場,即燕趙風骨(引申自“建安風骨”)和慷慨悲歌,它們是河北詩歌的骨架和血脈。自先秦始至新詩百年,一代代河北詩人燦若星辰,經典作品數不勝數。尤其是近年來,河北青年詩人在詩歌寫作上頗具活力和創造性,且極具個性特征。他們對詩歌美學價值的認識更加廣闊,既融合了河北幾代詩人的經典元素,又契合當今詩歌藝術的發展,不少詩作都是有高度的標志性作品,好讀、扎實、深厚、讓人心動,已成為他們詩歌創作中階段性的經典。

    由河北省作協主辦的《河北作家》2021年第4期推出了全新欄目“燕趙后詩代——河北80&90后詩人大展”。顯然,這不僅是發表一批年輕詩人的作品,更是具有前瞻性的策劃。編者按中說:“為承繼河北詩歌傳統,推動河北青年詩人群體崛起,此次大展面向河北更年輕的一代詩人,他們均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我們習慣稱他們為‘80后’‘90后’。對一代人采用‘后’的稱謂,正是從‘80后’‘90后’開始被廣泛接受的,因此在本次大展的命名上我們取了‘后’字。‘后’在漢語中亦有‘后起’之意,這也契合了我們策劃的初衷和希冀。這次大展不僅僅是河北新一代青年詩人作品的集中展示,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這是繼‘沖浪詩社’‘燕趙七子’之后河北詩壇又一個具有詩學價值和意義的詩歌現象。”這次大展精選20余位河北優秀青年詩人的作品,陸續在《河北作家》推出,第一輯發表了天天、高英英、董賀、艾蔻、鄭茂明等五位詩人的作品,其意圖很明顯:這是銜接、延續河北詩歌傳統的舉措,是河北青年詩人對詩壇的又一次“集團沖擊”。相信“燕趙后詩代——河北80&90后詩人大展”的推出,必將展示河北新一代詩人的風貌,起到為河北詩壇承前啟后的作用。

    2021年4月29日,由河北省作協主辦的“河北詩歌排行榜”揭曉,這是河北詩歌首次推出排行榜,韓文戈的詩集《虛古鎮》,北野在《民族文學》刊發的組詩《圍場》等十部(組)作品上榜。《虛古鎮》以一座千年古鎮為背景,在自然與鄉情中激活記憶,兼具敘事與抒情多重筆法,將歷史的神秘、生命的覺悟與當下的現實交織在一起,意境遼闊,意蘊深厚;《圍場》以地緣性的集體記憶探入歷史深處,通過草原和天空兩個向度的空間延展,將木蘭圍場建構為一個有呼吸、有記憶的充滿人性與神性的生命體。韓文戈和北野的創作成就之所以突出,在于他們內心的廣闊和審美的高度,這一點在詩歌創作中至關重要。在本次評選評委、詩歌評論家李建周、桫欏撰寫的評語中,充分闡釋了這些作品的上榜理由:《幽燕近作選》即時捕捉從生活現場中生發出的感悟和思索,以詩的想象和語言為之賦形,詩作力求物與意、境與情的統一,畫面感強,詩意幽邃,富有哲理;白慶國《夜里的聲音及其它》以對節令的敏感和對夜的聲音、光亮以及色澤的觀察,將生命拖曳進一個關于曠野、草叢、泥土、莊稼的空間,融質樸的情感于精神原鄉式的探詢之中;孟醒石的《螺旋紋》從生活現象入筆,直面自我感覺與生存狀態,以飽滿的意象發掘現象背后的意義,在與現實邏輯的抗爭中彰顯出人的主體性,感情熾烈,直抒胸臆;辛泊平的組詩《黃昏所見》對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片段進行重新組合,情感被隱匿在節制的語言內部,賦予個體生命在逼仄的生存空間一種沉寂而又充滿力度的突圍方式;宋煜的《如今》以類似古典比興的手法,發現日常場景和慣常事物背后蘊含的意義,語言樸實,詩意雋永,節奏舒緩悠揚,仿若一曲生活的詠嘆;施施然的組詩《佛岡夜飲》不同于流行的游記類詩歌,這組詩中的自然風景被視覺捕捉、被語言激活,通過語言的結構直抵生命內部,顯示出詩人處理多種詩歌題材的能力;林榮的詩集《攀到高處聽月亮》(花山文藝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用精短的篇章拆解現實,飽含一位知識女性對生活的思辨、批判和詰問,以詩的形式重新命名與解構生命的價值;畢俊厚的詩《寂靜》以對日常生活細節的捕捉和反向書寫,呈現對苦難眾生的同情與憐憫,通過生存經驗和生命經驗的引渡,完成個體生命對流俗生活的抵抗與超脫。這些上榜作品,代表了當年河北詩歌創作的基本水準,其中有成熟的詩人,也有更為年輕的新一代詩人,展現了河北詩歌大氣、凝重的風貌。

