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人間煙火:掩埋在歷史里的日常與人生》
    來源:中國作家網 | 趙冬梅  2021年05月31日12:19

    《人間煙火:掩埋在歷史里的日常與人生》

    作者:趙冬梅

    出版社:中信出版公司·見識城邦

    出版時間:2021年4月

    ISBN:9787521723885

    定價:98.00元

    序:人生代代無窮已,兩種日常達古今

    “日常生活”,由“日常”與“生活”兩個詞構成。

    “日常”是指按照常規或者在一般情況下會遭遇、發生的一切,其實,日常與歷史記載是“八字不合”的。現代新聞界流行一句話,“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這種說法固然極端,卻也說明了傳媒的本質——求新獵奇,抓人眼球,追求點擊率。就像現代傳媒一樣,傳統的歷史記載也傾向于記錄那些不同尋常的突發事件和重大轉折,比如“崔杼弒其君”,以及大人物的重要言行,比如“唐太宗君臣論治”。一般的狗咬人當然不是新聞,但如果大人物的狗咬了大人物,或許就是新聞了——對象的不同尋常也可以賦予尋常事物不尋常的意義。普通人喝酒唱歌屬于日常,而趙王為秦王鼓瑟,秦王為趙王擊缶,就屬于由外交活動引發的政治事件,因為這關乎國家體面,甚至秦趙兩國關系的走向。而永和九年春那一場曲水流觴的蘭亭盛會,則因王羲之的絕妙書法被賦予了崇高的美學和文學意義而得以流傳。傳統歷史記載中,如果沒有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加持,“日常”是看不見的。“日常”就像陽光、空氣和水,它與生命同在,卻與歷史記載求新求異的傳統追求相左。

    “日常”在歷史記載中多有缺失。舉個例子,通常,我們讀到的思想史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重要思想家的生平,一是重要作品的介紹和重要理論的解讀。除此之外,那個時代一般性的思想狀況——大多數人想什么、信什么,基本是缺失的。好比對中國地貌的介紹,只介紹一千米以上的山峰和峰頂的無限風光,一千米以下的丘陵、平原、盆地和湖泊一概闕如。當時的記錄者之所以忽略了日常,是因為那是家喻戶曉的,因此不認為有說明、記錄的必要。可是對現代讀者來說,古人的“不言而喻”卻早已變得完全陌生——過去是一個外國。現代化進程,特別是我們這種后發國家追趕型的現代化進程,已經嚴重割裂了現代與傳統。對現代讀者來說,傳統的“日常”是需要深入研究才能弄清楚的。對“日常”的關注,是近年來史學的重要進步之一。而如何從傳統記載中把“日常”打撈出來,則是歷史學者的專門技藝。能夠說清楚的,是歷史學在轉變,開始從傳統史學的套子里跳出來,立足現代向過去提問,關注日常,關注普通。這是一個重要的進步。

    中文中的“生活”這一概念,泛指一切與飲食起居相關的情況、境遇,也可以指個體生命從生到死的遭遇。“日常生活”是所有日常中最尋常、最普通的。我把日常生活簡單地分為兩種:一種是“生活的日常”,即所謂“尋常日用”,包括衣、食、住、行、休閑娛樂,在“生活的日常”中,我們關心古人物質條件和生活習俗的演變,關注變化的實相與原因——劉伶“千杯不醉”,李白“斗酒詩百篇”,是因為他們所處的時代還沒有蒸餾酒,酒精度太低了。劉伶與李白酒量如何,得拿一瓶二鍋頭試試才知道。漢文帝聽賈誼講課,聽得動心不覺“前席”,因為他們都跪坐在席子上。李商隱有詩詠賈誼:“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可憐夜半虛前席”是說皇帝聽著聽著不知不覺地往前蹭,只可惜蹭也白蹭——“不問蒼生問鬼神”,那個“虛”字著落在這里,強調的是賈誼的抱負與皇帝興趣之間的巨大落差,而不是讓席子空著。從席地而坐到高桌大椅垂足而坐的變化,發生在由唐到宋的幾百年中。這是“生活的日常”。

