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我原來也以為,我是足夠了解父親的。 向迅:我們該如何書寫父親?
    來源:北京晚報 | 向迅  2021年09月10日15:59

    《與父親書》向迅 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作者向迅給父親的手寫信

    新書《與父親書》出版后,受到不少同行和媒體朋友的關注。在分享會和訪談中,我談到不少與這本書有關的事情,但我從未透露一個秘密:這其實是我寫下的第三部關于父親的書稿。至于為什么沒有透露,可能是朋友們沒有問及這個話題,也有可能是我刻意隱瞞:我不太愿意承認,在此之前,我寫過兩部失敗之作和諸多練筆之作。

    漫長的練筆期

    追溯我寫父親的最早時間,已不可考,但對第一篇像模像樣寫父親的文字,依然印象深刻。那已是十八年前的舊事了。那會兒,我剛上大學,而且做著不切實際的作家夢。恰逢三個文學社聯合舉辦一個面向全校學生的征文大賽。我斗膽寫了一篇,鄭重地投進收稿信箱,沒想到張榜公布獲獎名單時,我的名字排第一個,一時“名聲大噪”。

    這篇獲獎文章就是寫父親的。在這篇不太成熟的習作里,我寫到二十年前的冬天,正值壯年的父親帶領我們一家人在一塊荒地上修建水庫的事情;寫到次年春天,他乘坐三天三夜的綠皮火車到烏魯木齊謀生,結果沒過多久,便在一個意外事故中受傷;還寫到他在鎮上送我乘車時,我在布滿污漬的車窗里偷窺他僵硬而又略顯佝僂的背影。

    十年前,我在《草原》雜志發表了散文《等候父親回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篇散文成色不足,但它是我真正意義上書寫父親的開篇之作。事實上,它也只是記錄了一件小事:我們焦急地等待外出謀生的父親回家過春節。其中一個情節,我在《與父親書》這本書中也有提及:在我們的千盼萬盼中,父親終于趕在母親生日那天回來了,但因他沒有帶回我們的學費,被母親趕出了家門。

    我記得,一位十分關心我的長者讀了這篇文章之后,提出了一個疑問:這樣的事情,在真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他的意思是,母親的舉動,有違常情。我當年沒有進行任何辯解。現在,我覺得有必要回應一下:這便是父親面對的真實生活,也是我們面對的真實生活。

    偶爾回想這一事件,我也覺得母親理虧。但我們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事實:當年最期待父親早日回家的,其實是母親。正是父親回家的那一天,母親帶領我們到鎮上趕集。每每有中巴車在塵土飛揚的集市停下,她都會踮起腳,伸長脖子,在下車客中搜尋父親的身影。

    兩次失敗的寫作

    二〇一三年,我決定為父親寫一本書。在隨后的一年多時間里,我先后寫下了《冬天的事業》《非虛構的父親》《父親的江湖》《一個人的戰爭》《父親的花園》等五篇散文。二〇一四年秋,我在北戴河學習期間,整理好了書稿,并寫下了一萬余字的自序——《父親是個偉大的“小人物”》;回長沙后,我又趁熱打鐵寫下了六千余字的后記。

    真是寫得順風順水啊,沒有遇到一丁點障礙。這也是在《與父親書》即將付梓之際,責編李婧婧女士命我寫一篇自序時,我竟不假思索地告訴她“我擅長寫自序勝于寫文章”的原因??赡睦镏?,兩千余字的序言,我竟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完成。真是此一時彼一時也。

    二〇一四年底,我離開長沙,到蘇北的一座小城謀得了一份堪稱理想的職業:專業作家。終于有大把時間了。回頭看這部書稿,覺得只是寫出了一些浮光掠影式的粗鄙印象,并不能把我的父親與千千萬萬個父親區別開來,于是計劃以他在這片國土上“南征北戰”的經歷為主線,寫一部長篇非虛構作品。