    2021年3月,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詩人散文”叢書》(第二季),并于3月31日在北京舉辦首發式。這套叢書2020年初出版了第一季。叢書每年精選國內7位杰出詩人的散文作品,河北兩位詩人的散文集分別入選了第一季和第二季。2021年12月,《“詩人散文”叢書》(第二季)入選河北省2021年優秀出版物。《“詩人散文”叢書》出版之始就展示了它的經典性和獨特性,詩人們的散文作品視角獨到,語言富有詩意,對事物的感知敏銳而深邃。花山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郝建國認為:在當下的中國文學界,詩人的散文寫作呈現方興未艾之勢,越來越多的詩人積極投身散文創作之中,作家們對“詩人散文”的認知和重視逐漸增強。出版者更是在編輯、裝幀上煞費苦心,表達著打造出版品牌的強烈愿望。詩人霍俊明作為主編之一在《總序》中指出“詩人散文”是應對“寫作難題的絕好策略和路徑之一”,并且開宗明義:“‘詩人散文’是一個特殊而充滿可能性的文體,并非等同于‘詩人的散文’‘詩人寫的散文’,或者說并不是‘詩人’那里次于‘詩歌’的二等屬性的文體。”詩人“能夠在散文的表達中找到不屬于或不同于詩歌的東西”“更能凸顯一個詩人精神肖像的多樣性”。詩人商震憑借他多年的職業素養,根據這套叢書日漸擴大的影響力,預言《“詩人散文”叢書》到第四季、第五季將從一個文化出版個案成為頗具號召力的文化品牌,“詩人散文”將以自身獨特的品格和氣質成為中國文學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2021年適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河北日報》《詩選刊》《當代人》等報刊開辟了慶祝建黨百年專版或專欄,刊發河北詩人作品。相較以往的主題詩歌寫作,今年的作品逐漸擺脫表面化、同質化的吟唱,更多注入了詩人們對歷史、政治、社會的深層理解。如呂游的詩句:“像濟世的燈,把一腔熱血化作無盡的光明/明亮地照耀人間,卻從不自以為是/壓彎身子,如原野上的稻谷……”(選自《詩刊》社編選《初心、紅旗與新征程——新時代詩歌優秀作品選》)。再如慶國的詩句:“看到了箭鏃浸透了鮮血/看到了烽火臺煙火彌漫/看到了那根久遠的木/那根木在狂野的黑暗中暗淡,無著/但它存在/但它生而不息/木里有先人第一次鉆木取火的刻痕/第一次,第一次就是火種/為了永不熄滅……”(《河北日報》文化周刊“布谷”版)。

