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要有貼近生活的煙火氣
當前,網絡文學產業已經進入轉型期,從蠻荒的流量拼殺時期進入深耕精品化創作的時代。網絡作家要順勢而為,積極應對。
從創作原動力上,網絡作家要正本清源、堅定理想,回歸創作初心。網絡文學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文學愛好者將自己的文學作品通過BBS論壇等載體進行發表,免費向論壇網友進行分享,尋求共鳴。因此,早期的網絡文學作品對藝術性有較高追求,創作者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只是通過網絡渠道撰寫文章、發布文章,完成創作自我表達的同時,也實現與網友交流探討的目的。
然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網絡文學產業越發成熟,讀者數量不斷增多,付費閱讀、版權銷售等盈利模式為網絡作者帶來不菲的收入。于是網絡文學的創作原動力發生改變,從“自我表達、大眾分享”變成“服務讀者,贏得更多流量,賺取更多的報酬”。
相比傳統文學,網絡文學具有作品和商品的雙重屬性,這使得網文更加貼近市場,也更容易通過后續文化產品的開發,帶來更高的社會傳播力。然而,部分網絡作者屈服于金錢,沉溺于“流量思維”,這就喪失了初心。網絡作家應該有崇高的理想,用思想深刻、清新質樸、剛健有力的優秀作品,給讀者以精神和審美的滋養。
從創作目標上,網絡文學應由“虛”到“實”,走入人民的實際生活之中。如今的網絡文學類型多樣,題材多變,還出現了跨專業、跨學科式的題材融合新風向。然而,網絡文學不僅要九天攬月,也要回落人間,不僅要有飛天遁地的腦洞,也要有貼近生活的煙火氣。
沒有生活的創作,是懸浮的,是脫離實際的。即便是玄幻文、科幻文,哪怕構建了全新的世界觀,但對于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的描寫,依然脫不開對生活的觀察,對人生百態的經歷與感悟——而這恰恰是宅家碼字、日更上萬字的網絡作家所欠缺的。
網絡作家也不能只盯著看似瑰麗的虛幻世界而忽視現實題材創作,更不能永遠待在舒適區,為了追逐人氣而被禁錮在某一特定題材,不斷地重復自己。網絡作家要勇于面對現實題材,書寫新中國的偉大發展進程,書寫當下人民為實現美好生活而不斷奮進的壯闊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