    正式動筆,是在二〇一五年早春。那是新生活的開始。我至今記得,那時乍暖還寒,可窗外的兩棵紫葉李,早已是繁花滿樹,空氣中彌漫著迷人的香氣。

    而也正是這年三月,父親的身體開始出現不適,反復咳嗽和低燒。最初以為是感冒,后來中醫診斷為“氣”之郁結,在衛生院胡亂抓了一些藥,總不見好。五一勞動節期間,我回了一趟老家,見到被頭痛病困擾的父親,陪他去縣人民醫院檢查。沒想到這是噩夢的開端。

    三個月之后,父親在武漢同濟醫院被確診為肺部惡性腫瘤患者,生存期只剩下兩年。實際上,父親在第二年六月就離開了我們。

    二〇一五年九月到次年五月,我不間斷地往返于江蘇和湖北兩省之間。在這極其短暫的大半年時間里,我目睹了父親一點點在我們生活中消失的全部過程。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殘忍的過程,希望破碎的過程。當然,這也是一個被動成長的過程。

    在此期間和在此之后,我一直在創作這部長篇非虛構作品。我試圖把我看到的一切和想到的一切都記錄下來,呈現一個真實的父親,但最終不得不放棄。

    原因有三:我對前面寫下的部分并不滿意;一些事情我還沒有足夠的勇氣面對;我還不足以了解父親——這一點,我早在二〇一四年為第一部書稿寫下的自序里,就有相當清醒的認識:

    我原來也以為,我是足夠了解父親的,這個心高氣傲、脾氣暴躁卻又越來越好脾氣的男人,但在寫作的過程中,我才沮喪地發現,他對于我,完全是一個陌生的人,我無法走進他的內心世界,亦無法回想起更多溫暖的細節。我們可以分享他的喜悅,卻不能分享他的悲傷和孤獨;我們所知道的關于他的故事,只是他全部人生的冰山一角。

    我在這篇自以為是的自序里,分析了原因:

    最重要的一條莫過于“我們成長的過程,其實是逐漸遠離父親的過程”。我們從他的身體里走出來,不斷與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相遇,然后又與他們一一揮手告別,最終離他越來越遠。

    “吾若不寫,無人能寫”

    雖然有過這兩次失敗的寫作——第一次是方向不明確,第二次是蓋了一幢爛尾樓,但我從沒有放棄想要為父親寫一本書的愿望。對我而言,這是不得不寫的一本書。正如馬來西亞作家黎紫書所說,“吾若不寫,無人能寫”。

    我清晰地記得,二〇一六年七月中旬的一個日子,就在我拿著父親的身份證到派出所辦完銷戶手續以后,一股巨大的無法抑制的悲哀忽然涌上心頭;同時涌上心頭的,還有一部廣為流傳的中篇小說的篇名——“世間已無陳金芳”。

    我恍惚著邁出派出所辦證大廳的大門,七月猛烈的陽光潑我一身。我打了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

    那是我有史以來最艱難地一次回家。想到父親的姓名、年齡、出生日期和住址被咔嚓一聲注銷,我就感到無言的悲傷,好像他根本不曾來過世界;想到從此以后,我回老家時,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再也聽不見他的聲音,我就不禁潸然淚下。

    我在后記中陳述過此時的心境:我不能忍受父親與那些散落鄉間的祖輩一樣,就這樣從我們的生活中,從我們的記憶里,從這個世界上悄無聲息地消失——“好一似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我必須得做點什么。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父親一生的故事書寫下來。我要讓父親在一個遠比記憶可靠的地方活著。正是受此愿力的促使,我先后創作出了記錄父親肉體和精神上發生巨大變化的《獨角獸》和反思他與母親婚姻關系的《巴別塔》兩篇散文。

    在創作這兩篇散文乃至整本書的過程中,我遇到一個十分棘手的寫作倫理問題。前不久,我在一個訪談中談及這個話題:

    我們該如何書寫自己的父親?