    另一種“日常生活”是“生命的日常”,我們關注人的生命軌跡,對同樣掙扎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古代的人們投注理解與同情。在任何時代,當一個新生命誕生,父母親人都會為孩子祈禱——不求大富大貴,但愿平安順遂,“平安順遂”就是希望孩子能過上平凡樸素的生活。然而,一個簡單的“平安順遂”所包含的內容卻千差萬別。首先,性別不同,平安順遂的內容不同,在傳統時代,性別對生命的限制要遠遠超過現代。其次,性別相同,時代不同,平安順遂的內容也不同。比如,在整個傳統中國,除非垂簾聽政、出家或者當妓女,女性進入公共領域的可能性基本為零;12世紀后期以降,大多數華夏女子還要忍受纏足之痛。又比如,宋代以前,父親是誰比兒子有怎樣的成就更重要。到了宋朝,一個男人的父親是誰對他的前途而言,就變得沒有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這個男人是否會讀書。書念得好,“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絕非黃粱一夢,這是因為有了更為開放的科舉制度。最后,性別相同,時代相同,社會階層不同,平安順遂的內容不同。魏晉時期,王謝高門子弟的平安順遂除了褒衣博帶、“目送歸鴻,手揮五弦”的瀟灑優雅外,還要承擔維護家族地位的責任,關鍵時刻必須能承擔起政治責任;而同時代,一個士兵之子的平安順遂就是平安地活下去,不要太早戰死。“生命的日常”更多地受到政治、制度與思想文化的限制。在任何時代,無論男女、階層,過平凡而幸福的一生并非一樁易事。盡管我們每天會在發達的網絡平臺上看到很多不盡如人意的消息,但我們絕不是史上最可憐的一個群體。處在時勢的裹挾之中,在制度的規定之中,在自己欲望的驅使之下,在信息海量供給的當下,我們更可能是史上最知情的群體。通過探究“生命的日常”,我們看一看古人如何度過人生、體味生命。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北京大學的張維迎教授發表了一篇紀念文章《我所經歷的三次工業革命》,文中回憶了他的個人生活在四十年中所經歷的變化。在我看來,這就是一部簡短的改革開放時代的日常生活史。一個人從二十歲到六十歲,以四十年的時間跨度,完整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高中之前,家里照明靠油燈,他晚上讀書打瞌睡,第二天就得頂著一縷燒焦的頭發去上學。到縣城上高中,他第一次見到了電燈。1995年,他和朋友們籌款四萬多元,給村里通上了電。然后,他看著通了電的村莊不斷吸收著工業革命的成果——購買各種電器,甚至用上了自來水。人類日常生活如此高密度地快速變化,只能發生在當代中國這樣積極進取、勇于改革的后發現代化國家。它有兩個前提條件:第一,后發者有前例可循,有榜樣可學,無須太多創造,只要肯學習;第二,我們肯學習,見賢思齊,有謙卑的態度和開放的心胸,有容德乃大。

    傳統時期的日常生活,從某些角度看幾乎是靜止的。比如1900年前后,法倘若我們以為傳統的日常生活就是死水一潭,永恒不變,它又會向我們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變化——服飾、衣冠、起居制度、生命的預期,無一不在變化之中。陸游的《老學庵筆記》(卷八)中記載了一個好玩的段子:有個叫翟伯壽的人,喜歡穿唐代的服飾,自己取了個名兒叫“唐裝”。有一天,翟伯壽去看他的朋友許彥周。許彥周頭上梳著兩個小髽髻,穿著犢鼻裈(樣式參考日本相撲手制服),腳上蹬著高底木屐就迎將了出來。翟伯壽頓時看傻了眼兒。許彥周則不慌不忙地說:我穿的這是“晉裝”,有什么好奇怪的? 這故事發生在宋朝。也就是說,就服飾而言,晉裝不同于唐裝,唐裝不同于宋裝。顯然,這唐裝不是當下坊間所謂的“唐裝”。人生代代無窮已,兩種日常達古今。日常生活的變化靜水流深,然而的確存在。透過歷史煙塵,我們來觀察和體會古人“生活的日常”與“生命的日常”,看變化,也看不變。

    無論變與不變,最終都要著落到具體的個人身上。個人無法選擇自己的性別、家庭和時代,唯一能做的只是接納家庭給予的,并在性別與時代的規定中,努力活出自我。普通個體的生命故事,在傳統史學中微不足道,卻是最容易打動普通讀者心弦的篇章,無他,只因今天的我們也經歷著同樣的愛欲掙扎,此事古今同。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香蕉|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99re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字|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国模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91|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久久e热在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99 | 精品人妻V?出轨中文字幕| 狠狠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1024精品视频专区免费| 99re在线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三级| 国产精品爱啪在线线免费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在线午夜|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国产精品毛多多水多|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91精品免费观看|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