    2021年河北詩人有眾多高質量的詩集出版。韓文戈的詩集《開花的地方》(花山文藝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囊括了韓文戈1987年至2021年間寫作的詩歌。這是一部高品質的詩集,我看中韓文戈詩中與生俱來的抒情性——對自己本土和心靈的內在的抒情,尤其是對自己歸屬地的抒情特質,這在韓文戈的作品中是一以貫之的。他的詩歌無論多么理性,卻總能用感性的、純粹的詩意表達出來,語言功力超常且出色。詩人的寫作一定有自己的根基,中國社會的結構是獨特的,這樣的社會在血脈和溫情之中,融匯著許多習慣、規矩和道德約束,維系著一個地域的興衰和繁盛。在這樣的社會里,無論院有多深、墻有多高,人們的情感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加深,如同一片土地一樣,有著自我調節、自我修復能力,有著自愈能力,在社會的無數次變遷中,形成了這個地帶的規律性和可靠性,成為支撐這片土地根基的一種精神符號和圖騰,也成為韓文戈詩歌作品中最具厚重感和經典性的那一部分。另外一部值得提到的作品,是河北詩人、評論家趙曉芳的《“燕趙七子”詩歌評與譯》(九州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河北師大文學院教授李浩評價:“以才華閱讀才華,以靈性喚醒靈性,以學識和智慧解析詩和詩人,詩人趙曉芳的研究成果《“燕趙七子”詩歌評與譯》顯得重要而及時,它是一種彰顯也是一種有益的‘彌補’,彌補河北詩歌對青年詩群研究上的不足。同時,趙曉芳采用的坐標是經典性和全局性的,正因如此,它的價值和意義才更值得我們思忖、尊重。”2021年,河北詩人晴朗李寒翻譯的阿赫瑪托娃詩集《我學會了簡單明智地生活》(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瓦季姆·萊文兒童詩集《雨中漫步》(重慶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阿列克謝耶維奇《最后的見證者》(中信出版集團2021年8月出版)相繼與讀者見面。翻譯作品在河北詩歌界一直是弱項,晴朗李寒系列翻譯作品的出現,扭轉了這個局面,使河北詩歌與外界的交流更加直接和廣泛。孟醒石詩集《封龍獲鹿》(百花文藝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收錄了孟醒石組詩《藏鋒》《天書》以及新近創作的詩歌共計一百余首。在這些詩歌作品中,孟醒石試圖避開虛假的抒情,努力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拓寬詩歌的表達范疇,與歷史和未來進行對話,讓萬物在詩歌中生長,用“超寫實”的畫筆,對故鄉、他鄉、青春、愛情、命運等進行多維度闡述,呈現符合時代特征的藝術性。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苗雨時《河北當代詩品百家》評點了116位河北當代詩人,每人選詩1至5首,絕大部分河北實力詩人都被囊括其中。書中對于年輕詩人和女性詩人的關注與觀照,體現了苗雨時宏闊的視野與廣博的閱讀,也體現了他對于詩歌多樣化的尊重。寧延達的詩集《在徒勞的房間里》(上海文藝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是描寫詩人在城市生活中的日常點滴的詩歌作品集,記錄了一個城市青年從青澀逐漸走入從容與堅定的心路歷程,是一部可讀可感可收藏的佳作。保定詩人易州米近年來注重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詩集《易水的溫度》(花山文藝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入選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2021年河北詩人發表了眾多作品,東籬在《北京文學》發表了《贊美詩》,陳德勝在《詩選刊》發表了長詩《小莊扶貧記》,蘇小青組詩《它們的信》、李南組詩《致敬讀者》在《當代人》發表。石英杰《浮云之下,河流繼續往前奔》、馬蘭《感恩書》、李潔夫《我的愛不緊不慢正好一生》都是較為優秀的作品。海蓮、于力、白蘭、胡茗茗、寒城、天嵐、冉子、立杰、薛茫茫、梧桐雨夢、青小衣、王琦、薛梅、晨陽、白月霞、阿平、謝虹、王克金、霜白、清夢、祝相寬、阿步、趙旗、姚星言等也屢有作品發表。承德詩人吳曉娥在《霧靈山十二首》中寫道:“山讓她有根/是她心中的佛”。談到承德詩人,2021年承德詩壇欣喜地出現了詩歌新生代群體,裴福剛、黑籬、趙妮妮、孫苜苜、谷粒、印青、石硯琴、宋美杉、徐秋子、張明豐、風鈴子等,作品在《詩刊》《青年文學》《星星詩刊》等刊物發表。他們區別于風氣中的詩歌寫作,不油膩、不急躁、不盲從,不蜚短流長,堅持自己的寫作信念,是承德詩歌寫作的新氣象。邢臺青年詩人四四、阿色、柳子、代紅杰、李唱白也有不俗的表現。新詩人的出現,前幾年在唐山、衡水、保定、邯鄲、滄州的詩人群體中就屢有顯現。此外,2021年度群眾性的詩歌創作也日趨活躍,在河北省總工會舉辦的河北省職工文化“五個一”精品創作大賽評選中,一些基層作者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成熟度,獲得了較高獎項。這些作者大部分在生產一線,他們把自己的生活融入更多詩意,作品充盈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讀了讓人欣喜。

    2021年,河北的詩歌之果是豐碩的。但愿在新的一年,我們能與更多詩意相遇。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免费观看网站| 色欲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日韩精品福利在线| 99国产精品自在自在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模特私拍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综合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 精品福利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久久久精品A片|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田中瞳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乐下载|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17|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500av大全导航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久久九九99热这里只有精品|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青草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 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竹菊影视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