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交響奏唱在報國強國的藍天大地上 ——大型交響組歌《藍天禮贊》創作的“四個堅持”
這是一個略顯特殊的行業,這是一支相對“陌生”的隊伍,這是一場樸素簡約的交響音樂會……然而不僅僅是中國歌劇舞劇院專業的創作者表演者,還是同臺演出的航空工業科研人員、普通員工,包括現場的近千名觀眾和150余萬實時在線觀眾,大家都被感動著、震撼著、激勵著……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一個故事,熱淚兩行/藍天知道我們的向往/戰鷹轟鳴青春的交響……”4月17日,黨領導新中國航空事業發展70周年航空報國主題交響音樂會《藍天禮贊》在北京21世紀劇院首演。音樂會藝術再現新中國航空工業70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生動講述航空工業全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忠誠奉獻、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勇攀高峰所取得的歷史性跨越,聚焦航空人和航空事業致敬航空報國精神、謳歌航空強國事業、禮贊海天逐夢英雄,演出反響熱烈。
而現場觀演和線上的觀眾都注意到,交響音樂會《藍天禮贊》的首演,沒有刻意的宣傳鋪墊,甚至沒有看到一張演出海報,一如一代代航空人接續接力航空報國、“隱姓埋名”。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創作的系列重要論述,將偉大歷史征程記載于壯麗的藝術畫卷,把交響奏唱在報國強國的藍天大地上,這是策劃者、創作者、演出者的初心,這初心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堅持與時代同步伐
堅持與時代同步伐,是《藍天禮贊》創作的根本遵循。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也理應成為當代中國文藝的鮮明品格。
1921年紅船揚帆,百年大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歷經波瀾壯闊,恰是風華正茂;1951年逐夢啟航,七十載新中國航空事業在黨的領導下砥礪奮進,歸來仍是少年。
不過,這次中國歌劇舞劇院的藝術家們聚焦的是一個特殊的創作對象,即黨領導新中國航空工業發展70周年:軍工企業、軍工裝備、軍工人,帶有神秘的色彩,大眾鮮有觸及。
如何深刻詮釋航空工業發展的歷史進程,生動塑造航空工業人的典型群像,并充分調動和反映創作者的專業激情和文化自信,總策劃羅榮懷和陶誠、總撰稿吳基偉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音樂會的主旋律:聚焦時代,不負時代。
“奮起在百廢待興的艱難起點,崛起在改革開放的廣闊天地,追夢在強國強軍的偉大時代,新中國航空工業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秉承報國強軍使命,為維護國家統一、建設強大國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這是國之大者的時代底色。”音樂指導田彥完全認同執行策劃周國強的把握。
“這必須是一場別開生面的交響音樂會,要以其站位高遠的策劃、專業水準的創作、激情澎湃的講述、優美激昂的旋律、聲情并茂的演繹,讓職工群眾和廣大受眾感知這一偉大事業,感悟不凡的時代精神。”藝術總監陶誠與總監制李本正有著同樣的認識。
與時代同步伐,就是要承擔起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
一年多來,新中國航空工業70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深深地吸引著參與創作的藝術家們,他們與航空人這一普通而又特殊的群體同呼吸,共憂樂,用飽滿的筆墨謳歌航空報國精神,禮贊航空強國夢想,深刻闡釋“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豪情壯志與大美襟懷,激發向上向善、同心筑夢、報國強國的精神力量。
民族女聲獨唱《你沒有離開》深情謳歌航空報國英模羅陽;男女美聲領唱、合唱《為了和平天下》激情演繹新時代強國強軍的豪邁與自信;男聲三重唱《黨徽伴我一起飛》反映時代精神、展現新時代航空人忠誠奉獻、不負黨和人民重托的精神風貌與奮斗姿態;混聲大合唱《藍天暢想》唱出了時代情懷、謳歌了航空夢強軍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為時代而歌,時代必有回響。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參與創作和演繹的藝術家們認為,《藍天禮贊》是時代的,也必須是人民大眾的。
為人民大眾服務,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發展文化的價值取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什么都不說,祖國知道我”、“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于祖國的人,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于祖國的人”、“擇一事,執一業,終一生”……采風調研中,藝術家們發現,這些話語航空人耳熟能詳,因為說的是航空人的心聲,承載的是航空人的信仰。
為了創作出更優秀的文藝作品,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生動描繪航空人的報國情懷,藝術家們從策劃到創作,多次深入學習了解航空工業的歷史沿革、發展成就和員工風貌,通過調研、查閱資料、觀看視頻、座談交流等方式為創作做準備。為了將更鮮活的故事帶給觀眾,藝術家們讓來自航空工業的科研人員、工人和技術人員親身演繹,使鮮活的航空人物、火熱的勞動現場在舞臺上得以再現,激情汗水與戰機轟鳴熔鑄成磅礴的交響,帶我們走進時間的長河,一起重溫和感受航空人的拼搏與夢想。
男女聲二重唱《他鄉故鄉》,以真切細膩的訴說,講述了幾代航空人四海為家、視他鄉為故鄉、矢志不渝堅持航空報國的感人故事,令人感同身受、熱淚盈眶;小合唱《大國工匠》將生產一線的工人們描摹得活靈活現,加上樸實的語言、活潑的旋律和生動的演繹,使這首歌一下子就被一線員工所喜歡和傳唱;民族女聲獨唱《高原高,藍天藍》,以民樂純粹的美感和高原藍天空靈的演繹,再現三線建設時期航空人與當地群眾共建共享、情深誼長的歷史場景,啟迪綿遠……
實踐證明,以人民為中心,長期扎根基層、與人民同憂樂,不斷向生活深處開掘,才能推出一批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佳作。
無論何時,文藝創作和演出的聚光燈,只有聚焦了千千萬萬的人民大眾,描摹時代的畫卷才能自然生動逼真。
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
音樂會藝術總監、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陶誠說:“我們把《藍天禮贊》這部作品選題的優先權和評判的話語權交給航空工業領域的職工群眾,創作時藝術家們把盡量多的筆墨留給他們,呈現并傳遞他們的精神、追尋、心聲以及平凡和偉大;評判時,藝術家要把他們請到現場或是到現場去演唱,讓他們欣賞、體會和感受,作品好不好,他們喜不喜歡,航空人說了算!”
