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新時代·新媒介·新批評
    來源:文藝報 | 李震  2021年08月23日09:08
    關鍵詞:新批評 新媒介

    如果從孔子評詩、論樂的言論算起,中國的文藝批評至少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已經積累起了豐厚的歷史遺產和獨特的學術傳統。而在今天,這一古老傳統正在經歷一次全面更新和發展。在持守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和中國文化價值觀、中國審美傳統、中國話語體系這些“恒量”的基礎上,中國文藝評論正在經歷“新時代”“新媒介”兩個前所未有的“變量”的革新。

    新時代與文藝批評的職責和使命

    在傳統意義上,我們無論采用何種角度來定義,文藝批評都是一種學術建構行為,都是基于對文藝作品、文藝家、文藝現象和文藝問題的學理分析、研究而做出的價值判斷,并以此去影響文藝家、社會公眾和文藝的整體發展,最終被納入新的學術建構進程。而在新時代的歷史文化語境中,文藝批評除了要更加充分地發揮其傳統功能外,還要擔當起時代和歷史賦予的全新職責與使命。

    從歷史來看,是新時代第一次自覺地將文藝的繁榮發展,放在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中國和平崛起的整體進程的高度來認識,文藝被作為民族復興進程中與“強大的物質力量”并存的“強大的精神力量”。文藝批評不僅是文藝繁榮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牽引力,而且是聯結文藝與民族復興、國家崛起的重要轉換環節。文藝作品和文藝現象中大量的助力于民族復興、國家崛起的元素需要文藝批評去發掘、去論證、去升華,許多文藝家為民族復興、國家崛起的自覺意識需要批評家去喚醒、去引導、去推動,這是新時代文藝評論最重要的職責與使命。同時也必須認識到,今天是歷史上文藝最豐產的時代,也是文藝界問題頻出、“爛蘋果”泛濫的時代,因為中國文藝此前從來沒有經歷過市場化、商業化的沖擊,也從來沒有經歷過今天這樣一個高度媒介化的時代。文藝與商業利益的結合,成為當今中國文藝主要問題的根源所在。大量在名利驅使下出現的文藝亂象,盡管一再批評、制止、管控,卻依然屢禁不止。因此,堅持藝術理想、美學標準和人民立場,去發現、甄別文藝問題,堅決剜掉“爛蘋果”,也是新時代文藝評論的重要職責與使命之一。

    在新時代,文藝被視為延續中華文明根脈、凝聚民族精神、彰顯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和途徑,文藝批評則應當是延續中華文脈、凝聚民族精神、彰顯文化自信的推動者、闡釋者和學術建構者。這就要求新時代的文藝批評家樹立自覺的民族文化本體意識,探索中國特色話語體系,通過對大量文藝作品、文藝家、文藝現象和文藝問題的分析與研究,去推動中華文明在新時代中國文藝中的創新性發展與創造性轉化,闡釋并建構新時代的中華民族精神。

    此外,在新時代的歷史文化語境中,文藝批評不僅肩負著對文藝本身的褒優貶劣、激濁揚清、引導創作、推出精品的傳統職責和使命,而且擔當著連接文藝與社會、與人民群眾、與國家意識形態之間多重關系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擔負著提升整個社會審美、引領時代風尚的職責與使命。

    新媒介與文藝評論的轉型和變異

    在傳統文藝批評中,媒介僅僅是一種傳播工具,對文藝批評不具備本質上的決定作用,因而在所有關于文藝批評的學術討論中幾乎被忽略。然而,隨著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以互聯網和各種移動終端,以及形形色色的自媒體、社交媒體為代表的數字媒介,已經開始改變包括文藝和文藝批評在內的整個社會文化。

    在數字技術引發的這場史無前例的媒介變革中,古老的文藝批評正在發生從主體、屬性到形態、話語方式、價值標準等全方位的轉型與變異。媒介已不僅僅作為一種傳播工具,而是作為一種文化建構的主體因素和文藝批評本體的構成因素,開始全方位重塑文藝評論。

    媒介賦權使普通公眾獲得了對文藝問題公開發言的機會,使“人人成為批評家”成為可能。由此,文藝批評的主體已經由少數專業批評家擴展到社會公眾,批評主體的公眾化正在將文藝批評變成文藝輿論,將文藝論壇變成眾聲喧嘩的公眾輿論場。作為輿論的文藝批評,與傳統意義上作為學術建構的文藝批評,在屬性和功能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輿論更多地是一種社會情緒的宣泄和調節過程,而非學術建構行為,而且輿論與傳統批評相比,其公共性、話題性、多元性和對話性更強,因而其社會效應和影響力遠遠大于傳統批評。

