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廖可斌:審視“數字人文”的效能與限度
    來源:社會科學報 | 廖可斌  2021年08月31日16:06

    “數字人文”橫空出世

    在不長的時間里,人類社會實際上就已經全面進入信息時代或曰數字時代。信息技術或曰數字技術快速發展,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日顯重要,從經濟、軍事、科技、教育等,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信息技術或曰數字技術無處不在。人文學術研究作為人類社會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也不能不受這一潮流的影響。人文學術研究者已經無法排斥數字技術的運用,自身也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數字技術。比方說,一個再保守的學者也不可能不通過電子終端查詢相關信息,不通過電腦打印、傳遞文件,而這已是最基本的數字技術的運用??梢哉f,數字技術正在全面改造和重塑人文學術研究的形態。人文學術的研究環境、研究條件、閱讀方式、研究手段、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目標等都在發生深刻變化。這是所謂“數字人文”的概念橫空出世的大背景。當然,這一概念迅速風行,還與當代世界特別是中國社會科技主義盛行、自然科學技術研究對社會科學和人文學術研究產生重要影響有關。有關科技和教育管理部門最近正在推進所謂“新文科”,建立人文社會科學實驗室,其主要特點就是文理交叉,這些措施也對所謂“數字人文”研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數字人文”概念的含義應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關于數字技術給人文學術研究帶來的上述變化的研究;二是利用數字技術對人文學術某些具體問題的研究?,F在看來,數字技術對人文學術研究的作用主要還是體現在儲存資料、獲取資料、處理資料方面。當然,這種功能的作用已足以令人震撼。資料是學術研究的基礎,過去,研究者要獲取資料,只能靠買書、到圖書館借書,甚至遠赴外地訪書,能獲得的資料總是有限的。現在,依賴數字技術,研究者身居斗室,即可以擁有海量的資料。一個學者個人的U盤和云存儲空間里,可以存儲多達百億字的文獻資料,超過一個甚至幾個大型圖書館藏書的總量,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白鴵頃恰辈辉偈且粋€文學化的形容詞,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研究者不僅能擁有如此海量的資料,而且利用起來也非常方便。過去,人們要利用資料,獲取與自己的研究相關的信息,只能一本一本、一頁一頁地翻閱,至多也只能利用目錄、索引等線索查找?,F在,通過數據庫主題詞檢索,不僅海量資料中的相關信息會齊集眼前,而且通過結構化的檢索手段,其他相關信息也會絡繹呈現。再進一步,以往研究者要處理相關文獻,比如標點、??薄⑴帕?、統計等,只能手工操作,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現在電子標點、??奔夹g日益精湛,數百萬字的文獻不過數小時即可基本完成標點、???。至于排列、統計等,更是鼠標一點,瞬間即成。以往研究者特別佩服或引以自豪的巨大藏書量、超強記憶力,以及占據學術研究工作相當大部分比例的文獻整理、資料匯編類工作,意義大大下降。從整個社會文化的角度看,數字技術除用于學術研究外,還可用于大規模信息的收集和存儲,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用于文物、文獻的數據化,以保護原生文物和文獻,延長其壽命,同時保存文物文獻信息,傳之久遠;等等。

    厘清“數字人文”概念的內涵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看到的數字技術在人文學術研究中,基本上還只是作為一種研究的輔助手段,而不可能成為人文學術研究的主體和本體。獲取資料、利用資料、處理資料的工作,以往的研究也都一直要做?,F在只是利用數字技術的技術手段,將這些工作做得更全面、快捷而已。順便說到,“數字人文”這個概念本身也還值得推敲。它簡單上口,但也可能造成誤解,似乎“數字人文”研究的是數字的人文問題,其實“數字”本身并不存在所謂人文問題。有些人又把它理解為“數字時代的人文研究”,那么現在已是數字時代,這個時代所有的人文研究都可以稱為“數字人文”,它的獨特性又何在呢?不同的理解相互纏繞,反映了人們對“數字人文”概念的內涵認識不清。既然數字技術只是人文研究的一種輔助手段,那么可能還是提“人文學數字化研究”比較準確。

    人文學研究的宗旨是對人性、人生、人世(社會和歷史)的各種問題進行思考,提出見解。這才是人文學研究的本體和主體。問題和思想才是人文學研究的核心。資料不等于問題和思想。收集和辨析資料,有助于弄清某些事實。弄清事實與思考問題,有時很難截然分開,所以,這種收集和辨析資料、弄清某些事實的工作也可算是人文學術研究工作,但它們在整個人文學術研究中,還是屬于基礎性的工作。我們不能把這種收集資料和辨析事實的工作當作人文學術研究的主體,更不能當成它的全部。

