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雄:兜牢農村養老保障網
兜牢農村養老保障網
講述人: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博士生 李世雄
【青年學子說】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變了我們的交互方式,空間距離的遙遠讓我更感思念的意味深長。今年春節,在與姥姥的視頻通話中,姥姥讓我不必擔心:“我現在好著呢,國家的政策好,每月都能領到一百多塊的養老錢,放心吧。”聽到姥姥開心的笑聲,我的思緒再一次飄回十年前……
隨著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和年齡結構的老化,我國于2000年步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失能化“四化疊加”的態勢致使養老問題日漸凸顯。在此背景下,如何破解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困局成為黨和國家的重大關切。
2009年9月,新農保試點推廣的大幕拉開,讓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發生了不小變化。新農保秉持“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原則,按照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籌資,農村老年人參保繳費累計15年,即可在年滿60周歲時領取養老金。同時,新農保還增加具有普惠性質的基礎養老金,由政府全額支付,這標志著國家對農民養老的支持從以政策為主轉向政策與經濟雙重支持。這讓農民有了“國家養老”的堅實保障,真正享受到由國家財政補貼的養老金,晚年生活更有尊嚴,對實現農民“種地不交稅、上學不付費、看病不太貴、養老不犯愁”的美好生活希冀有重要意義。
新農保深刻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初心與使命,實現農民從“養兒防老”“土地養老”到“國家養老”的逐步轉變,進一步重塑了國家與農民的利益聯結。對于農村老年人而言,當時每月55元的額外收入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緩解其缺錢花的困境,讓不少老人有了生活的盼頭,這在邊遠地區的農村表現得尤為明顯。“先前只有城里人才有退休金,現在,咱農民也能享受養老金了,這真是天大的好事!”不少農民感慨。
新農保的確立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隨著新農保的提質擴面,我國于2011年建立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并在2014年進行兩項制度合并,由此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織密兜牢養老保障網。民亦勞止,汔可小康,作為一名農大學子,吾輩應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解民生之多艱;作為一名社保學子,我們應將所學所長融入提升人民福祉的偉大實踐中,為民生改善貢獻綿薄之力。
(本報記者魯元珍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