    當然,即使在文藝批評輿論化之后,傳統的專業文藝批評依然存在,專業文藝批評家依然會在眾聲喧嘩的公眾輿論中發出自己的聲音。然而,在公眾輿論場中的專業批評家的角色和職責已經被改變。專業評論家不再可能滿足于自圓其說、文責自負的自足狀態,而會成為文藝公眾輿論場中的意見領袖。根據傳播理論的解釋,意見領袖應該比普通公眾掌握更多信息,具有更強的信息解讀能力,其功能與職責是負責為公眾解讀信息,并引導公眾的意見。

    意見領袖式的批評家作為數字媒介時代文藝批評的新型主體,從主體意識、專業素養到職責使命,都與傳統文藝批評家有了很大區別,除了要比傳統專業評論家具有更強的媒介意識和媒介駕馭能力之外,還要具備更高的專業素養,更大的信息挖掘、收集和解讀能力,更強的人格魅力和親和力,否則,何以去感召、引導公眾輿論?一般來說,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公眾中藏龍臥虎,孕含著大量對文藝問題的真知灼見。如果一個專業批評家沒有足夠的專業素養和信息量,又何以去引導公眾意見呢?

    數字媒介推動文藝批評轉型是全方位的,除了上述在批評主體、屬性外,話語方式、文體形態、價值體系等等,都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轉型與變異。

    亟待建構的新評論

    新時代與新媒介的同期抵達,在推動文藝批評全面轉型的同時,也將文藝批評新的學術建構問題提上了議事日程。

    我們對文藝批評及其學術規范的認知是建立在過去的文藝、文化生態基礎上的,而隨著新時代、新媒介的到來,原有的生態基礎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文藝賴以發生的時空觀,文藝本身的創作、生產、傳播、審美與消費,以及社會、文化的整體建構對文藝的需求等等,都已經今非昔比了。因此,文藝批評必然要經歷一次新的學術建構,而且由于文藝批評肩負著上述重要的社會文化職責和使命,其學術建構異常緊迫。

    限于篇幅,筆者無法深入討論新時代、新媒介環境下文藝批評的學術建構問題,這里僅就完成這一建構的基本思路作一簡要陳述。

    首先是對文藝批評的屬性進行重新認識、分析和論述,建立兼容學術建構的傳統屬性與公眾輿論屬性的認知和學術框架,并針對目前文藝輿論場中出現的問題和亂象,提出重建文藝批評公共性及公共倫理的學術和實踐路徑。

    其次是在學術層面構建兼容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和多元化價值訴求的文藝批評價值體系,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具體深入落實“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價值評判標準。

    其三是根據文藝批評主體的公眾化和意見領袖角色,兼顧中國傳統批評主體的“才、膽、識、力”和現代精神內涵,提出新批評主體重建的要求和思路。在引導公眾輿論的同時,強化意見領袖的作用和職責。

    其四是結合當下文藝創作、生產、傳播、審美和消費的現實,及其對文藝批評的實際需求,重新認識新批評的文體形態。重新認識針對文藝的媒介批評、跨媒介批評、視聽媒介批評、微批評等新形態,以及以論文、著作為主的傳統文藝批評形態的媒介化轉向,并使文藝批評新形態在公眾認知和學術認知中逐步合法化、常識化。

    這些思路是新時代、新媒介環境下中國文藝批評學術建構和批評實踐亟待深入展開的幾個方面。本文僅作為問題提出,期待批評界同仁進一步研究、論證。筆者認為,民族復興、國家崛起、社會發展的偉業需要文藝批評的助力,各文藝管理機構不斷出臺加強文藝批評的新舉措,建立在新時代、新媒介歷史文化語境中的新批評的建構與實踐已成歷史的必然。

    (本文作者系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陜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本文系2019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數字媒介時代的文藝批評研究”階段性成果。)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2022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国产成人精品天堂|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 人人妻久久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 四虎精品影库4HUTV四虎|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中日韩精品电影推荐网站|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情侣对白|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视|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99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精品免费视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精品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网站|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思思re热免费精品视频66|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