    人文學研究的問題和思想從哪里來?只能從大量的閱讀、深入的思考,再加上一定的社會實踐和人生體驗中來。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觀察、體驗、感悟和思考,我們才會發現人性、人生、人世(社會與歷史)中存在哪些問題,哪些問題是更重要的、更有意義和價值的問題。如果沒有問題,我們即使面對大量的資料數據,也不知道如何利用。更進一步,如果沒有問題和思想,人們甚至不知道如何制作各種資料數據庫。現在人們制作各種資料數據庫的思路,其實還是根據此前的人文學術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和思路設計的。人們依據資料數據庫可能發現某些問題,那么,這是不是一個問題,是一個什么問題,有多大價值和意義,人們也還是只能通過此前的閱讀、觀察、體驗、感悟和思考所形成的價值觀與判斷力來進行判斷。比如,現在“數字人文”研究者所艷稱的資料數據庫可以呈現古代文學家、思想家的活動軌跡和人際交往網絡,也是以此前人文學研究已經提出的一種見解為依據的,即古代文學家、思想家的活動軌跡和人際交往網絡對他的思想與創作會產生重要影響。如果沒有這個思路,我們如何能判斷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從而予以關注呢?

    “數字人文”是人文學術研究的輔助手段

    因為有些人把收集和辨析資料、弄清某些事實當作人文學術研究的本體和主體,加上現在整個社會頗受科技主義思想影響,用自然科學技術研究的思維方式看待人文學術問題,所以,現在常有人問:人文學術研究“解決”了什么問題,或自稱“解決”了什么問題?自“數字人文”這個概念風行以來,越來越多的人自稱運用這種比較實證的方法可以解決或解決了人文學研究的什么問題。實際上,利用數字技術,可以比較好地解決人文學術研究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但基本上不可能解決人文學術研究的重大問題和根本問題。比方說,人生的問題,如生與死、愛與恨、美與丑、痛苦與快樂等,每個人都必須從童年、少年、青年,再到壯年、老年、暮年,一一從頭體驗、思考。以為利用所謂“數字人文”之類近似自然科學技術的方法,就能像自然科學技術研究一樣,把人文學研究的很多問題一勞永逸地徹底解決,這種觀念和思維方式對人文學術研究相當不利。人文學術研究的主要功能可能就是引領整個社會不斷地閱讀、觀察、體驗、感悟和思考,讓人們獲得某種啟迪和安慰,并維護人類社會的正常運行,因此人文學術研究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人文學術研究不應該因為借鑒和運用某些自然科學技術的概念與方法,陷入技術化、程序化、模式化的誤區,而喪失其人文學的根本屬性,即主體性、批判性、思考性,從而導致人文學研究的獨立地位和意義的進一步弱化以至喪失。

    總之,“數字人文”只是人文學術研究的一種輔助手段。它很有效,然而,效能也有限。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它,但不能過分依賴它。資料、數據不等于問題和思想,檢索數據庫也不能代替閱讀、觀察、體驗、感悟和思考。沒有經過必要的閱讀、觀察、體驗、感悟和思考,就不可能提出或發現有意義的問題,不可能形成有價值的思想,研究成果必然缺乏廣度、高度、深度和溫度。數字技術的運用并不必然導致排斥閱讀、思考等,但并非不可能造成這種負面影響?,F在有一些研究者對數據庫抱有過多幻想,希望走捷徑,不經過必要的閱讀和思考,不遵循學術本身的內在脈絡,而是拍腦袋提出一個概念,或從其他領域借用一個概念,再通過數據庫檢索出一堆相關材料,拼湊起來,似乎觀點新穎,材料豐富,實際上似是而非,不可能推進相關學術領域的研究,只是制造了一些泡沫。這種現象值得警惕。人文學研究者必須大量閱讀文獻,關注社會,感受歷史,深入思考,同時系統掌握人文學研究的中外理論和方法,在此基礎上,以數字化手段為輔,則將如虎添翼!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你懂得|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 99re热这里有精品首页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未满十八|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国产乱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的视频| 97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xxx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剧情AV麻豆香蕉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孕妇|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99视频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 一区 在线|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放孕妇|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二成人精品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