“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問題,可以說是文藝工作的根本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文藝要熱愛人民。
所以,文藝創作理應為人民書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創作出更多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
中國歌劇舞劇院創作部負責人趙海風是《藍天禮贊》的主要發起人和推動者,也是交響組歌中《送你遠航》《你沒有離開》兩首歌曲的曲作者和歌曲《愛在海天間》的詞作者。他經常對創作團隊說:“航空人干的是驚天動地的事業,國之重器是一代代高素質的航空人前赴后繼干出來的,我經常被航空人不平凡的平凡、不簡單的簡單感動得落淚,我們沒有理由不全力以赴為他們創作精品。”
雄關漫道,歲月崢嶸。一切偉大成就都是不斷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
精品文藝創作,也概莫能外。
“航空人,是人民軍隊取得勝利的重要支撐;好裝備,是國泰民安的強大守護。”國家一級編劇、歌詞作家任衛新說,自己是發自內心地為新中國航空事業而寫,為了不起的航空人而歌。
歷史和現實的創作道路都告訴我們,要創作精品力作,作家藝術家必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別無捷徑可走。葉茂是因樹大,樹大依靠根深。
參與創作的易茗、雷蕾、任衛新、喬方、王備、方石、姚峰、禹永一、楊一博、尹相濤、吉鵬、劉躍強、梁芒等文藝工作者表示:為黨領導的航空事業而寫,為國家和民族的強盛而歌,我們是認真的,也是責無旁貸的。青年歌唱演員王一鳳、毋攀、曹雪、楊西音子等說,歌曲入心、入情,我們喜歡唱,也應該唱給更多人聽。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職工藝術團總導演武越說:《藍天禮贊》的14首歌曲,寫進了航空人的心里,大家都特別喜歡,很多同事幾乎每天聽,每次聽都有滿滿的感動。
心入才能入心,我們的藝術創作者只有關注腳下這片土地,身入、心入、情入,才能寫出真正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作品。
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
文以載道,文以化人。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我們要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藍天禮贊》由中國歌劇舞劇院聯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策劃創作,這是國家藝術院團首次以大型交響組歌音樂會的藝術形式展現航空報國精神、謳歌航空強國事業。《藍天禮贊》按《序章·藍天暢想》《航空報國·夢》《航空報國·志》《航空報國·情》《航空報國·魂》《尾聲·時代翱翔》的作品架構,匯集國內一線創作精英跨界融合編創,以15首原創歌曲和朗誦詩歌為載體,涵蓋獨唱、合唱、情景表演唱、經典講述、主旨朗誦等多種藝術形式和現代舞臺藝術,呈現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新中國航空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恢宏畫卷。交響組曲再現了一代代航空人“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矢志追求和不懈奮斗,也展現了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對航空報國精神和航空強國事業的理解認同和藝術表達,激勵著航空工業全線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黨領導新中國航空事業發展70周年。
當舞臺中央來自航空工業生產一線的演員講述出自己身邊的故事,當交響奏唱與戰鷹呼嘯聲交織在耳側吟唱,當歌唱家深情地獻歌航空報國精神和航空強國事業……人們被最真實的故事打動了,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精神和情懷,令人產生深深的共鳴。演出現場始終氣氛熱烈,很多人淚灑現場。
這種忠誠奉獻、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航空報國精神,請黨和人民放心、胸懷國之大者、觀照人類和平發展命運的博大胸懷,就是這部大型交響組歌《藍天禮贊》的靈魂。
音樂會總導演朱亞林曾無限感慨地說:“通過全程參與這次演出,真切感受到航空事業和航空報國情懷的偉大。”作為此次音樂會的指揮,國家級交響樂指揮家劉新禹說:“這可能是世界上首次以交響樂的形式來闡釋一個企業、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國家的重大產業。特別感謝航空工業給我們這樣的機會,走進航空工業走近航空人,了解航空,了解國之重器。”
《藍天禮贊》的創作和演出實踐表明,只有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才能創作出人民大眾歡迎的好作品。
最后,用一句話致敬矢志不渝的航空人和孜孜以求的藝術家:
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于祖國的人,
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于祖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