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電影產業、藝術“雙報告”發布
7月8日,由中國影協主辦,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承辦的“中國電影家協會《2021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2021中國電影藝術報告》發布暨中國電影產業及藝術發展論壇”在京舉行。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胡孝漢,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中國電影博物館館長陳玲,中國影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中國影協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出席了本次活動。活動由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智勤主持。
被稱為中國影協“藍皮書”的產業報告和“橙皮書”的藝術報告,自2008年在財政部、中國文聯領導的支持下開始編纂出版,至今已堅持了14個年頭,報告以年度為單位,專業系統地總結中國電影產業、藝術發展的脈絡。產業報告從電影的全產業鏈,包括投融資、制作、發行、放映、票房、互聯網等環節,藝術報告從電影創作的全維度,包括導演、編劇、攝影、美術、表演、聲音等工種進行總結梳理,發現問題并提出戰略發展的思考和建議。
本次發布的“雙報告”,站在時代結點上,對疫情后的中國電影市場進行了回眸與前瞻。產業報告指出,中國電影市場可以快速復蘇的根本原因有賴于國家對經濟運行的宏觀控制、保障和產業自身的復蘇能力,疫情加速了電影與互聯網的融合,院轉網影片在發行上還需做很大探索。創作方面,探索本土表達方式的家庭、親情類中小成本電影還有可開拓創新的空間,隨著多樣化創作力量的進入,未來同類題材“內卷”的問題等也有望得到解決。藝術報告指出,崇高性、英雄性、日常性構成了上年度國產電影創作的主旋律,一批有溫度、有力度、有厚度,構思精巧、制作精良的作品紛紛涌現,電影在折射國家發展、時代變化方面,在滿足中國電影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現實需要方面,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藝術探索與創新。
參加本次活動的還有撰寫兩本報告的專家團隊代表,各大電影機構代表、電影理論專家學者、電影從業者及有關單位領導等。與會嘉賓針對電影產業、藝術方面的現狀與發展等問題,從中美影視交流合作前景展望、青年導演創作的浪潮和特點、合拍片成績與發展、新主流電影的工業化制作與敘事探索、中國電影美學與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希望等方面進行了交流探討并提出建議。論壇環節由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電影產業研究處處長王丹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