    寫作父親的方法

    囿于道德倫理隱形的影響和制約,大多數中國作家寫就的關于父親的文章,都只是寫出了一部分父親,而把另外一部分父親藏了起來,或者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其進行了美化和修飾。我們所看見的那個父親,并非一個完整的父親,或者說完全真實的父親。

    我們或許已經習慣了某一類的父親形象,至少是慈父形象吧。但如果我寫出了父親在日常生活中刻意隱藏起來的部分,寫出了他非英雄的一面和非光彩照人的一面,寫出了他不為人知的精神秘史,寫出了一位陌生的父親,會不會受到來自他人道德上的責難?

    我的選擇和決定得到了同行的認可。作家李修文先生評價說,“這本書的迷人之處還在于,作者承認父親的失敗,承認父親的膽怯、驚慌、恐懼,承認父親所遭遇到的生命的阻隔與中斷,甚至他去觀察父親,父親是蜷縮著、恐懼著的,有大量這樣的細節描摹?!?/p>

    另外一個問題是,我們對父親的書寫,是建立在記憶基礎之上的,可我們原以為堅實可靠的記憶,早已被時間之河沖撞成一塊塊碎片,散落于天涯各處。而現在,我們需要把記憶碎片打撈上來,根據線索,對它們進行一一辨認,再像拼湊地圖一樣把它們拼湊在一起。但誰能保證,我們在拼湊地圖的過程中,不會出一絲差錯?

    這項工作,無異于對消失的夢境進行再造。我一直對《盜夢空間》這部電影贊賞有加。原因在于,它觸及到文學創作的根本性問題。要讓一個人進入到你創造的夢境而不會產生絲毫懷疑,甚至是潛意識的懷疑,這就要求作為造夢師的你無論是在對宏觀空間的構造,還是對局部細節的處理上,都具備叫人無懈可擊的本領。

    事實上,文學創作就是造夢。而作家就是造夢師。

    收入書中的《鼠患之年》和《時間城堡》兩篇文章,便是我對記憶的再造,或者說對童年夢境的再造。我在書寫的過程中,模糊了時間的界限,營造了一種陌生的氛圍。書出版后,不止一個讀者提到,他們在兩篇文章里讀到了加西亞·馬爾克斯和布魯諾·舒爾茨的味道。我對此不打算反駁,誰叫他們兩位都是我極其喜歡的作家呢?

    這里面也涉及到一個創作理念的問題:我渴望創作出那種不太像散文的散文,甚至是四不像的文章,也即于堅老師在推薦語中所說的那種超越小說與散文或“更模糊更不確定的東西”。

    “這只是一個開始”

    書出版以后,我長舒了一口氣。不是我覺得可以對父親或者說對自己有所交代了,而是通過這本書的寫作,我重新認識了父親,理解了父親,正如好幾位青年評論家所說,我與父親達成了和解。以前,我只是一味地覺得父親脾氣不好,教育方式不對,但現在,我理解了父親之所以成為我們看見的那位父親,多是被現實生活所迫。

    有意思的是,我的朋友,青年詩人麥豆先生讀罷此書,撰寫了一篇評論。文章結尾,他這樣寫道:向迅在《與父親書》中向我們展示了父親的諸多側面,但要詳細了解父親的歷史,特別是社會學意義上的立體的父親形象,還需要寫出父親更多的故事。向迅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在后記中寫道,他對父親的書寫“義務尚未完成”。

    我讀到最后一句話時,下意識地愣了一下,于是翻開《與父親書》的后記,逐字逐句閱讀,竟也沒有找到“義務尚未完成”這句話??磥碓娙说难赞o是不可信的,哪怕他標注了雙引號。雖然這句話純屬詩人杜撰,但他的直覺是對的。《與父親書》的出版,不代表我已完成對父親的書寫。這只是一個開始。我還有許許多多關于父親的故事要講。

    【作者簡介:向迅,1984年出生在中國鄂西,中國作協會員,已出版散文集《誰還能衣錦還鄉》《斯卡布羅集市》《寄居者筆記》等,曾獲林語堂散文獎、孫犁散文獎、冰心兒童文學獎、三毛散文獎等。】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最新 国产 精品 精品 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国语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电影网在线好看|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久re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色婷婷激情av精品影院| porn在线精品视频|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99在线观看精品|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精品|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