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文化強國 集智影視建設 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第二十一屆年會召開
12月4日,以“面向文化強國:中國影視的新理念與新格局”為主題的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第二十一屆年會成功舉辦。本屆年會由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與浙江傳媒學院聯合主辦,浙江傳媒學院、學會秘書處、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課題組承辦,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線下設中國傳媒大學和浙江傳媒學院兩大會場。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等300多所高校的50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圖 1中國傳媒大學線下會場嘉賓
圖 2浙江傳媒學院線下會場嘉賓
開幕式上,學會原會長、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胡智鋒教授從服務、交流、創新三個維度對學會38年來的發展歷程進行了回顧,總結了學會的工作經驗,表達了對學會新班子的殷切期待。浙江傳媒學院黨委書記楊立平教授介紹了浙江傳媒學院在影視教育、影視實踐上的基本情況。學會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丁亞平研究員回顧了學會的過往成就,從四個方面概括了第二十一屆年會的籌備過程,并在最后向大家介紹了本次論壇主題設定的初衷。開幕式由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傳媒大學研究員張國濤擔任主持。
開幕式后,第十四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的主題論壇環節開啟,6位專家學者圍繞“面向文化強國:中國影視的新理念與新格局”主題,從不同的專業領域、層面做出精彩發言。主題論壇由學會副會長、西北大學張阿利教授主持。胡智鋒教授作了題為《融合背景下傳媒藝術生態之變局》的演講,從新語境、新樣態、新問題、新動能等維度論析了傳媒藝術生態變局,指出技術融合、媒介融合、文化融合是當前傳媒藝術生態變局的重要語境,日?;幚?、現代化展示、開放化對接是傳媒藝術生態變局的基本理念,當前傳統傳媒藝術面臨著價值觀、審美觀、藝術觀層面的新挑戰,新興傳媒藝術則遭遇了“流量明星”“飯圈文化”等新癥候,文化自信、文化強國、文化創新是傳媒藝術生態變局的新動能。
學會原副會長、教育部戲劇與影視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周星教授梳理了中國影視發展的四次高潮,認為中國影視高潮的創作方向要呼應時代,也要超越時代。他指出,當前中國影視主要有兩種形態占據主流:一是國家宏大主題和時代潮流的呼應呈現,二是當代人的生活情感和不斷增長的美好愿望的細致表現,但顯然該到了更為拓展的階段,要超越時代局限,適應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互聯網時代的變化、高科技時代的變化。浙江傳媒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徐小洲在比較分析南加州大學、紐約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提出“強基礎、跨專業、國際化、促合作、重應用”是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當前中國電影走向世界面臨三大挑戰,即國際化電影人才嚴重匱乏、電影創作理念與技術存在差異、電影作品創作主題的文化差異,中國電影教育改革要明確目標、建強隊伍、改革教學、優化課程,謀劃中國電影教育新格局、把握國際電影市場風向標、培養國際化電影創作經營人才、掌握國際電影作品創作規律、創新國際電影研發機制。學會副會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媒體融合發展司原司長楊杰探究了影視技術的趨同以及互聯網發展對媒體產業的影響,回顧了網絡寬帶、智能終端、視頻應用的發展歷程,總結了超高清電視技術、超高清音頻技術、沉浸式視頻、VR/AR/MR視頻的特點,并以湖南衛視《舞蹈風暴》和河南衛視《唐宮夜宴》系列節目為例,分析了高新視頻技術助力文化強國建設的現實路徑,前者創造性地采用時空凝結技術定格風暴時刻,給觀眾帶來視覺沖擊,后者以新科技賦予作品感染力,運用AR/VR/MR技術,結合虛擬場景和現實舞臺,讓觀眾感受到視覺奇觀,讓技術本身也產生靈感。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陳旭光認為,新主流電影以主流文化、國家文化為主導,融合青年文化、平民文化、商業文化等多種文化和社會意識形態,生產出一種新型、跨媒介、主流性文化空間。進入第三發展階段的新主流電影貢獻了兩種“空間生產”模式,即新農村“空間生產”與戰爭歷史“空間生產”。新主流電影不負眾望,留下諸多需要“接著講”的經驗,對主流觀眾、復雜分眾和多元受眾市場的尊重,體現了開闊的胸懷,多元、包容、開闊的藝術精神和文化氣度。此外,還需對新主流電影的“工業美學”進行反思,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愿景。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傳媒大學科研處副處長張國濤研究員認為,面向文化強國,中國影視須回應的三個時代命題:如何迎接新發展階段、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當前中國影視身處重要的轉型升級階段,面臨受眾消費變遷、新冠疫情影響、政策從嚴從緊、資本熱情銳減等挑戰,存在大而不強、多而不精、庸多新少、內強外弱等問題,中國影視高質量發展路徑在于,從問題意識出發發現“問題單”,全面貫徹高質量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擴大、刺激、創造受眾需求,強化供給側改革,實現精品化生產,工業化、主流化、產業化、本土化。
經過不到三個月的征集,第十四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共收到論文投稿200余篇,經遴選共入圍171篇,并制成論文集。本論壇開設了16場分論壇,此外還特設有2個專場論壇(院長論壇、學科建設論壇)、1個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開題會和1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階段性成果匯報會。20場論壇共有210余人次進行發言,學者們就文化強國背景下的新文科與影視教育、傳媒藝術發展、中國電影學派建設、影視敘事藝術與新媒體藝術研究等專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與學習。
12月4日晚,中國高校影視學會2020-2021年度學術成果、影視作品推優活動暨第十四屆“學會獎”、第十屆“學院獎”頒獎儀式也如期舉行。第十四屆“學會獎”共入圍作品197部(篇),其中專著35部、教材24部、調研報告7篇、論文95篇、評論36篇。第十屆“學院獎”分劇情作品、紀錄片、動畫-數字媒體作品、短視頻、聲音作品等單元,共入圍作品333部,其中教師組作品134部、學生組作品199部。所有獎項名單在云端揭曉,北京主會場、杭州分會場的嘉賓向在場獲獎者頒獎,其他獲獎者在線上分享了這一時刻。
據悉,中國高校影視學會2022年第二十二屆年會暨第十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將在南京舉辦,由南京大學承辦。2023年年會由北京電影學院承辦,花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