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美重新打開交往大門50周年 相互尊重 求同存異
    來源:人民日報 | 章念生 王新萍 龔 鳴 胡澤曦  2021年05月06日14:58

    穿過中式圓拱門,走進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約巴林達市的尼克松圖書館,游人的視線被“空軍一號”旁的場景牢牢吸引。鋪著紅色地毯的舷梯旁,尼克松和周恩來微笑著向彼此伸出右手。歷史瞬間定格——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國第三十七任總統尼克松正式訪華,這一“破冰之旅”,開啟了中美關系正常化進程。

    尼克松的外孫克里斯·尼克松·考克斯說,外祖父經常跟他談起中國的事,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中國對我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從“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訪華,到尼克松訪華、中美聯合公報發表,再到中美正式建交、鄧小平訪美……中美兩國推開了冰封數十年的交往大門。

    “這‘乒’的一聲全世界都聽到了”

    1971年3月底4月初,第三十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比賽期間,一位美國運動員匆忙間誤登上了中國代表團的巴士前往賽場,這場意外相遇,拉近了兩國運動員的心。美國乒乓球隊幾次表示,希望在世乒賽結束后訪華。

    消息傳回國內,毛澤東幾經考慮,在世乒賽的最后一天作出了一個不同凡響的決定: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問中國,以中美人民之間的交往作為打開兩國官方關系的序幕。

    1971年4月10日,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抵達北京。在首都體育館,1.8萬名觀眾觀看了中美友誼賽。美國民間掀起一陣“乒乓熱”,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華實況在黃金時段播出。

    正如美國《時代》雜志所說:“這‘乒’的一聲全世界都聽到了!”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小球轉動大球”外交經典,源于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領導人對國際形勢變化的深刻洞察。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政治力量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1967年,準備競選總統的尼克松在美國《外交季刊》發表文章時提到:“從長遠來看,我們簡直經不起永遠讓中國留在國際大家庭之外……”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其總統就職演說中,再次暗示他有意改變對華政策。

    經過深入分析和研究,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決定為打開中美關系大門作出努力。

    1971年4月21日,周恩來通過巴基斯坦向美方發出訪華邀請。同年7月9日至11日,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問北京,雙方就尼克松總統訪華達成了一致。

    “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1972年2月21日11時30分,尼克松乘專機抵達北京。

    在回憶錄里,尼克松這樣描述他同周恩來的歷史性握手:“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當天下午,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尼克松,賓主談話寓意深刻而又幽默風趣。毛澤東說:“過去22年總是談不攏……所以就打乒乓球。”尼克松說:“是歷史把我們帶到一起來了。”“我們可以實現一個突破,這種突破不僅將有益于美中兩國,而且在今后的歲月中會有益于世界。我就是為此目的而來的。”

    2月28日,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在《上海公報》中,雙方以坦率和現實的態度列舉各自對重大國際問題的不同觀點,肯定了兩國的社會制度和對外政策有著本質的區別。《上海公報》強調,雙方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

    談及這份歷史性文件,基辛格說:“這個公報是我所知道的外交文件中的首創,它保留了雙方所持不同意見的內容,也正因如此,使得協議一致的內容更具有意義。”

    在歡迎宴會上,尼克松坦言:“我們有巨大的分歧。使我們走到一起的,是我們有超越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在臨別的答謝宴上,尼克松再次強調,“我們決心不讓這些分歧阻礙我們和平相處”,“我們每一方都有這樣的希望,就是建立一種新的世界秩序,具有不同制度和不同價值標準的國家和人民可以在其中和平相處,互有分歧但互相尊重,讓歷史而不是讓戰場對他們的不同思想作出判斷”。

    周恩來在宴會祝酒詞中所說的一番話同樣耐人尋味:“時代在前進,世界在變化。我們深信,人民的力量是強大的,不管歷史的發展會有什么曲折反復,世界的總的趨勢肯定是走向光明,而不是走向黑暗。”

    “每天都是全新的探索”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國際友誼館中,有一組燒瓷工藝品——一只雄天鵝引頸展翅,一只雌天鵝曲頸梳理,三只小天鵝偎依在父母身邊。這是尼克松訪華時贈送給毛澤東的國禮,傳遞了人類美好的愿望——和平與友誼。

    《上海公報》發表后,中美兩國人民交往熱情迸發,兩國間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和貿易等方面交流逐年擴大,地方性的美中友好協會蓬勃發展,但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的最大障礙——臺灣問題,依舊突出。

    1977年6月,美國卡特政府在總結幾年來的對華談判后,重新擬訂美國對華基本政策,開始謀求加速同中國關系正常化。對于美國政府發出的信息,中方很快給予積極回應。

    1977年8月,鄧小平在會見時任美國國務卿萬斯時強調,要實現中美關系正常化,在臺灣問題上有三個條件,即廢約、撤軍、斷交。

    1978年4月,時任美國總統卡特公開宣布:美國承認大陸和臺灣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的概念,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正式外交關系符合美國最大利益。5月,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訪華,向鄧小平轉達了卡特關于接受中國所提三個條件的決心。7月初,中美雙方開始在北京舉行建交談判,兩國關系正常化的步伐加快。

    1978年12月16日,中美發表正式建交的聯合公報。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這是我們兩國關系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我認為,它為我們兩國發展經濟、促進世界和平和整個亞太地區的穩定提供了合作的機會。”卡特回憶。

    1979年1月建交伊始,鄧小平應邀訪問美國。在白宮,鄧小平同卡特緊緊握手,意味深長地說:“現在兩國人民都在握手。”

    建交之后,中美多領域交流迎來新局面,美國時任財長布盧門撒爾一行、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相繼訪華。“每天都是全新的探索。”談起40多年前訪問中國的日子,時任NBA球隊華盛頓子彈隊副總裁杰里·薩克斯說。

    過去半個多世紀,國際關系中一個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關系恢復和發展。雖然期間也經歷了不少曲折和困難,但總體不斷向前,而且取得了豐碩成果,造福了兩國人民,也促進了世界和平、穩定、繁榮。

    當前,中美關系正處于重要關口。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是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共同期盼。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選擇。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国内精品自线在拍2020不卡|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 久久九九精品99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免费香蕉|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久久影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selao久久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91freevideos精品| 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6| 最新国产精品好看的国产精品|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 99热这就是里面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xxx|