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純真與溫情
《高小寶的熊時代》是詩人高凱回顧自己童年時代的一部回憶性的作品。這部作品用詩歌將一個個童年事件銜接在一起,將詩人高凱的童年史以詩意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那些自然、純真與溫情的敘述讓讀者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與純真。
這是一部成長之書,用寫實的方式記錄了一個名為“高小寶”的孩子的成長經歷。兒童散文與成人散文有著某種質的區別,對于書寫童年經驗的兒童散文,有的內容和情節不一定與作者的童年生活完全重疊,可以加入適當的想象和補充。因此,兒童散文中的主人公即使是散文的作者,也能對回憶的內容作出一些概念性的概括和表達。在寫到童年記憶的時候,作家立足于兒童的本位,用詩歌來講述高小寶童年時代的生活環境、鄉土人情,童年趣事,在字里行間中透露出隴東黃土高原風土人情的自然淳樸之美,純真之美以及溫情之美。
高凱是一位具有鮮明地域色彩的西部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現代鄉土詩人。作為一位鄉土詩人,在他的詩歌里,具有濃濃的鄉土氣息和地域經驗。他的詩句能夠讓人切身感受到隴東黃土高原上人文地理的自然和淳樸。
其中詩人在講述自己童年故事、童年經驗時,常有關于家鄉景物、風俗的描寫。在“一道閃電與一架彩虹”這一章中,詩人就描述了自己生活的隴東黃土高原的地理風貌,這里溝壑縱橫,有川、谷、塬、巒等獨具特色的黃土地形風貌。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下,形成了窯洞這樣一種古老的、獨特的民居。作家不刻意地尋根,但因書寫真實童年而處處表現著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聯系。在這里,作家的文化之根就生長在隴東黃土高原上,作家筆下的隴東黃土高原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一眼泉水,一伙鄉鄰無不具有農耕文明特有的自然、淳樸之美。
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即兒童文學的基本審美特質或藝術品性。根據兒童文學描寫的內容和表現形式看,兒童文學的審美特質主要表現在純真、稚拙、歡愉、變幻、質樸等方面。純真時代大概是所有人都經歷過的時代,高小寶的熊時代就是高小寶的純真時代,高小寶的“熊”性本質就是純真,是美好的、純粹的、童真的。在熊孩子高小寶的影子里,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童年的一些“熊”的影子,也可以看到上世紀鄉土中國里和高小寶同時代的千千萬萬個孩子的童年。通過作家一個個回憶性的小故事,讓讀者感受到了兒童純潔真誠的人性美。這種纖塵不染的童真是兒童生命中固有的品性,從而也構成了兒童文學作品純真美的客觀源泉。
作家對童年故鄉是飽含溫情的。故鄉的窯洞,是高小寶出生的地方,隴東黃土高原是高小寶童年成長的載體,故鄉那條高小寶曾經埋藥的小路也承載著許多關于高小寶童年的記憶,就連故鄉的老鷹和小雞都是高小寶童年的一塊碎片,這些碎片共同組成了高小寶童年成長的背景圖。而這背景圖的底色絕對是黃色的,因為故鄉的土地是黃色的,土黃色的黃河是黃色,勞動人民臉朝黃土背朝天,所以人也是黃色的,作者對童年故鄉的回憶也是溫暖的黃色,充滿著溫情。因此,《高小寶的熊時代》是詩人穿過時光隧道和童年時代高小寶的一次對話。正如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所說的:“一個作家,絕不會與童年一刀兩斷。他會從中汲取一切。”率性純真的高小寶就是作家對童年的一次回味,對初心的一次追尋。如果說大地色是詩人整部作品的底色,那么溫情則是整部作品感情的基調。
(《高小寶的熊時代》高凱/著,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