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現代文學的闡釋鏈與“新傳統”的生成
    來源:中華讀書報 | 溫儒敏  2021年05月11日22:55
    關鍵詞:溫儒敏 新傳統

    所謂“新傳統”,是指新文學傳統或者現代文學傳統,近百年來它逐步積淀下來,成為有別于古代文學的那些常識或普遍性的思維與審美方式。我在其他一些場合曾經用過“小傳統”的概念,以和古代文學與文化的“大傳統”區別。傳統主要是時間性的概念,它的積淀延傳需要有相當的時間長度。到底要延傳多長的時間,才稱得上“傳統”呢?有西方學者認為起碼要持續三代,經過兩次以上的延傳。這當然只是一種粗略的說法,但大致也可以推定,傳統的形成要有能進行多次輾轉延傳的足夠的時間。看來那些對現代文學是否有傳統的疑惑者,正是出于對時間太短的擔心。不過,即使按照“三代”延傳的說法,從“五四”前后至今也有八、九十年了,以每一代平均20年計算,也有四、五代了,況且現代中國處于社會大變動時期,各種思潮更迭興替的節奏非常快,延傳次數發生的頻率就高。這樣說來,現代文學傳統形成的時間條件還是完全具備的。

    當然,無視或者輕視現代文學傳統,還可能是受到古典文學傳統的“擠壓”。談到傳統,一般人總是非常慣性地就想到古代的傳統,很少還會顧及現代。這一點也不奇怪。古代文學歷經二、三千年,出現過那么多偉大的作家作品,有豐厚的積淀,它的影響是覆蓋性、彌漫性的,甚至培養出某種“集體無意識”,很自然化成了民族的審美心理、習慣與思維方式。古代文學傳統經過一代又一代長期的篩選和不斷的提煉,已經形成有非常穩定、不言而喻的“核心部分”,在民族的記憶和語言中成為某種象征性的建構,特別能得到人們的信奉、敬畏和依戀。如果說古代文學是個“大傳統”,相對而言,現代文學還只是個“小傳統”。這個新的傳統因為時間距離還短,太過“親近”了,反而缺少像面對古代傳統那樣的敬畏與信奉。

    “新傳統”雖然形成時間較短,但和古代傳統一樣(許多情況下可能是古今并存或者古今融合一體的),已經作為民族語言想象“共同體”而存在,以其權威性能量不斷入侵、影響后起的創作,甚至無孔不入,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

    人們對“新傳統”總是習焉不察,身在廬山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其實它作為當今社會結構的一個向度,發揮著規范性影響,只不過未能得到像對待古典傳統那樣的尊奉與重視。且看以白話文為基礎的現代文學語言的確定,和古代文學形成最明顯的區別,現今我們所享用的漢語文學語言變革的成果,其實就是“新傳統”中穩定的核心部分。那些有影響的現代文學作品,它的文學形象、文化內涵、藝術形式,乃至風格、技巧,往往也都轉化為當代普通社會生活的內容,承載著人們的思想情感,甚至成為某種“共名”。比如阿Q、莎菲女士、方鴻漸、華威先生,等等,這些出色的人物形象都以其豐富的性格內涵而成為人所熟知的“共名”,被廣泛用于指稱某些類似的人物或者精神現象,甚至衍生出某些專有名詞與熟語,如“阿Q主義”、“方鴻漸式的尷尬”、“華威先生作風”,等等。

    特別是現代文學所形成的新的觀念與評判方式,包括對于文學現象的各種“命名”,如“現實主義”“反映”“主題”“思想性”“典型”“教育意義”等等,雖然有的由于頻繁使用而變形僵硬,但也有的已經派生出新的含義而成為普適性的概念,至今被批評家乃至普通人所沿用。人們總是不太在意那些“常識性”的東西,無視其在身邊所起的作用,人們在享用“新傳統”的時候往往不能明確意識到它的存在。而這些年出現的那些顛覆“五四”新文學的思潮,更是全然否認“新傳統”的,在他們看來,如果有新傳統,無非就是“激進主義”的傳統,是“反傳統”的傳統。這使得曾作為傳統文化叛逆者的現代文學,遭受無端的貶責。盡管對傳統的反叛有可能確立新的文學認識,但反叛又必然是在傳統背景之下進行,并非任何反叛都有理由得到贊許。那種廢棄和中止“新傳統”的意圖因為“誤讀”太甚必然徒勞無功,不過這也提醒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和彰顯“新傳統”的價值。

    我的研究就是想揭示“新傳統”的存在及其形成的過程。要承認一個事實:現今對新文學或者現代文學的基本知識,以及相關的類似“共識”的觀念,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學史家的梳理和探討,也受制于他們的文學史觀念。他們從不同的立場觀點出發,去認知、處理與闡說新文學傳統,其中某些結論以知識體系的方式進入學校教育,或者通過其他渠道傳播,成為有關“新傳統”的“常識”,從而制造了社會對“新傳統”的普遍想象。“新傳統”的形成和一代代文學史家、批評家的工作是密切相關的,當然,參與其事的還有現代教育和學術生產體制。因此,我們談論現代文學的傳統,了解這一新的傳統的形成過程及其變遷,必須考察過去不同時代人們對于新文學的想象與闡釋,其中對文學史家與批評家“闡釋鏈”的清理,就是一個切入點。本文把視野投放到20世紀的20至40年代,也就是現代文學的墾拓和成熟的時期,看看當時的人們是如何評價新文學,又如何借此建構他們的文學史觀的,而這些理論和觀念又如何被逐步篩選和流傳下來,影響并制約著后起的文學評價。這將提供某些關于現代文學認知歷程的“切片”,也就是“闡釋變體鏈”,從中可觀察“新傳統”的積淀與生成。

    (溫儒敏現代文學自選集《為精神界之戰士者安在》之其中一篇論文節選,略有改動)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91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10000| 久草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久9热视频这里只精品18|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国产|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片|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