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百年文化發展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楊金海  2021年05月27日08:50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程中,同時領導了中國百年文化變革和發展,推動中國文化實現了從傳統形態到現代形態的根本轉變,譜寫了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嶄新篇章,為未來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深入總結我們黨在領導百年文化建設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中國共產黨成功探索出中國現代文化發展道路

    鴉片戰爭以后,與中國經濟、政治的相對衰弱相應,中國文化逐漸淪為半殖民地文化和半封建文化的雜拌。帝國主義不允許中國發展自己獨立的現代文化,封建主義則常常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立場,排斥世界先進文化,從而妨礙了中國文化的健康發展。為救亡圖存,無數中國有識之士向西方尋找真理。五四運動時期,在做出各種比較選擇之后,以李大釗、陳獨秀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重新觀察中國和世界的思想武器,并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由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中國文化的發展也開始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轉變。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在思想文化戰線上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圍繞五四運動時期提出的“新文化”建設目標,系統回答“建設什么樣的新文化、怎樣建設新文化”這個時代課題,不斷清除腐朽的封建文化、反動的帝國主義文化和官僚資本主義文化,逐步形成了嶄新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現代文化體系,其中包括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形成的革命文化,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及經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見,100年來,中國文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變化。

    在21世紀,這一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科學性和大眾性的中國現代文化集中體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100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成功探索的中國現代文化發展道路,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為目標,以培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新人為任務,以革故鼎新、博采眾長、兼容并蓄、開放發展為特征,以不斷打造和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引領的文化建設道路。

    在21世紀,中國現代文化發展道路集中體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道路。這就是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培養“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為根本任務;堅持“二為”方向,即以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根本方向;堅持“雙百”方針,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三貼近”,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借鑒與轉化并重;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制度,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100年來,我們堅持這條馬克思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提供了豐厚的思想資源和扎實的理論支撐,文化建設自身也取得了輝煌成就。面向未來,我們仍然需要牢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中國共產黨成功構建出中國現代文化發展格局

    我們黨領導人民經過百年奮斗,逐步構建了中國現代文化發展的嶄新格局。

    首先,逐步確立了中國現代文化的嶄新主體和價值目標。五四運動以前,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共同壓迫下的中國,勞苦大眾常常既不是文化作品的創作者,也不是文化表現的對象。只有王侯將相、達官顯貴、才子佳人等,才是文化作品的主人。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人民大眾成為中國現代文化的主體。人民既是文化創作和欣賞的主體,也是文化表現的對象。文化創作者是人民意愿的代表,其作品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心聲,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由此,逐步確立了嶄新的文化價值目標。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因此,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文化事業始終是為了人民、服務人民,其根本目的在于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

    其次,逐步形成了中國現代文化的基本精神,亦即中華民族新的精神譜系。其中,最核心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精神,也即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精神。這體現為不同時期的基本精神,既包括革命時期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也包括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兩彈一星”精神、紅旗渠精神等,還包括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改革開放精神等,以及新時代的脫貧攻堅精神等。

    再次,逐步形成了中國現代文化體系的豐富內涵。一是以馬克思主義術語為基礎的話語體系。五四運動之前,中國文化的話語體系主要是傳統形態的,如仁、義、禮、智、信等。五四運動之后,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發展,我們今天所使用的現代話語體系才逐步形成,如經濟、政治、文化、生產力、生產關系等。沒有這套話語體系,就沒有中國現代文化。二是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哲學思維方式。五四運動之前,中國人對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認識是傳統形態的,尤其不懂社會歷史發展規律。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發展,我們才逐步懂得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特別是懂得了社會內部結構及其運動規律,并能夠自覺按照社會規律來推進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三是中國現代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五四運動之前,在我國主要是傳統國學占統治地位。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發展,才逐步形成了我們今天意義上的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等學術體系。四是中國現代社會思想文化。五四運動之前,在我國占統治地位的主要是傳統的文學藝術等。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發展,現代意義上的社會思想文化,包括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網絡文化等,才逐步形成。五是中國現代大眾文化。五四運動之前,在我國大眾生活中占統治地位的是封建時代的舊思想、舊語言、舊風俗、舊習慣、舊禮制。五四運動之后,馬克思主義所倡導的新語言、新風俗、新習慣、新道德、新禮儀等才逐步傳播開來。如“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等都是現代大眾文化內容。六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現代文化典藏體系。五四運動之前,中國文化的文獻基礎是傳統的儒、釋、道等各家的典藏體系。隨著馬克思主義文獻大量翻譯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作品的問世,今天我國已形成了嶄新的馬克思主義文化典藏體系。正是數以萬計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典籍成為中國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與中國傳統文化典藏以及其他文化典籍一起構成了中國現代文化的文獻基礎。

    10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創的中國現代文化體系的嶄新格局,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奠定了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現代文化發展的深遠意義

    從大歷史觀來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現代文化,不僅深刻影響了中國文化的發展,而且對世界文明的發展進步也顯示出越來越深遠的歷史文化意義。

    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文化發展的影響有兩個層面。首先,它直接影響了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走向,把中國傳統文化逐步改變為具有社會主義性質或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文化。其次,它深刻影響了中華文明的走向。中華文明自夏朝以來,有兩次大的歷史轉折,一次是春秋戰國時期,另一次是五四運動時期。這兩次歷史轉折的共同點是都出現了思想界的“百家爭鳴”局面,但二者的性質是根本不同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內部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折,五四運動時期開啟的則是受世界影響的中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折。在五四運動時期國內外各種思想的較量中,馬克思主義脫穎而出是歷史的必然。馬克思主義吸收了西方工業文明的優秀成果,同時又超越了西方資本主義文明,指明了人類未來必然要向社會主義新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中國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歷經百年奮斗,建立了與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相適應的社會主義文化體系,這是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發展中的重大轉折,具有開創歷史新紀元的性質。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對世界文化和人類文明發展也具有深遠意義。馬克思主義源于西方,但已經超越了西方文化,而成為整個人類先進思想文化的代表。自從有了馬克思主義以及它所指導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各國人民從事的民族解放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就具有了世界革命的性質。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把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開啟了人類從資本主義文明向社會主義文明轉變的新紀元。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中國人民推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成為世界革命和人類文明進步事業的一部分。盡管社會主義在發展中遇到了挫折,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使社會主義文明在21世紀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完全正確的!”

    10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革命從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轉變,中國文化也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轉變。經過百年奮斗,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深刻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化的發展形態,也深刻影響了人類文明的歷史走向。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們要繼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品精品午夜视频|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蜜桃|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久久99久国产麻精品66|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99这里只精品热在线获取|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麻豆|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xxx国产精品视频|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播放|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下载|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