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影融合發展規律和模式”主題沙龍圓滿結束
關鍵詞:科影融合
9月12日,由中國科幻研究中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和南京工業大學承辦的“科影融合發展規律和模式”主題沙龍以線上形式順利舉辦。本期沙龍由山東大學副教授李巖和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付昌義主持,來自上海、重慶、南京、杭州等地的多位高校教師、專家學者就相關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院長王方教授從影視的起源、科普影視與科幻影視的區別及聯系、科影融合未來發展的趨勢等角度分享了自己在科影融合方面的理解,認為未來科影融合應朝著科技與影視、游戲及互聯網合作與共融的方向發展。重慶移通學院釣魚城科幻學院張凡院長以“科幻國漫的歷史性機遇”為題,分享他對國產科幻動畫影視的展望,指出國產科幻動畫影視作品要加強中國特色的融合,避免同質化、物化女性、技術不達標等問題,力爭推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秘書長、上海睿宏文化創意總監葉劍以自己參與開發的多部4D科學電影為案例,強調科影融合一定要注意結合科學性與藝術性,好的科學電影一定要有專業科學顧問來把關。阿優文化科技公司創始人馬舒建以“科影融合在兒童作品中的創作難點”為題,指出要在確保科學知識正確的前提下,通過動畫等藝術表現手法,形象、直觀、有趣地開展科學知識傳播,幫助兒童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念,激發兒童求知欲、探索欲。江蘇省科教影視協會秘書長張學超從人才、內容、觀念等角度,指出了科影融合應注意的問題,并以江蘇省科教影視協會開展的公益科普作品競賽和大學生科學影像基地為例,分享了如何做好科影融合具體工作。
在圓桌論壇環節,針對參會人員提出的具體問題,各位專家分別進行回答,并就科影融合的具體形式、經典案例、政策支持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